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探讨

2019-01-06 16:27覃侯健
福建茶叶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财务管理过程

覃侯健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财务管理这门课程是大学财经类的必修学科之一,它是工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财务管理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而言至关重要。长期以来,虽然财务专业的课程开设相对较多,课时也是相对较多,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还是很大,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用到的财务知识也是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企业在人才选拔上面希望能够有高层次的人才,但是相对于本科院校或者研究生毕业的学生而言,能够得到的实践机会少之又少,导致学生的所有知识都处于一个简单的理论阶段,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良好的运用。如何改变这种教学现状,需要相关从业者的思考和探索。

1 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核心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教育必须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高等教育的培养条件来看,旨在发展和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理论基于实践,但是一定需要应用在实践中。这样才能够凸显其价值。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主要指的是能够运用本专业知识进行社会服务的实践能力,应用型高等院校专业课程要突出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说到底还是时代的需求。不同的时代需求,对于人才的培养条件也是不相同,财务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让学生毕业之后能够良好的处理财务相关事务,通过这几年对于相关从业人员的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于实践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代人才需要,需要洗浴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行相关的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财务管理教学的目标。

2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2.1 巩固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财务知识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实际操作的过程,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要求。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有更多机会进行实践学习,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良好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当前的很多教学中,老师过分关注与课堂教学,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能够很好地运用于实践中。另一方面原因是由于学生的实习机会较少,同时,对于自己的就业定位和兴趣发展等等方面不是很明确,导致出现这些问题。在教学中,老师要借助于现代化教学条件,让学生能够把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中,体现实践的价值。学习新的理论与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2.2 增加学生的合作关系,提高团队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相关的情景,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把财务知识紧密的联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具体的设置过程中,老师需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要平衡各个小组之间的力量,不能够让其差别太大。设置问题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从实际出发,通过设置生活中相关的问题或者基本的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其中,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设置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让学生学到知识,并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前适应工作中所需要的能力,完成好一个工作项目。

在明确基本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基础上,老师积极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学习,整个学习过程中,保证学生能够自由交换意见,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碰撞,产生最终的结果,体会不同同学的学习角度,保证合作学习能够顺利进行。

3 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的财务课程中,在教学方式和教材方面都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3.1 课程设置不合理

财务管理类的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面出现了很多的重复,有些内容在不同的课程教学中出现多次。部分内容在其他的一些课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复,在上课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老师进行花费一些时间选择,另一方面,课程的设置相对落后,不能够满足当代发展需要。

3.2 教学方式单一

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很多学校的教学模式还是沿袭之前的,很少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讲课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基本的知识,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对于一些知识学习是处于考试需要,而不是自己的兴趣。这种教学模式下,导致学生的兴趣低下,学习知识很大程度为了考试。在加上实验内容教学枯燥,学习效果差,导致学生的学习严重滞后。

3.3 实践教学内容太少

财务课程教学中很多知识是需要进行实践操作的。但是在实践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手段比较落后,很多时候实践内容都是借鉴于实验的模式开展的,这些课程需要学生反复练习和实践才能够实现良好的掌握,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中,很多知识不能够满足当代社会发展需要,在当前的财务管理中,很多软件管理的知识需要学生进行实践学习才能够掌握。课程相对落后导致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实践。

3.4 考试内容单一

正如课程学习一样,实验内容和实践学习在考试中面临一些问题,传统的纸面考试不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虽然扎实,但是实践操作是另外一回事,需要同学实践操作才能够掌握。当前的考试中,很多学生为了敷衍考试,实践内容不能够得到很好地体现,考试过程单一,考试方式设置不合理等等问题较为突出。相反的,有些同学的实践能力较强,但是在考试中基本用不到,这导致学生的各个方面得不到很好地发展。

3.4 学生主动学习不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

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直接决定学习质量。在当前的学习中,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教师的考核方式单一,导致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相对较低,包括课后的作业等等方面,学生的兴趣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出来,考试只是一个摆设。课后作业的设置也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的掌握知识,但是很多知识对于时间操作的作用相对较少,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够得到很好地提高,实践问题不能够在实际中得到解答,这些问题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严重影响。

