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螯螯虾常见疾病与拟生态防治

2019-01-06 04:52吴国正
中国水产 2019年10期
关键词:底质脱壳单胞菌

文/吴国正

国内水产养殖在疾病治疗方面相对完善,但在预防方面观念仍不足,而在红螯螯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多数是可以预防的。预防是避免养殖损失的关键之一,但由于红螯螯虾底栖的特性造成观察不易,往往错过最佳处理时机,且预防工作是持续性管理操作,而非特定状况下采取的手段,拟生态的养殖模式采用系统化的科学管理方式,在多方面同时进行预防,来达成“以防为主”的养殖目标。

在红螯螯虾养殖过程中各种疾病的病原(菌、病毒)是无法避免与完全根除的,我们能做到的是维持一个良好适宜的生长环境,把病原数量控制在一个低量或合理的数字之下。此外,在操作与环境维持的过程中减少红螯螯虾斗殴、残食、错误运输等原因受伤,避免红螯螯虾处于高犯病的状态与风险中,再加上纳米专用饲料给与充足营养,提升红螯螯虾自身免疫力、增加抗病性,即使感染也有自愈能力,形成多方面防治防御的系统工程。

一、黑鳃病(镰刀菌病)

症状:病虾鳃丝由肉色变为褐色或深褐色,直至变黑,引起鳃部萎缩坏死。病虾趋光性变弱、活动无力多数卧于池底或依附水草露出水外,腹部卷曲,体色变白,爬行缓慢并拒食,最终因呼吸困难而导致死亡。

病原:为真菌中的半知菌类。该病是由池塘水质恶化污染,促使镰刀菌大量繁衍寄生在红螯螯虾鳃丝、体壁、附肢基部或眼球上所致。

防治方法:红螯螯虾幼期犯病机率高于成年期,初期投放虾苗时须注意消毒、避免感染,养殖过程控管饵料投放,避免过多的残余饵料造成水中镰刀菌滋生,调控水质避免水体败坏,纳米专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与中草药以“治未病”的方式来调理红螯螯虾,防治黑鳃病感染。

二、烂鳃病

症状:细菌附生在虾鳃上并大量繁殖,阻碍鳃部血液流通、妨碍呼吸,鳃丝呈灰白色,从尖端基部逐渐溃烂,严重时鳃丝发黑、溃烂。病虾浮于水面,游动缓慢、反应迟钝,食欲减退直至停食,最终衰竭致死。

病原:该病由丝状细菌感染所致。

防治方法:烂鳃病在水中含氧量过低时容易产生,尤其注意底部是否有过多有机质囤积,造成大量耗氧,维持水中含氧量能有效避免烂鳃病产生,除了有效的供氧系统外(设备、水中藻类与水中植物),还应减少残饵、定期修剪移除腐败水草,拟生态养殖环境负载能力强、底质转化速度快,能有效保持水中含氧量。

三、甲壳溃烂病(烂尾病)

症状:病虾发病初期尾部有水泡、小疮,边缘有明显溃烂斑点,斑点下陷,出现空洞,随病情恶化病灶逐渐发展成块状,块状中心下的肌肉有溃疡状,边缘呈黑色,最终导致尾部脱落,活力与抵抗力下降,久之会死亡。

病原:该病由虾体受伤、相互残食或几丁质分解被假单胞菌、气单胞菌、黏球细菌、弧菌或黄杆菌感染所致。

防治方法:在虾苗、成虾运输时非常容易造成伤口,虾苗较小、伤口不易被发现,常导致发现过晚、处理不及时从而病症加剧。运输时需掌握适当运输密度并在投放之前进行消毒,除此之外,养殖过程中红螯螯虾互斗、残食也是造成甲壳溃烂病的一大主因,其主要原因是饲料不足与饲料投喂不均。拟生态养殖过程中除投喂饲料外,养殖环境舒适、物种多元,有多种天然饵料,保证了红螯螯虾食源充足,可以避免互斗、残食现象。

四、肠炎病

症状:病虾体质虚弱,流动缓慢,肠道增粗且发红,解剖后发现肠胃内有液体或黄色脓状物,无食物。

病原: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所致。

防治方法:病症常发作于红螯螯虾抵抗力低与肠道吸收不佳时,拟生态养殖环境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能刺激红螯螯虾活动量,帮助消化、加强肠道吸收功能,能有效避免肠炎病发作。纳米专用饲料利用纳米技术,将饲料原料纳米化、提高饲料被吸收率,同时减少肠道吸收的负担,纳米专用饲料中还含有助于肠道吸收的益生菌,再加上能抑制嗜水气单胞菌滋生的大蒜素,多管齐下预防肠炎病。

