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吉林地区满族音乐与旅游产业之交融与发展

2019-01-06 16:27高秀竹
福建茶叶 2019年9期
关键词:乌拉吉林市满族

高秀竹

(北华大学音乐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厚重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满族文化就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内在力量。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出新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美好生活需要”内容更加广泛,包括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包涵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的旅游产业就更具新时代特征!近年来,吉林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旅游业发展高度重视,引导开发了满族风情的歌舞、建设乌拉街国家级特色小镇,吉林地区满族音乐将与旅游产业互为促进、共同发展,促进历史文化传承,建设吉林特色之城。

1 吉林地区满族音乐概述

作为源于白山黑水间的艺术瑰宝,吉林地区满族音乐传唱的历史较为悠久,满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祭祀、婚丧、节日,满族都有应时应景的民间音乐,直至今日在东北农村仍有所保留,满族音乐文化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根据不同的需求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1.1 吉林乌拉满族童谣

吉林是“吉林乌拉”的简称,“吉林乌拉”是满语“沿江的城池”之意,吉林市乌拉街镇是一座满族古镇,至今仍保留着满族的民俗文化特色,其中乌拉满族童谣就是乌拉满族人民生活面貌和音乐创作的缩影。这些童谣的题材有歌颂民族英雄的,如“半夜里,刮大风,罕王起来发大兵。骑青马,挎弯弓,灭了大明建大清”;有表现劳动生活的,如《上梁歌》、《牧马歌》、《打猎歌》、《挖参歌》;有游戏童谣,如《抓嘎拉哈歌》、《踢毽子》、《拍手歌》,这些童谣表达了满族人民对民族历史、民族英雄,对生产生活的热爱,以童谣的形式代代相传。

1.2 礼仪歌曲

满族礼仪歌曲是满族人民在重大的活动和祭祀时使用,如嫁娶、庆生、新房落成等,礼仪歌曲多为祝福性的,如满族婚礼有固定的套式歌谣,结婚新人洞房“坐福”时,在铺放结婚被褥过程中,司仪需吟唱“被窝一放,孩子一炕。被窝一拎,孩子一群。被头撘被头,养个孩子住高楼。褥边撘褥边,养个孩子做高官。”满族的盖房上梁也有重要的仪式歌“大梁好比一条龙,两头拴上红头绳,四大金刚往上拽,摇头摆尾往上升,拽到高空等一等,亲戚朋友来挂红。”满族人民有祭神灵、祭祖先的的习俗,祭奠活动集说、唱、舞一体,曲调高昂,粗犷流畅,有唱必舞,节奏鲜明。满族礼仪歌曲演唱时需按固定套式,不能即兴发挥。

1.3 乌拉陈汉军旗香音乐

这是吉林市乌拉街满族乡弓通村张氏家族在该家族举行的陈汉军旗香祭礼或为旅游景点表演时所唱的神歌,伴奏为单鼓鼓点,是以张氏家族祭祀活动为主的原生态歌舞艺术,汉军旗香祭礼从总体上说应该是汉族文化与满族萨满的融合,神歌的主要内容歌颂祖先功德,并且教育人们尊长爱幼、孝敬父母。唱神歌讲究音乐的韵律性,曲调随唱词的调值变化而变化,歌唱时,手持单鼓,边敲边唱,并且有领唱、对唱、群唱多种形式。这种说唱结合的民俗音乐已经成为关东民众信仰的一大特色。陈汉军旗香祭祖习俗的唱词内容具有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的研究价值,张氏旗香音乐是正宗的原生态音乐,是研究单鼓艺术、东北民间音乐舞蹈创作的源泉。

2 吉林地区旅游产业特色

吉林市是中国北方特色的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远在5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满族人的祖先肃慎人就生活在这里,所以吉林市是满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满族文化发展的摇篮,吉林作为满族的故乡,至今在衣食住行和宗教祭祀方面仍表现出满族的古老风情,是天下满族人寻根问祖众望所归的精神家园。吉林乌拉街镇历史悠久,古迹传闻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有乌拉古城遗址、点将台、圆通楼、后府、保宁庵、魁府、萨府等景点,在这里也有地道的满族风味美食,有美轮美奂的冰雪雾凇,可以说满族特色旅游就是吉林最具特色的旅游名片,2018年市政府新规划,建设乌拉街国家级特色小镇,这一规划的成功实施,必将对传承发扬满族文化满族音乐,促进吉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3 吉林地区满族音乐与旅游产业的交融与发展

吉林市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满韵清风》为吉林市的满族特色旅游增光添彩,扬鞭助力,它也是满族音乐、满族历史、满族文化与吉林满族特色旅游最佳的组合方式,它从史前时期的满族祖先诞生开始,纵向展示了满族祖先的辉煌历史,曲作者从众多满族民歌中取材,并且音乐的进行始终围绕着这一主题,浓浓的满韵声声入耳。整部剧的音乐、舞美把悠远神秘的萨满文化精髓深入观众内心,把吉林满族独特的文化韵味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吉林市满族特色旅游上了新高度。

音乐是最能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五四时期爱国学生用激昂的歌声号召民众,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曲《我和我的祖国》充分燃起国人的爱国之情。吉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插上音乐的翅膀,必定会飞得更高远。在乌拉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在乌拉街镇的小学音乐课上学习满族童谣,生动有趣的童谣让孩子们在欢笑中了解历史,传承音乐,也让古老的乌拉街更具神韵,让游客在孩子们的歌声中更亲切自然地走进满族文化。

充分发挥乌拉街满族发祥地的旅游资源优势,采用多种有效手段宣传吉林满族特色旅游,为了更好吸引游客,可以设立专门的仪式演出景点,例如世界历史名城西安的凤鸣九天剧院,是一个蕴含盛唐风韵的皇家内苑式剧院,是大唐芙蓉园盛唐文化主题演出的核心表演区,大型歌舞剧《梦回大唐》就是这里的保留曲目,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作为展现西藏旅游文化的窗口,藏文化大型史诗剧《文成公主》已在青藏高原上演了六年。在吉林乌拉特色小镇建设仪式演出景点,这里可以欣赏吉林市的《满韵清风》,满族传统的婚礼仪式,仪式歌舞表演,邀请张氏家族表演正宗的乌拉陈汉军旗香音乐,乌拉陈汉军旗香音乐因其浓郁的民族性、风格性、地域性在全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建设这样的演出景点,一方面增加旅游特色吸引力,一方面可以很好地保护传承宝贵文化遗产。

吉林地区满族音乐与旅游产业是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满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借助旅游产业的推波助澜,而满族音乐深沉悠远的魅力必将推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乌拉吉林市满族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影子回来了
认真王国奇遇记
寻找影子
满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那尼!怎么就开学了
Impact of IEC61850 Based Digital Substation on Busbar Protection
满族风俗图谱(民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