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兴达601

2019-01-05 19:03柴举畔谢新学张东昱吴治强
中国种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覆膜种业甘肃

柴举畔 谢新学 张东昱 吴治强 王 霞

(1甘肃省白银市种子管理局,白银 730900;2甘肃兴达种业有限公司,张掖 734000;3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张掖 734000)

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靠天吃饭是甘肃省玉米产业发展的瓶颈,随着地膜覆盖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完善和在旱作区的推广,玉米已成为甘肃省干旱和半干旱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之一,市场上迫切需要抗旱、耐瘠薄、丰产、抗病等综合抗性好的品种。

甘肃兴达种业有限公司以市场为导向,经过多年的努力,选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玉米新品种兴达601,于2018年2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 20180057。该品种适宜在甘肃张掖、榆中、临夏、定西、白银及中部地区有效积温2200~2400℃的区域种植。

1 品种来源

兴达601(原名兴达H1601)是甘肃兴达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XDKWS04为母本、XD131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抗旱、丰产、优质的普通玉米新品种。母本XDKWS04以德国杂交种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父本以(PH6WC×78599)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2012年组配XDKWS04×XD13111组合,2013-2015年参加品鉴试验,表现突出,定名为兴达H601。2016-2017年参加甘肃省联合体早熟组区域试验,2017年同时参加生产试验和生产示范。2018年2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特征特性

幼苗芽势强,叶色深绿,叶鞘浅紫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生育期140d。株高279cm,穗位高101cm,穗长18.8cm,叶片数19片;雄穗分枝数4~7个,花药、花丝紫色,果穗锥型,穗轴红色;穗长18.8cm、穗粗4.6cm,无秃尖,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39粒;出籽率 86.9%,籽粒半马齿型、黄色,千粒重 346.8g。容重 770g/L,粗蛋白 8.86%,粗脂肪 3.88%,粗淀粉70.70%,赖氨酸0.23%。2016-2017年经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感丝黑穗病和穗腐病,抗倒伏、倒折,适应性好。

3 产量表现

2014年在甘肃兴达种业有限公司试验地进行品比试验,每667m2平均折合产量为691.3kg,比对照金穗3号增产12.2%;在会宁县新庄镇亮阳社进行的品比试验,平均折合产量为640kg,比对照金穗3号增产13.1%。2016-2017年在甘肃省旱作玉米联合体区域试验中,每667m2折合平均产量691.9kg,比对照金穗3号增产12.2%。2017年在甘肃省旱作玉米联合体生产试验中,每667m2折合平均产量699.9kg,比对照增产15.9%。2018年在会宁县新庄镇千亩示范点中,每667m2平均产量688.8kg,比对照金穗3号增产15.2%。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深耕土地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翻土整地,最好采用旋耕机旋耕,耕后及时耙耱;干旱地区在覆膜前再进行浅耕、平整地表,为覆膜、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4.2 覆膜 根据近年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经验,覆膜采取秋季覆膜和顶凌覆膜2种方式:秋季覆膜在10月下旬至土壤封冻前,顶凌覆膜在3月上中旬早春土壤昼消夜冻时,及早整地、起垄覆膜。

4.3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一般选择在4月中下旬播种,各地可结合当地气温、土壤墒情确定最佳播种时间,播种后用细土等疏松物封严播种孔,以利于保墒和防止遇雨板结影响出苗。播种密度为定苗3000~4500株/667m2;根据各地土壤肥力状况、降雨条件和施肥水平确定最佳种植密度,一般年降雨量200mm的地区以3000株/667m2为宜;年降雨量200~350mm的地区以 3500~4000株 /667m2为宜;年降雨量350mm以上地区以4000~4500株/667m2为宜。

4.4 科学施肥 一般在播前每667m2施优质农家肥 3000~3500kg、尿素 20~30kg、过磷酸钙 50~60kg、硫酸钾10~15kg、硫酸锌2~3kg,也可选择养分数量相当的复合肥,起垄前混合后均匀撒在地表。当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时,追施尿素10~20kg/667m2。

4.5 病虫害防治 要加强地下害虫和玉米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时玉米螟的防治。秋收后深松土地,减少越冬虫源,整地起垄时每667m2用5%杀虫双颗粒剂 1~1.5kg 加细土 15~25kg,拌成毒土撒施;杂草危害严重的地块,整地起垄后用50%乙草胺乳油100g兑水50kg全地面喷雾,然后覆盖地膜。大喇叭口期用颗粒杀虫剂丢芯,防治玉米螟,兼治蚜虫[1-2]。

4.6 适时收获 该品种后期脱水比较快,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时,达到生理成熟,此时即为最佳收获期[3];如收获过早,产量降低,影响品质[4]。果穗收后搭架晾晒,防止淋雨受潮导致籽粒霉变。

猜你喜欢
覆膜种业甘肃
“旱优73”覆膜直播栽培技术研究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