浙江省玉环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主要做法及成效

2019-01-05 19:03屠昌鹏颜曰红
中国种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玉环普查种质

屠昌鹏 颜曰红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玉环317000)

玉环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121°05′~121°32′E,28°01′~28°19′N,是我国 12个海岛县市之一,陆地面积378km2,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因此,有着比较丰富而独特的农作物种质资源。2017年玉环市被浙江省列入63个普查县、市之一,按照《浙江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全市积极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的征集、审核和数据录入上报工作,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历时2年,圆满完成普查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1 主要做法

1.1 加强组织,明确分工 针对此次普查工作,玉环市农业林业局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局班子会议研究此项工作,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种子管理站、农技推广中心站、植保站、土肥站、蔬菜办及财务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玉环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领导小组,抽调种植业科室技术业务骨干8人专门组建办公室,种子管理站站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工作由种子管理站负责牵头落实。

1.2 积极开展宣传 为了使此次普查的目的和意义家喻户晓,充分挖掘全市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玉环市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确保取得好的效果。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横幅、会议和手机微信等多种宣传工具,宣传此次普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起广大老百姓的关注重视,并使他们积极向农业部门提供宝贵信息;二是以“走下去”的形式进村入户,面对面向那些具有丰富经验的年长农民请教,以获取更多久远且容易被遗忘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品种。

1.3 制定实施方案,开展技术培训 为使此次普查工作做到有条不紊,根据农办种[2015]28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201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和浙农专发[2017]34号《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玉环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对普查对象、实施范围、期限与进度、任务分工及运行方式、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等做了明确规定[1-2]。同时,对普查人员开展了在查阅资料、信息采集、数据填报、样本征集等方面的技术培训[3-4],使普查工作得以更加顺利地开展。

1.4 认真组织开展普查 一是由市种子管理站负责,到市档案馆和农业局资料室查阅玉环市历年来有关涉农资料,包括《县志》《农业志》《统计年鉴》和《农业区域规划》等,填写好1956年、1981年和2014年3个时间段的《基本情况普查表》,使普查总表的数据更加翔实、准确;二是按照普查品种的生长时间要求,定期分组深入全市12个乡镇开展实地调查,在征集时,要带齐照相机、GPS仪、手机、电池、枝剪、钢卷尺、地图、矿泉水、食品、雨具等采集工具,做好采集样品的精准定位和农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照片的拍摄工作;三是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普查人员专程上门去寻找有经验的,特别是20世纪50-80年代在农村工作过的老同志,尽可能多地获取即将濒临灭绝的野生农作物品种;四是将以上几种方式获取的信息带回到办公室进行筛选归类整理后,认真填写《征集表》,严格按照省站要求有序编号并上报普查资料,同时将精心采集到的农作物种子和枝条样品寄到省农科院。

2 取得成效

2.1 基本掌握了本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品种的分布情况 通过将近1年多时间的实地走访、勘测和查阅资料等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市境内各类农作物的种植历史、栽培制度、品种更替、社会经济和环境变化,以及重要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濒危状况等重要信息[5-6]。

2.2 征集到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品种22份 通过此次普查,找到了许多有价值的好品种。水果类品种11份,即本地长柿、青梅、本地广柑、杜梨、本地荸荠、本地毛桃、本地水蜜桃、本地蟠桃、本地红心李、本地小炭梅和志兴枇杷;蔬菜类6份,即甜豌豆、本地葱、本地冬瓜、本地丝瓜、本地蒲瓜和本地南瓜;红薯类品种1份,即玉环莫冬;瓜类品种4份,即干江白瓜、本地西瓜、青皮甜瓜和本地长白瓜。

征集到的品种资源有些是即将濒临灭绝的野生农作物种质资源,如杜梨,在20世纪80年代时是玉环市比较常见的品质好的水果,到目前为止,全市只剩下4棵老树,分布在偏僻乡村;本地青梅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在全市种植的也所剩无几了;还有本地红薯莫冬是一个口感品质绝佳的甘薯品种,由于产量不高,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减少。能收集到这些稀有农作物种质资源更能体现出此次普查的意义所在。

2.3 提高了广大农民对优质农作物品种资源的保护意识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保障食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5]。通过此次普查,不仅使农民朋友们明白了保护农作物品种的重要性,而且也教会了他们如何保护农作物品种资源的知识;与此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农技干部们的业务水平。

3 存在问题及建议

3.1 农作物品种的快速改良加快了种质资源的流失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短时间内新的改良品种层出不穷,加上信息时代大力引进外地品种,这就加速了传统、古老地方品种的流失。如玉环市以前广泛种植的杜梨,由于改良品种的推广,在市场上缺乏一定的竞争力,现几乎就要绝种。建议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专项资金、安排专人负责保护当地特色种质资源。

3.2 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消失 玉环市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县级市,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大量农业用地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也急剧下降,这就使得人们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无暇顾及,许多品种资源直接消失。建议完善农作物种质资源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都参与保护农作物种质资源的良好氛围。

3.3 普查时间间隔太长不利于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 从第二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到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间隔时间已有30余年,这么长时间才开展1次普查工作,肯定不利于优质农作物品种资源的征集与保存。建议定期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建立种质资源保护机制,并合理利用地方特色种质资源。

猜你喜欢
玉环普查种质
以“玉环文旦”为题 征集诗词等作品的启事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吉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9778天与2234万元
聚焦张玉环冤案
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应用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