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农作物药害事故原因及预防

2019-01-06 07:02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药害石家庄市石家庄

夏 冰

(石家庄市农药监督管理站 河北 石家庄 050021)

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在石家庄崛起。伴随而来的是农业病虫草害防治的逐渐专业化,新型植保服务组织越来越多。截止到2018年7月底,石家庄市已成立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216家,拥有大型喷药机械696台,无人植保机239架,年服务面积达到302万亩次。由于植保服务组织水平参差不齐,随之而来的是药害发生次数明显增多、且受害面积呈加大趋势。另外,近年来石家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逐年增多,但小宗作物缺乏登记农药,农民不得不自己摸索用药,这也导致药害事故频发。笔者依据石家庄近几年数十起农药药害案例及鉴定处理结果,对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办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

1 农作物药害及发生特点

农作物药害是指因施用农药对农作物造成的恶性伤害。农作物产生药害后,表现为落叶、落花、落果、叶色变黄、叶片凋零、灼伤、畸形、徒长及植株死亡等,有时还会降低农产品的产量或品质。

农药药害分为急性药害和慢性药害。施药后几小时到几天内即出现症状的,称急性药害;施药后不是很快出现明显症状,仅是表现生长发育迟缓,延迟结实,果实变小或不结实,籽粒不饱满,产量降低或品质变差,则称慢性药害。

2 农作物药害发生的原因

2.1 农药本身原因

2.1.1 假、劣农药导致药害。这在药害案例中占的比例最大。这是因为假劣农药中常常含有导致药害的杂质,如在杀虫剂、杀菌剂中含有除草剂成分或植物生长调节剂成分。例如:2011年在石家庄市某地梨农使用劣质农药乙铝·多菌灵后,落叶、落果,果农损失达230万元。又如:2016年在石家庄某地农民使用的苦参碱中,检测出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该药被判定为假农药,使用后造成了黄瓜、番茄、茄子等几十亩地的绝收,损失达30余万元。

2.1.2 标签标注不规范,随意扩大防治范围,误导使用产生药害。某些不法农药生产企业擅自修改标签内容,随意扩大防治范围。农民在非登记作物上使用后,造成农作物药害。

2.2 人为原因

2.2.1 超范围用药。超范围使用农药一般是因为经营人员误导,也有的是因为施药人员责任心不强,麻痹大意造成的,但都可能造成药害。例如:氯磺隆在水稻上使用没问题,但用于小麦除草则极易出现药害。又如2018年石家庄市某农户将三环唑(登记作物水稻)用在了梨树上,导致梨树落叶,产量受损。

2.2.2 超量用药。任何一种农药针对不同的作物或防治对象用药量是不一样的,擅自加大农药用量极易产生药害。例如唑草酮用于小麦除草时,亩用有效成分超过1.5 g时,如喷洒不匀,则极易对小麦叶片产生灼烧斑药害。

2.2.3 施药时间不对。例如二甲戊灵除草剂,要求在播后苗前使用。2014年石家庄市某区菜农在芥菜上喷施,由于种植面积大,在喷施过程中部分芥菜已经发芽出土,导致药害产生,出现严重缺苗断垄。

2.2.4 作物敏感期用药或误用到敏感作物上。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对药剂的敏感程度不一样,施药时要注意避开敏感期。例如:一般农作物的敏感期是幼芽期和抽穗扬花期,这时候使用除草剂容易产生药害。如2,4-D丁酯在小麦3叶前和小麦拔节后到开花期使用,容易产生药害,表现为叶和麦穗扭曲,出现畸形穗或不抽穗。另外,要避免将药液误喷到敏感作物上,例如将噻嗪酮喷到白菜、萝卜等作物叶片上时会出现褐斑和白化等药害症状;另外,敌敌畏对高粱、月季、瓜类有明显的药害,不建议使用。

2.2.5 施药方法错误。农药施用方式有喷雾、灌根、拌种、底施等。施药一定要严格按照标签标注的方法使用,擅自改变使用方法易产生药害。例如:“百草枯”一般用于荒地茎叶喷雾除草,如在玉米生长期间定向喷雾不注意,药液溅到叶片上,则会产生“枯叶、斑点状”药害。另外,大多数土壤处理剂用于茎叶喷雾时容易产生药害。

