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2019-01-06 13:45祝赛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期
关键词:手术过程人性化手术室

祝赛男

作者单位:110031 沈阳七三九医院

随着社会持续发展, 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也在持续提升,手术患者更为期待得到方便和舒适的护理方式。人性化护理中, 以患者为中心, 为患者手术时提供舒适的环境, 是创造性和整体性较高的新型护理方式。有研究认为, 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 可保证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充分感受尊重, 调整心态达到最佳水平[1]。现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87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87例手术患者, 采用随机单双数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男23例, 女20例, 年龄21~66岁, 平均年龄(43.14±7.72)岁, 其中泌尿科16例、骨科13例、妇科14例;观察组男24例, 女20例, 年龄20~64岁, 平均年龄(44.03±7.29)岁, 其中泌尿科17例、骨科12例、妇科14例。所有患者均无精神疾病, 且无沟通能力障碍, 可准确描述自身感受, 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首先为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和患者进行交流, 缓解其内心焦躁情绪。同时为患者讲解手术时是否需要采用鼻饲管、引流管。护理人员应配合医生做好各种术前检查。术前强化营养摄入提升患者免疫力和舒适感。

1.2.2 观察组 在常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①护士进行术前访视时, 重视个人仪表, 且保证以温和的态度向其讲解医院环境, 确保患者可获得手术安全感。指导患者进行麻醉体位练习以及手术过程配合, 为患者介绍成功案例, 提升治疗信心确保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②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前1 h便要调整好温度和湿度, 湿度控制在55%~60%, 温度22~25℃。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时一定要保持微笑进行接待和交流。注意和患者进行眼神交流,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并进行适当安慰。将患者平稳放置于手术床上,护理人员站于床侧进行安抚, 可抚摸患者面部或手部, 缓解其内心紧张和焦虑情绪。麻醉时可帮助患者维持原有体位,同时告知患者表述自身感觉, 出现疼痛时则需进行安慰, 并告知医生采取对应方式处理, 也可先指导患者分散其注意力,以缓解疼痛。整个手术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轻、稳, 避免出现过大噪声对手术医生或患者造成惊吓。手术室内也可播放轻柔温和的音乐帮助患者缓解其内心焦躁。鼓励患者面对手术中的问题, 感知有不适则要立即和医生沟通。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患者身体暴露, 尊重患者个人隐私。③术后护理:术后为患者擦干血迹并采用消毒剂消毒, 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待其清醒后立即告知患者手术结果和恢复情况, 并帮助其放松心情, 倾听患者内心倾诉, 为其讲解出现疼痛的原因, 在护送回病房路程中保持动作轻柔, 且为其讲解注意事项, 了解其内心需求, 并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同时于手术1 d进行回访, 观察患者创口渗出情况以及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出现血液循环问题者则叮嘱病房护士进行身体按摩。鼓励患者尽早进行下床锻炼, 保证身体尽快康复, 并引导患者恢复过程保持充分乐观的心情[2-4]。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主要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 共4项每项25分, 满分为100分,>95分为十分满意, 95~85分为满意, 85~80分为基本满意,<8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采用SDS和SAS量表分析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 共有20个条目, 每条1~3分, 总分为60分, 得分越高抑郁和焦虑情况越严重[2,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十分满意14例(32.56%), 满意11例(25.58%), 基本满意10例(23.26%), 不满意8例(18.60%), 总满意度为81.40%;观察组患者十分满意16例(36.36%), 满意14例(31.82%), 基本满意12例(27.27%),不满意2例(4.55%), 总满意度为95.4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4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对照组患者护理前SDS评分为(52.24±3.27)分, SAS评分为(54.47±3.57)分;护理后SDS评分为(45.74±3.41)分, SAS评分为(46.49±3.49)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前SDS评分为(51.74±3.19)分, SAS评分为(54.73±3.15)分;护理后SDS评分为(40.14±3.76)分, SAS评分为(39.17±3.24)分。护理前, 两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持续发展, 人们对生理护理和精神护理要求也在持续提升。人性化护理方式为保证患者身体健康前提下, 充分重视和尊重患者, 以降低手术过程中的恐惧和不适心理。

在护理技术发展中, 护理工作逐渐从疾病中心转移为患者中心;从生理护理转移为心理护理;此种转变也使得护理工作模式出现转变。大部分患者在手术前都会产生恐惧心理, 因此在手术前应进行病房巡视, 为患者讲解手术过程,并进行心理安抚, 降低患者负性情绪[5]。从研究结果可知,护理后, 观察组SDS评分为(40.14±3.76)分, SAS评分为(39.17±3.24)分 ,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74±3.41)、(46.49±3.49)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患者进行心理安抚作用显著, 患者焦虑和抑郁等情绪显著降低。出现此种状况不仅因为进行病情讲解, 和重视交流中的眼神接触以及微小细节也有重要关系。在进行手术时为患者调整好手术室温度, 确保患者不会出现过冷或过热的问题。在为患者进行身体摆放中依然进行眼神接触, 并为其进行讲解也可降低患者的紧张情绪[6,7]。在手术操作中保持自身专业性, 为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重要保证, 同时轻拿轻放, 减少噪声都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护理人员充分体现人性化护理, 为患者播放轻缓音乐, 采用音乐的方式缓解不良情绪。术后护理也为重要的人性化体现, 传统护理中仅和病房护士进行交接, 因此会出现交接问题[8,9]。在人性化护理中, 护理人员不仅为患者除去血迹同时也进行术后回访, 延续护理时间, 确保患者得到全面护理。叮嘱患者进行下床锻炼等语言交流也可充分展现对患者的尊重, 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和依从, 为之后进行的护理工作打下基础。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4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研究结果可知, 在手术室护理中进行人性化护理可提升患者护理满度, 并受到患者广泛认可,有临床推广价值。出现此结果和在护理中进行眼神交流, 并进行延续护理, 充分保护患者隐私等都有重要关系。

综上所述, 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人性化手术室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