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要掌握的10个基本要素

2019-01-06 07:53沙锦程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22期
关键词:养虾环沟水草

沙锦程

稻渔综合种养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方面功效。实践证明,稻田种植一季水稻再养殖一季克氏原螯虾(以下简称小龙虾)是目前最好模式。小龙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与河蟹相比小龙虾还有可加工、可冷冻保藏等优势,一旦上市旺季市场出现饱和时,可进行加工保鲜留到市场淡季时销售。但水产品市场千变万化,小龙虾也不例外,稻田养殖小龙虾大都集中在4-6月上市,导致季节性价格下跌这是致命的弱势。笔者在基层从事稻渔综合种养推广工作时,遇到一些问题,并探索了解决方案,现归纳整理如下,供广大种植、养殖户参考。

一要掌握相关政策。发展稻渔综合种是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实现 “以渔促稻、稳粮增效、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的目标。2017年9月30日发布了国家行业标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SC/T1135.1-2017),明确了稻渔综合种养在水产养殖沟坑面积占比,水稻最低产量,渔药、饲料、农药、化肥使用、稻渔工程建设、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指标要求,其基本要求是水稻产量不能低于有机稻的产量(即粮食主产区的水稻亩产量不得低于500kg);田间工程不得破坏稻田的耕作层,沟坑开挖面积不超过稻田面积的10%。所以在发展稻渔综合种养规划时,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以粮为本,防止利用稻渔综合种养的名义流转土地,进行“挖田改塘”搞纯水产养殖,打稻渔综合种政策的“擦边球”,使稻渔综合种养“非粮化”。同时,要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稻渔综合种的重点支持政策,积极争取农田水利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品牌创建等方面项目扶持资金,加大对稻渔综合种养的投入。

二要建好田间工程。田间工程是稻渔综合种养成败的基础,主要包括沟坑开挖、防逃防鸟设施、水系配套与进出水口和苗种基地配套建设等内容。一般用小型挖掘机沿稻田四周距田埂内侧2.5~3m处开挖环沟,在《规范》沟坑面积占比的范围内,尽量利用废旧沟塘、水渠等增加水面面积,环沟挖出的泥土用于加高、加宽、加固田埂,并进行夯实,达到不渗水、不漏水的要求。开挖环沟时要注意在靠近机耕道稻田的一端留10~20m不挖通,便于插秧、收割时机械通行。在避风向阳的地方利用一段环沟搭建简易大棚,用于虾苗种繁育。在田埂内侧和中间分别用聚乙烯网片和硬塑料板建造防逃围栏,田埂四角用混凝土固定1个水泥桩,水泥桩之间用铁丝固定,在铁丝上每隔20cm用驱鸟彩带对面缠绕扎牢,防止敌害及鸟类侵袭。在稻田相对两角的田埂上,设置进、出水口,并与环沟相通,用竹箔、不锈钢网或塑料网片制作栅栏,防止养殖小龙虾逃逸和敌害生物进入。

三要重视苗种配套。小龙虾具有怀卵量较低(一般每尾雌虾怀卵70~450粒)、成熟不集中、交配期不确定、胚胎随亲本在洞穴中发育和出苗期的护幼等特殊习性,故目前还无法进行工厂化、规模化、集约化育苗,养殖户尤其是新养殖户往往都需要从外地采购虾苗种。外购苗种一是捕苗、包装、运输时间长,导致投放后虾苗死亡率很高;二是外购苗种因检疫不到位,容易带入病原菌,为日后养成带来隐患;三是稻田养虾放苗时间比较集中,时常出现“一苗难求”而抬高价格的现象。欲发展稻田养虾尤其是规模养殖户,必须重视苗种基地建设,实行自繁、自育、自养。养殖户可以利用环沟全部或一部分,搭建简易育苗大棚,冬季提高水温,提早投放亲虾,使虾苗产出时间提早,并经过早春强化培育,当水温达到15℃以上时大规格虾苗进入稻田中生长,可提高产量和规格,规避集中上市价跌的风险。

四要种好管好水草。“虾多少,看水草”,稻田养虾其水草种植和管护很关键。水草不仅是小龙虾的食物,也是其栖息、蜕壳、避敌的场所,养虾稻田中的水草还具有调节水质,改善溶氧等重要作用,所以“要想虾养好,必须种好管好草”。水草品种主要有水花生、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种植要多品种,至少要种植2种以上,常见的以伊乐藻与水花生搭配,四周沟边适当移植水花生等浮水植物,田中种植伊乐藻等沉水植物。水温上升8℃以上时,伊乐藻便可发芽,4月份即可形成群落。小龙虾对刚栽种的尚未发芽的水草破坏力极强,最好在虾苗种进入大田前水草覆盖率要达到30%~40%。水草栽下后根据长势情况适当施一些生物有机肥,保持水草较好的生长,发现水草有虫害要及时对症处置。在虾生长期间或水草不足时,可适当移植水花生,也可投入外源水草,满足小龙虾对水草的摄食需求。