2.2.6 农药混配不当。不同的农药酸碱度不一样,有的混用后会失效,有的则产生药害。例如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农药由于其渗透力强,一般不需要另外加助剂,也不能和乳油类农药混用。否则,会造成叶干枯、甚至落叶。2018年石家庄市某县果农在梨树上使用嘧菌酯并和乳油类农药混用,导致梨树大面积落叶,产量损失极大。另外,像烟嘧磺隆不能和有机磷农药混用,否则会造成玉米黄叶、心叶扭曲、抽不出、玉米矮缩不长。

2.3 环境原因。施药时的环境因素是造成药害的另一主要原因。例如施药时的温湿度、土壤酸碱度、土壤类型不适宜、农药残留等等,均会导致药害出现。这类情况约占药害案例的20%。

2.3.1 温度过高或过低。2018年石家庄多县、市小麦出现黄叶、死苗等药害症状,经检测所用农药甲基二磺隆质量没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去年冬季施药期间气温较低(低于10℃),加之部分苗情较弱,抵抗力差,因此产生不同程度的药害。另外,施药时温度过高也会产生药害。例如烟嘧磺隆、唑草酮等除草剂,在气温超过35℃时施药就会对作物产生药害。

2.3.2 湿度大。碱式硫酸铜、氢氧化铜、波尔多液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下使用容易产生药害。如:氟唑磺隆对禾本科杂草雀麦有极好防效,并能很好防除野燕麦,但如用药后遇雨、叠加低温,就会使小麦产生药害。

2.3.3 砂地、土壤瘠薄地有机质含量低。这类地块在使用除草剂时,由于土壤对除草剂的吸附能力差,药剂容易淋溶到作物根部,致使局部浓度过大,抑制根系生长,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例如2018年石家庄市某县在大棚甜瓜地使用二甲戊灵,发现同等用药量,沙质土壤药害重,而一般土壤地块药害轻。

2.3.4 飘移导致药害。也称被动性药害,主要是其他施药者喷药时,由于刮风等原因导致药液飘移到相邻敏感作物上所致。2011年石家庄市某地在小麦田使用2,4-D丁酯,因为当天有风,产生药液飘逸,导致旁边相邻的梨园发生药害,影响产量。又如个别农户习惯用草甘磷进行道路旁除草,喷施不注意,药液飘移到其他作物田,导致受害作物全株干枯死亡(因该药具有内吸传导作用,且是灭生性除草剂)。另外,7月份石家庄地里种植的阔叶蔬菜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卷叶、叶片皱缩等药害现象,这是因为7月份是石家庄夏玉米大量喷施除草剂的时间,这期间大量使用莠去津和烟嘧磺隆等除草剂,他们的飘移造成相邻阔叶蔬菜产生药害。

2.3.5 土壤农药残留导致药害。24%烟嘧·莠去津是石家庄地区玉米苗后常用除草剂,一般亩用量为100 ml,但个别用户用到400~500 ml。土壤中残留的莠去津和烟嘧磺隆,会使下茬小麦出现分蘖少、植株矮化等药害症状。又如:使用莠去津的玉米田,后茬一般不提倡种植菠菜、甘蓝,这两种蔬菜对该药敏感,土壤中残留药物会对它们造成药害。

3 药害事故的预防

3.1 开展安全科学用药培训。农药使用者技术水平低和安全用药意识不强是导致药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农业技术部门、农药监管部门和大型农业企业都要加强对农药使用人员的科学用药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才是防止药害出现的最根本的办法。从2018年开始,石家庄市财政已有专项培训经费,市农药监督管理站已经开始对大型药械机手、园区技术员、植保飞防组织等陆续开展培训。

3.2 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规定指导和使用农药。新修订《农药条例》出台后,对擅自修改标签内容处罚力度非常大。因此,正规企业在标签标注上一般不会擅自扩大防治范围或防治对象。从正规经营者处购药,认真阅读标签,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和安全间隔期用药,基本上可以避免药害的产生。

3.3 做好试验、示范,再推广。目前,我国好多小宗作物产品登记很少,甚至无药可用。鉴于这种客观现状,为解决农民的实际用药困难,建议农药经营者在推荐一种新药时(尤其是没有登记的农药),一定要先亲自做好小面积试验,再进行小范围示范,最后才能推广。否则一旦产生药害,经营者将全部承担因药害产生的损失。推广新药一定要慎之又慎,做到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

猜你喜欢
药害石家庄市石家庄
石家庄晓进机械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乡镇尺度下PM2.5时空分布——以石家庄市为例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我和我的自行车
2020京津冀协同发展参事研讨会在石家庄举行在石家庄举行
我希望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如何辨别肥害和药害
作物药害如何急救
梁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