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的锦鲤苗种饲养鳜鱼技术探讨

2019-01-06 07:53王顺廷王甦王明强王爱君安丽莉崔文秀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22期
关键词:鳜鱼鱼苗锦鲤

王顺廷 王甦 王明强 王爱君 安丽莉 崔文秀

鳜鱼养殖成败的关键在于鲜活适口饵料鱼的及时充分供应,而锦鲤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于优选。两者如何相辅相成,成为我们研究课题。

锦鲤鱼苗的培育过程也是一个择优汰劣的过程,是一个多次选择培育过程。选择过程一般在仔鱼孵出后的3个月内进行3~4次。

第一次挑选:锦鲤的白写、昭和品种在孵化出膜后就应该进行初选,优选黑色鱼苗,淘汰白色幼苗。其他锦鲤品种的初选一般在仔鱼孵出后的20~30天内进行,当鱼体长到3~5cm左右开始。主要是选留体质健壮,游动活泼,品种特征明显的个体,其他个体淘汰掉,或另行培育出售。但因品种不同,其生长速度和形成斑纹的时间也不相同,因此初选的时间有所不同。不同品系选留方法也有所不同:红白锦鲤的挑选要去掉畸形、全红、全白的鱼,其他鱼全留下;大正三色锦鲤的挑选要去掉畸形,留下白嘴为标准的大正,其余的淘汰;昭和三色锦鲤的挑选要出苗后即做初步挑选,全黑的鱼苗留下,白苗挑出与红白混养,一般第一次挑选淘汰约80%。

第二次挑选:在第一次挑选后20天左右开始。选择标准为鳍形的好坏,色彩鲜艳与否,图案斑纹是否清晰,品种特征是否明显等等。挑选的要点:首先去掉畸形、色彩不鲜艳的鱼。还要依照花纹的生长状况和质量好坏的标准进行挑选,红白系锦鲤,红斑纹颜色淡的应淘汰;黄金系锦鲤头部无光泽、鳞片覆盖不好,鱼体杂斑多、胸鳍生长不好,均要淘汰;昭和三色在第一次挑选后40天,将青黄色鱼苗淘汰,其余留下。

此后的第三四次挑选与第二次挑选基本相同。锦鲤苗种在饲养过程中淘汰率较高,第二次挑选淘汰约50%,第三次挑选淘汰约80%,经多次挑选淘汰出来的优质苗种才具备优良的特征,才可以进行后期培育饲养。

如何有效利用锦鲤优选后淘汰下来的苗种,成为锦鲤养殖场需要考虑的问题。既可充分利用淘汰下来的鱼苗资源,为鳜鱼提供优质鲜活的饵料鱼,又能避免大量淘汰下来的锦鲤苗种流入市场,扰乱锦鲤市场,造成鱼目混珠。

为此我们与高唐县秀池锦鲤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鳜鱼和锦鲤混养模式的尝试和技术研究,选择这种养殖模式也是基于鳜鱼的生态习性和我县锦鲤养殖的现实需求。

鳜鱼,又名桂鱼、季花鱼、鳌花鱼。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其中以翘嘴镢生长最快。鳜鱼生活在水清河湖池塘近底层。秋冬水温低的季节,则潜身于深水处越冬,等到春天水温回升后,逐渐游到食物丰富的靠近岸水草丛中寻觅食物。鳜鱼以夜间活动为主,白天一般卧于底坑中,活动较少。鳜鱼吃食时十分仔细,吞下鱼、虾以后,会吐出鱼刺和虾壳,只把肉留在腹中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性凶猛。刚从鱼卵中孵化出的鳜鱼苗就以其他种鱼苗为食。成鱼扑食的对象,主要是一些经济价值不大的小型鱼类、小虾和小甲壳动物。与它的食性相适应,它的嘴长在端位,并且很大,下颔突出,上、下颌骨上有许多犬状齿;它的背鳍很发达,几乎占居整个背部,前部有12个锋利的硬刺,臀鳍有3个硬刺;鱼体色为较鲜艳的黄色,并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纹;鳞细小,圆形。它利用身上的花纹为保护色,常常栖息于缓流并有水草丛生的沿岸水域的下层,有时潜伏于泥穴中,窥视摄取食物,一旦发现目标,便悄悄游近,瞅准时机,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袭击。