五要选好喂好饲料。小龙虾属杂食性偏动物性水生动物,在不同发育阶段的食性也有所差异,既能摄食各种底栖大型浮游动物、小型甲壳类和螺蚬蚌肉、小杂鱼肉等动物性饵料,也能摄食豆饼、菜饼、玉米、小麦、陆生植物的嫩叶等植物性饵料。小龙虾摄食能力较强,还具的贪食性,在饥饿缺乏食物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情况。稻田养虾宜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专用配合饲料,以蛋白质含量与虾生长阶段相适应的颗粒饲料为主,条件许可情况下可适当补充少量螺蚬蚌鱼肉,也可在稻田中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落下的虫子供虾食用。水温低于10℃可不投喂,水温15℃以上时开始正常投喂饵料,当水温达到20℃时,上午9-10时和日落前后投喂饲料2次,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5%~8%。饵料投在靠近环沟滩上和沟边田坂上。具体投饲量根据虾吃食情况而定,一般以投饲后3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宜。水温适宜、水质良好和虾活动正常时要喂足饲料,不可惜本而减少饲料的投喂量,以促进小龙虾快速生长,争取早上市。

六要做好防病除害。小龙虾规模化人工养殖时间还不长,对病害的研究远远滞后于生产的发展,而且稻田养殖环境和致病因子也较复杂,尤其是近几年的“五月瘟”,目前也没有好的方法和特效药物,养殖户“望病兴叹”,处理不好损失惨重。因此,虾病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其措施:一是对养殖稻田沟坑要彻底严格消毒;外购种苗要经检疫,放养前需用药物浸浴,防止虾苗带入致病菌。二是合理投喂饵料,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保证喂足、喂匀,增强虾体抗病力。三是定期泼洒EM菌、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调控水质,适当泼洒生石灰消毒;四是调整养殖模式,如早放苗、放大苗,在疫病发生前将大部虾销售完毕。稻田养虾的敌害生物很多,主要有天上飞的(鸟类)、地上走的(鼠类)、水中游的(凶猛鱼类)等,养殖全过程要加强围栏设施管护,进水时要严格过滤,可采取驱赶、捕捉、药杀等措施。

七要适时捕捞销售。稻田养虾时间为11月至翌年6月,在此期间水温高于20℃的天数不足100天,低温条件下虾的生长速度较慢,养成规格偏小。建议冬季在环沟上方搭建简易大棚保温,使孵出的幼虾在大棚内长成大规格虾种,尽量争取虾有效的生长时间,以提高规格和产量。要定置捕虾网笼的网眼,当稻田中的虾达到商品规格时就要抓紧捕捞上市,实行轮捕,让小个体虾继续留田育肥,要尽量避免观望等涨价和一次性集中捕捞。稻田养虾可采用地笼网、虾笼捕捞。方法是在环沟中投放地笼,在稻田中间投放虾笼进行捕捞,晚上的捕捞效率较高,约6小时左右可以倒笼一次。

八要把握市场行情。小龙虾具有市场消费群体大、食用时间长(与河蟹相比)可出口创汇、可冷冻保鲜、可加工和虾壳提取物(几丁质、蛋白质和甲壳素)是医药、食品和工业方面很好的原料等产业前景广阔等优势。但小龙虾需求量虽然大,但近几年受到市场的热捧,成为最火爆的水产品种之一,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上升之后,供过于求尤其是季节性过剩,可能出现价格暴跌的情况,价格将会趋于理性。因此,养殖户要掌握市场行情,根据资源禀赋合理布局,避免盲目发展、无序扩张。近几年受小龙虾市场火爆的影响,各地稻田养虾面积呈几何级增长,一些地方不管水土是否适宜,各种资本都在投入养殖小龙虾。“物稀为贵”,盲目扩张是不可取的。

九要三产融合发展。稻渔综合种养要融合小龙虾养殖、加工、流通、餐饮、生鲜平台等方面全面发展,要突出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倡导发展“种、养、加、销”一体化现代经营模式,并积极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与休闲渔业有机结合,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要解决稻田分散经营、土地流转难与稻田连片开发之间的矛盾,如何做好产业化发展中种植、渔业、农机等部门协作以及相关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产业政策调动农民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整合资源,解决前期稻田改造工程的投等。

十要树创品牌争效。目前大多数稻田养殖主产区,由于缺乏规模和品牌,产品跟普通大米、小龙虾销售价格相差不多,虽然稻渔综合种养产出的大米、小龙虾能达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但因品牌创建滞后,无法体现优质优价。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如果没有产业化作为保证,稻田综合种养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质量为核心,品牌做后盾,销售为保证,才能促进种植和养殖效益稳定提升,保证稻渔综合种养的稳定发展。通过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引导骨干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着力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稻田综合种养的生产和加工产品品牌,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企业大户通过参加各种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开展电子商务等途径,加大种养品牌宣传力度。同时要强化品牌维护工作。生产、流通、加工、销售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都要加强质量监督,自觉维护品牌形象。

猜你喜欢
养虾环沟水草
年年养造造赚,这位养虾30年的“老行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2亩虾池,一年赚80万!造造成功,这个养虾人震惊了业界
青虾育苗新模式
——环沟直放抱卵虾
虾稻共生生态高效养殖难点及改进措施
不简单!小小饲料有大大能量,虾壮乐为何深受养虾人的喜爱
稻田养殖小龙虾 冬季温棚育苗技术
利润1万多元/亩,养到就是赚到,今年你成功养虾了吗?
龙眼园环沟高树盘养蚯蚓综合效应研究①
水草冒泡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