五、水霉病

症状:水霉菌菌丝形态细长,一端似根状深扎于病虾伤口处的肌肉组织,另一端突出于体表外,形似柔软的纤维,呈灰白色的棉絮状。病虾食量下降,体质消瘦,游动缓慢,伤口处的肌肉组织长满长短不等的菌丝,该处组织细胞逐渐坏死。常伏岸边或依附水草浮出水外,病情发展严重时因组织细胞坏死而导致死亡。

病原:水霉菌感染所致。

防治方法:水霉菌不仅存在于水中,陆上过于潮湿、温暖也容易孳生,尤其在饲料保存不当时,营养丰富的饲料容易成为水霉菌的温床。饲料应存放于干燥、避免过度温暖的环境中,存放较久的饲料应定期取出在阳光底下进行曝晒,能有效避免水霉菌孳生。饲养者在投喂之前应再次确认饲料是否变质、发霉,即能有效避免污染源进入养殖环境,降低水霉病的发生。

六、纤毛虫病

症状:主要寄生种类有聚缩虫、钟形虫、单缩虫、累枝虫等。纤毛虫附着在虾和受精卵体表、附肢、鳃等器官上。病虾体表有许多棕色或黄绿色绒毛,体质消瘦,反应迟钝,对外界刺激不敏感。病虾头胸部甲壳发黑,全身沾有脏物并附随条状物,大量附着时活动艰难、影响摄食、脱壳和生长,尤其是在鳃上大量附着时,影响鳃丝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窒息而死。该病多在低温时发生,对幼虾危害较严重。

病原:由纤毛虫寄生所致。

防治方法:在底质恶化时,pH值升高,硫化氢等大量污染物堆积池底,极易产生大量纤毛虫。预防的重点在于养殖过程中底质的转化与维持,投喂合理的饲料避免残饵,可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水中含氧量维持在4mg/L以上能确保底质在转化时有足够的氧量,避免转化速率过慢与转化失败底质恶化。拟生态养殖系统中栽种多种不同类型水草(包含沉底、漂浮、浮面三种类型)与合理水草密度配置,一来增加水中含氧量,二来吸收底部有机质也协助底质改良转化,增加养殖安全系数。

七、出血病

症状:体表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特别是附肢和腹部较为明显,肛门红肿,不久就会死亡。

病原:出血病是由产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

防治方法:除了补充红螯螯虾所需营养,增加自身免疫力外,每次进行养殖前,需进行彻底的清淤、翻塘、曝晒、消毒,消灭产气单胞菌,之后养殖过程中水体培养微生物有益菌群,也就能抑制产气单胞菌生长,达到防治出血病的效果。

八、水肿病

症状:病虾头、胸内水肿、呈透明状,解剖体内充满水分,匍匐池边草丛中不吃不动,最后在浅水滩死亡。

病原:主要是由于红螯螯虾腹部受伤后感染嗜水单胞菌所致。

防治方法:健康无伤的红螯螯虾不易产生水肿病,避免红螯螯虾受伤是防治水肿病最好的方法。除了充足饲料防止互斗、残食外,红螯螯虾刚脱壳时外壳脆弱、体力较差,是犯病的高峰期,拟生态养殖利用微生物有益菌群技术,让池中红螯螯虾趋近于同时段脱壳,降低强欺弱、大欺小、互斗、残食导致受伤的现象,投放躲避物与合理水草种植,让其有场所可以躲避,也都能降低水肿病产生的机会。

九、脱壳受阻症

症状:病虾在头胸部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痕、全身发黑、脱壳不易,最终慢慢死亡。

病原:该病多由于红螯螯虾营养不足与水体中缺乏钙、磷等元素所造成的。

防治方法:红螯螯虾脱换壳时需要大量能量,若营养不足时,不易脱壳或脱壳后死亡率极高,环境剧烈改变时,为了适应环境也容易造成脱壳的现象,但自身状况不佳时往往脱壳失败导致死亡、降低收成量。为了避免脱壳受阻症发生,纳米专用饲料当中需补充脱壳所需营养,尤其是钙、磷等元素,再加上特定中草药进行调理、固本培元、活血去淤,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并管理养殖水体、避免水质环境剧烈改变,让红螯螯虾在尚未准备好的状况下脱壳,也是成功防治的关键。

《黄帝内经》所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即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拟生态养殖的系统化生产方式,其“以防为主”的观念,体现在环境、材料科学、专用饲料、管理、操作这五大层面,彼此相辅相成共构出一套完整的拟生态体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才是治疗的最佳手段。

猜你喜欢
底质脱壳单胞菌
我国核桃脱壳设备概况与发展探析*
一种ReliefF和随机森林模型组合的多波束海底底质分类方法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牙龈卟啉单胞菌口腔感染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进展
立锥结构式油茶脱壳机技术分析研究
河蟹脱壳期间注意事项
住院患者气单胞菌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智慧农业助上安村“脱壳”
开放,活化英语资源应有“底质”
微生物与酶对水产养殖池塘底质及有机碳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