鳜鱼的生长速度较快,吃的又是小型鱼类,其本身又是水中珍品,很受消费者欢迎。

高唐县于2015年10月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锦鲤第一县”称号,年繁育锦鲤过亿尾,年产优质锦鲤上百万尾,同时99%左右的锦鲤被淘汰。让这些失去养殖价值的锦鲤获得利用成为亟需解决的课题。

我们采取单养鳜鱼的方式,根据饵料鱼供应情况,利用两个池塘共6亩用来养殖鳜鱼,每亩投放鳜鱼鱼种2000尾,规格为7~8cm,鳜鱼苗种投放时间在锦鲤第一次优选后时的六月初开始。

1 鱼池条件

鳜鱼成鱼养殖的池塘为砂质壤土底质,腐殖质较少,水宜清,微流水,面积在3亩。水深1.5m以上,排灌方便,水质良好,并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鱼池。池塘内四周还要挖深为30~40cm的一圈浅沟,便于鳜鱼的捕捞。

2 池塘准备和饲料鱼培育

(1)在饵料鱼放养前10~12天,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2)天然饵料培育:在饲料鱼苗放养前7天,加水至60cm,且每亩水面放腐熟的肥料150kg左右,以培育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

(3)饲料鱼的培育

①饲料鱼品种与放养密度:饲料鱼亩放养量为10万左右。

②饲料鱼苗放入前一天,加清水10cm,使水质清新且天然饵料丰富。鱼苗放入后不用立即投饵,但需天天观察鱼苗的密度、体质、生长速度和水中红虫的数量,待红虫数量减少,鱼苗在池四周觅食时,立即用厚浆“浇滩”,并一日数次检查各投喂点的情况,在前期饲料吃去即添,在后期应对饲料鱼规格予以控制。一般放养7~8cm的鳜鱼鱼种,饲料鱼的规格应控制在3~4cm左右。

③饲料鱼培育时也可放入些成年泥鳅,繁殖出的小泥鳅可作为鳜鱼的优质饵料补充。

3 鳜鱼鱼种的放养

放养鳜鱼鱼种前,先将池水排去一半再灌进新水,使池水稍为清瘦,以后水深逐步加到1.5m以上。

4 饲养管理

(1)投饲技术:

a.定期(7~10天为1期)投放补充饲料鱼。

b.池中饲料鱼数量的判断:池中饲料鱼充足时,鳌花鱼在水的底层追捕饵料鱼,因此池水面只有星星点点的小水花。细听时,鱼追食饲料鱼时发出的水声小,且间隔时间大。如池中饲料鱼不足时,鳌花鱼追食饲料鱼至水上层,因此水花大,发出的声音也频繁,声音也大。如看到鳜鱼成群在池边追捕饲料鱼,则说明池中饲料鱼已基本吃完。

c.饲料鱼的适口性:适口饲料鱼的规格一般为鳜鱼体长的1/3左右,如饲料鱼规格不均匀时,需用鱼筛将大规格的饲料鱼筛去。

(2)水质管理:

①鱼塘水质须常年保持"肥、活、爽"的标准,池水透明度保持30cm左右。要经常加注新水,特别在高温阶段6-9月份,每5~7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15~20cm。如多次使用药物,则需换水以防药害。

②天气异常要立即加水,并保持鱼塘水位的相对稳定,为鳌花鱼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如果池水混浊,可用明矾每亩1kg或生石灰5~7.5kg化水后全池泼洒。

