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管理创新
——以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创建为例

2019-01-06 16:27张雪丽
福建茶叶 2019年9期
关键词:村庄景区旅游

张雪丽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 31123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1]。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载体之一。然而,我国乡村旅游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乡村旅游管理存在人才缺失、业态同质化、文化凋敝、管理绩效低下等问题。从乡村旅游管理的角度来看,浙江省的万村景区化战略是乡村旅游管理的创新点。浙江省“万村景区化”使乡村旅游成为了浙江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和农民致富的动力之源,环境美、产业旺、文化兴的美丽村庄景区在浙江遍地开花。

1 当前乡村旅游管理现状

目前乡村旅游运营管理面临以下问题:

1.1 乡村旅游管理人才缺失

目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三化现象”(空心化、空巢化、老年化)非常普遍,乡村成功创建景区村庄后却面临着运营旅游管理人才的缺少,如讲解人员、营销策划人员等;本地村民旅游参与度低,给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很大制约和瓶颈。

1.2 业态同质化倾向严重

目前许多乡村旅游产品依然比较单一,创新性不够,仍然停留在农家乐、采摘、垂钓、花海、民宿、农庄等初级形态[2]。部分村庄开发的旅游资源十分相似,未能突出地方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且存在相互压价竞争现象。

1.3 乡村文化面临消逝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乡村传统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民俗活动、手工技艺等乡土文化逐渐消逝,村庄缺少吸引游客的乡土体验项目,游客重游率低,导致乡村旅游的运营可持续性差。

1.4 村庄运营管理绩效低下

乡村旅游管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景观维护、硬件设施维护、景区安全等,然而仅靠村集体和政府的补贴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村庄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导致乡村旅游运营绩效低下。乡村干部、旅游公司或投资者对景区村庄管理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导致村庄知名度低,乡村旅游带来的旅游收入捉襟见肘。

2 乡村旅游管理创新的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创建实践

2.1 万村景区创建的背景和意义

万村景区化是基于美丽乡村和全域旅游背景下提出来的,2017年5月23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开展景区村庄创建,到2021年末累计建成10000个A级景区村庄,其中3A级1000个。6月14日,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车俊书记提出推进“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进万村景区化建设”。《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中定义A级景区村庄是以村庄、社区及其村民或居民生产、生活范围为核心,以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建筑风貌、历史遗存、民俗文化、体验活动、特色产品为主要吸引物,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配套服务的区域。打造万村景区化旨在通过乡村景区化,以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乡村特色产业体系构建、村民经济增收、乡村生态环境提升。

2.2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创建的乡村旅游管理创新策略

2.2.1 资源禀赋转化经济资源

立足村庄资源特色,科学规划布局,将当地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资源。如金华开发区越溪白鹤村依托村东厚大溪原生态的柳树、枸树等古树群,龙虾养殖场、果园田地等的优势,成功打造首个集观景、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原生态观景长廊。同时该村在2017年引入“丛林穿越”、“水上乐园”以及“激情卡丁车”、“趣抓滑泥鳅”等多个休闲娱乐项目,成为汤溪镇小有名气的休闲景点。

2.2.2 产业融合做活乡村旅游

村庄是乡村旅游的主要载体,为了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将村庄打造可观、可游、可玩的旅游活动平台。乡村旅游的基础是农村,只有产业融合才有出路。

(1)农旅结合创营收

主要依据当地农业资源与产业特色打造休闲旅游活动。如利用村庄的稻田开发插秧节、丰收节等活动,创意设计了插秧,割稻、挑萝框等活动。2018年,金华开发区越溪白鹤村结合稻田、菜园等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研学游,创造了一日接待研学1500余学生的记录[3]。

(2)文化产品运营创收

乡村的历史文化、民俗活动等都是文化的范畴。乡村的文化,也是乡村景区化的核心IP,也是有望成为核心吸引物潜质的[4]。可利用文化礼堂、公共廊道等乡村文化空间,嫁接社会力量参与经营。经营的形式可为文化演艺、休闲消费(咖啡、茶等),开发乡村咖啡吧、茶吧等消费空间。

(3)体旅融合创营收

“旅游+体育”等业态的植入,可依托滨水资源条件开发沙滩公园,创造系列乡村水上游乐活动。如桐庐的生仙里景区以漂流运动为代表的“旅游+体育”等业态的植入,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带领当地百姓实现致富。

2.3 村民共建,主体参与

乡村旅游开发建设需要依托农民自有资源,农民既是旅游开发的主体、建设的主体、服务的主体,也是利益主体、发展成果的享受主体[5]。在乡村旅游管理过程中,关键是培育乡村群众主观能动性,实现思想扶贫,产生造血功能,从而实现乡村创收。融合乡贤的力量来建设乡村,要请村里的能人来建设工作室、创客空间。

2.4 旅游宣传立体多元

借力智囊出谋划策,借外脑谋划村落景区运营思路。如临安邀请旅游方面专家到大峡谷村召开村落景区运营策划会,集思广益。也可利用节庆活动进行宣传,提升乡村旅游品牌。

2.5 市场定位差异化经营

乡村运营要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指导,乡镇领导班子要深入分析和评判旅游客源市场,做好精准定位,与区域乡村走差异化经营路线。如金华开发区越溪白鹤村在区农办(旅游办)支持和指导下,村书记陈定粮和村班子结合金西区块旅游业发展的实际,精准定位,决定与寺平古村、上境古村错位发展,重点发展儿童研学和亲子游,打造白鹤殿口村品牌。

3 结论

总之,乡村旅游要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乡村旅游景区村庄创建和运营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机制,要增强致富内生动力,实现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向往。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创建以村落为依托,充分发掘、优化现有特色资源,牢牢把握住产业融合这个主线,发挥旅游的融合带动作用,促使乡村经济内生式增长,使得当地百姓实现致富。

猜你喜欢
村庄景区旅游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旅游
村庄在哪里
村庄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