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市野生大豆资源保护对策

2019-01-06 05:16牟玉红李岩王成会侯春东
吉林农业 2019年23期
关键词:野生大豆大安市生物资源

牟玉红,李岩,王成会,侯春东

(大安市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站,吉林大安131300)

野生植物资源是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吉林省对农业生物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使得吉林省农业生物多样性下降或濒临灭绝。吉林省大安市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点建设就是针对吉林省野生植物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等方面入手,使吉林省重点保护的农业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为国家和吉林省提供新基因的种质资源,为进一步提高吉林省优势大豆的生产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1 保护野生大豆资源的建设目标

1.1 自然条件

大安市地处吉林省西北部,松嫩平原中部。地理位置处于东经 123°69′~124°22′和北纬 44°57′~45°46′。幅员面积4879平方公里,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014小时,太阳辐射总量5.4×10兆焦/平方米·年,年均气温4.5℃,有效积温2984℃,无霜期130天左右,气候资源基本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全市现有耕地面积160万亩,土壤类型主要有八种,耕作层厚度为0.2~0.5米,有机质含量1.00%~1.45%。

1.2 野生大豆分布情况

野生大豆生育环境独特,大部分集中在湿草地和灌木丛附近,又是比较好的饲草。近年来,为了多生产粮食,大部分湿草地和荒山荒地被开垦为农田,仅大安灌区工程就开垦草原60万亩。同时随着全市畜牧业飞快发展,林间草地、湿草地和河岸两边又成了主要放牧地,由于开垦土地和大量放牧,野生大豆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

2 开展野生大豆资源保护工作的必要性

在20世纪70年代前,大安市的草原湿地、沼泽、林间灌木丛附近、河岸边均能见到野生大豆,但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保护意识的淡泊,导致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和利用滞后。

2.1 保证野生大豆资源永续利用

2008年,大安市农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对境内的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普查,发现全市野生大豆资源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过去随处可见的野生大豆,现在很少见了,只有人畜少去的地方,还可以有小片的存在,已到了亟须加以保护的程度。

2.2 保证大豆种质资源,发展优势农产品

一是野生大豆的典型野生性在向栽培大豆进化过程中大部分已消失,同时蛋白含量降低;二是野生大豆具有的丰产特性和很强的适应环境能力是栽培种无法比拟的;三是在野生大豆中能筛选出需要的优良基因,用于培育商业品种,成为吉林省农业重要的种质资源。

2.3 增强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

要增强大豆产业竞争力,必须选择超高产、抗病虫、抗逆的育种材料,这些必得益于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可见,切实加强野生大豆资源的保护,恢复产业地位,已是历史的必然。

3 实施野生大豆资源原生境保护点建设方案

3.1 总体思路

3.1.1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生态安全,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惠益共享的方针,对农业珍稀濒危物种实施抢救性保护,着力加强农业生物资源保护设施建设,积极修复农业生物资源原生境,加强农业生物资源监测评价,全面增强农业生物资源修护能力,遏制农业生物资源不断衰竭的趋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1.2 建设原则一是开展抢救性保护,对处于濒危状态、具有重要价值的农业生物资源生息繁衍区域、场所和生存条件,优先安排建设,确保重要资源不灭绝、不流失;二是实施科学保护,充分考虑农业生物资源的特定地域性、对环境的依赖性,将农业生物物种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农地景观多样性保护有机结合;三是将原生境保护与移地保护相结合,对遗传多样性丰富且濒危状况较严重的农业野生植物居群、珍稀濒危水生生物物种实施原位或栖息地保护,对原生境难以恢复区域中具有重要价值的农业生物资源实施移地保护。四是创新保护机制,建立以中央政府为主投资、地方政府为主实施、科研单位为主创新、农民广泛参与保护的新型建设保护机制,引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3.1.3 建设目标在大安市四棵树乡野生大豆集中分布区建成500亩原生境保护点,其中核心区200亩,缓冲区300亩。通过该项目实施,将野生大豆生物资源优势转变为基因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为吉林省优质大豆的开发与生产提供种质材料保障,保护区内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率达到95%以上。

3.2 建设内容与规模

目前,大安市为有效保护野生大豆资源,在四棵树乡建设了野生大豆资源原生境保护点,设计面积500亩,分核心区和缓冲区两部分。其中核心区200亩,缓冲区300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设核心区围栏2000米、缓冲区围栏3000米;建设排灌沟2000米;打机电井1眼、建泵房15平方米;铺设工作路面2000米;建设看护房、工作间120平方米;建1座高8米的瞭望塔;购置简单实验分析仪器、气象观察箱等必要设备;树保护标志牌1个,警示牌10个,建设总投资180万元。

4 保护成果显著

实施野生大豆资源原生境保护点建设,可有效保护处于灭绝边缘的吉林省特有类型野生大豆原生镜生态环境,尤其是白花等性状特异野生大豆资源。保护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进一步丰富吉林省大豆基因库,提高吉林省大豆育种水平,保持吉林省大豆育种的优势地位,培育优质、高产、高效的大豆良种,提高大豆产量,促进我国独有的野生大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保证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广大公众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意识,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野生大豆大安市生物资源
吉林省野生大豆考察收集与评价
展品提供:李晓华 大安市档案馆
冀东地区野生大豆幼苗期耐盐碱特性鉴定
吉林省大安市老缪家屯城址调查简报
野生大豆利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印度生物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的程序分析
达斡尔族传统利用野生生物资源的乡土知识研究
环境生物资源与应用
辽宁省部分地区野生大豆资源考察与收集
地理标志制度对生物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