4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策略

4.1 精选教材,突出重点

科技的发展给课程的改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中,很多知识需要在电脑上面进行,老师在课程选择方面要根据时代的需要,选择当前的一些优秀教材,对于传统的财务课程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另一方面,不同的专业教学中课程需要也不相同,这就需要老师根据时代需要和课程培养计划,规定良好的教学材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简化课程,避免课程的重复和繁琐。财务课程本身就是很多课程的结合体,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了要学很多的基础知识,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内容,对于其他重复的东西不需要反复讲解,把重复的章节老师们自己统计,在上课过程中避免重复。另一方面,教材的选取要遵循学生的发展和就业需要,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

4.2 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其教学思想直接影响着教学行为和方式,因此面对相对滞后的财务教学现状而言,转变教学传统的教学理念就显得刻不容缓。对于传统滞后的教学理念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应当逐渐更替,同时,教师还应当充分借鉴先进的教学方式例如合作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以及探究式教学模式,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将教师的创新教学方式同学生的创新学习思维紧密结合,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机新知识,最终实现财务管理创新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老师和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有助于学生主动的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其次,老师应该创立多媒体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进行讨论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们的思维创新能力,还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项目教学中,老师在上课之前把所需要的东西都指定的一个项目中,通过项目来给达到基础知识和实践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的设立要建立在所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实践操作,加深同学的记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的加入相关的基础知识。良好的项目教学对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方式在以后的课程教学中应该多加应用。

4.3 变化教学的主体,实践教学

在教学中,要认可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给学生讲解基本的知识点,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把实践教学落实到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校还需要建立一些实训基地,和不同的企业和单位签订一些合同,给学生提供一些良好的实习机会,让知识能够落地。通过老师和老师,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实际操作,老师指出学生需要注意的知识点,这样能够显著的提高教学效果。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下,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学生的兴趣能够极大地得到尊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

4.4 利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通常被认为是提高学生学习枯燥理论知识的兴趣和效率的较好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财务管理基本原理、基本理论时可以结合当前我国企业的实际,利用案例教学法把抽象的、枯燥的理论形象化、通俗化。把“洋理论”本土化,这些案例可小、可大但一定是联系现实经济生活的。比如,在讲授资金时间价值概念时,可举按揭贷款买房多种付款方式的选择问题的例子;在讲授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概念、杠杆原理时,可以向学生提出开出租车怎么更赚钱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这些生活中的例子可以引起学生对身边的财务问题思考的兴趣;在讲筹资决策时,可以某一公司为例,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预测资金需要量、计算资金成本。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讲授股利分配政策时,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列出某一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案,分析所采用的股利分配方法,采用的原因、效果,可以和学过的现金流、业绩评价指标等内容结合起来分析。这样结合具体案例,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和透彻。由此提高了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5 设计实践课程体系

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按照会计职位要求,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从学习领域转换为工作领域,对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从而构建出以技能和职业等级证书融合的综合化课程体系,其中应该包含基础知识模块、专业知识基础模块、岗位知识模块以及专业技能模块等,将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达到提升教育质量的目的,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其次,在财务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还应该以会计职业技能课程为基础,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展开专业核心课程一系列教学活动,即会计基础技能培训、财务会计实训、企业审计实训等等,并且根据会计岗位能力的要求,明确实训内容和目标以及考核方式、评价标准,不断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保障。

4.6 强化校企合作,让知识能够落地

首先应该建立和完善教学和实践环节相结合,通过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的过程和结果,让学校和社会以及企业共同参与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同时,定期对课堂教学、顶岗实习、过程考核等进行检查,通过开展公开课等活动进行教师评学、学生评教,要求企业和相关行业专业会计师参与学校相关文件的修订,健全各项质量标准和管理规定,充分的发挥出学校、社会、企业三方的作用,从而提升教育质量、毕业就业率、企业满意度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通过学校、社会以及企业共同参与分析评价教学结果为基础,不断反馈信息,完善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

4.7 形成一个良好的评价机制

良好的鼓励学生的学习的肯定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情景化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对于所学还是进行创新,对于学生提出来的一些具有创意的部分要给与一定的鼓励,在上课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内容的讨论,勇敢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于教学成果,老师要给与客观的评价的同时还要给与一定的鼓励,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具体的操作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从而达到整个学习的目的。当对学生的评价不完全局限于考试成绩时,才能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相对应的支持,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认识到财务管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

结语

财务管理工作是整个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入一些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中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方面也需要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通过校企合作或者其他的一些途径,给学生增加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实践知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时代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财务管理过程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