③安装增氧机,防止鳜鱼缺氧浮头,一般在晴或少云天气时在中午开机增氧,如天气闷热则在午夜至清晨开机。

④备好些双氧水(含量30%以上)或增氧灵,可在鳜鱼浮头时用于抢救。双氧水的用法:每亩用双氧水250mL,加水500mL,并再加入2%的硫酸亚铁3~5mL。

5 鱼病防治:

(1)纤毛虫病:主要寄生于鳌花鱼体表、鳍部和鳃部,寄生种类主要为车轮虫、斜管虫。该病蔓延迅速,寄生数量少时对鱼体活动影响不大;寄生数量多时,鱼不肯进食。肉眼可见鱼体上有灰白色点状物,游动失去平衡,继而死亡。防治方法:硫酸铜对车轮虫有一定疗效。鱼虫克星对斜管虫疗效显著。

(2)锚头鳋病:鱼体被铁锚虫头部钻入的部位,其周围组织常发炎红肿,继而组织坏死。防治方法:①用“强效灭虫精”或“敌鱼虫”化水全池均匀泼洒(鳜鱼对敌百虫敏感,防治鱼病时禁用晶体敌百虫)。②若是饵料鱼的鱼体上寄生有锚头鳋可用20mg/L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5分钟,然后投喂。

(3)鱼虱:鱼体表有虱样虫体附着,鳜鱼吃食量下降,体质消瘦,生长停顿。防治方法:同锚头鳋。

(4)指环虫:指环虫寄生在鱼类的鳃部、病鱼体质消瘦,体色发黑,在夏花及成鱼阶段均有发生,死亡率较高。防治方法:用“杀虫王”或“鱼虫煞星”。

(5)细菌性烂鳃:每亩每米水深用“强氯精”0.27kg或用“漂粉精”0.33kg化水全池均匀泼洒。同时服用药饵7~10天。

(6)出血病:在成鱼养殖阶段,常由饲料鱼将病原体带入,患细菌性疾病的饲料鱼被鳜鱼食后,常出现体表炎症、肝脏及肾脏带菌、腹水等症状。治疗方法:①用“强氯精”0.4mg/L(或用漂粉精、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化水全池泼洒,间隔一天重复一次。如长期用药而未换水的池,要先换水再用药,以防药害。②用“鳜血宁”,每袋可加饲料12.5kg。药饵制作方法如下:a.用麦粉50%、菜饼50%,拌匀;b.按饲料量的65%称取一定量的水,再按饲料量加入药物,待药物溶解成药水后拌入饲料中,用手搓或用脚踩成块,一小时后投喂给鳌花鱼池中的饲料鱼吃(一般要求在下午四时左右投喂,因鳌花鱼在傍晚捕食最凶,饲料鱼吞食药饵后刚好被鳜鱼吞食);c.药饵投喂天数视鳌花鱼病情,一般为5~10天;d.换水后用灭菌类药物消毒一次,同时,投药饵前需将饵料鱼放足,并按饵料鱼体重的6%左右投喂药饵。

鳜鱼生长速度较快,截止到十月中旬,当年鱼苗生长到200g左右。鳜鱼成活率达到90%。近日鳜鱼价格持续上涨,塘头价格突破100元/kg,经济效益可观,成为锦鲤养殖场的有益补充。

通过实验,第一年的鳜鱼养殖基本取得成功,为以后在全县各个锦鲤养殖场的推广取得宝贵经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如何找到鳜鱼养殖所需鲜活饵料鱼和锦鲤优选淘汰鱼苗的顺利衔接,保障鳜鱼时刻有充足的适口的饵料鱼供应。

猜你喜欢
鳜鱼鱼苗锦鲤
鳜鱼行情又遭暴击!4天内至少下跌2元/斤,新鱼上市几经波折
鳜鱼26元/斤,中大难求!是继续等还是卖?就地过年,鳜鱼能否“贵”起来?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90后、00后行为观察大赏
有趣的锦鲤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小编,来条“锦鲤”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高原地区青海湖裸鲤鱼苗运输注意事项
黑鱼苗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