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网络文明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2019-01-06 16:27孙佳特於文博
福建茶叶 2019年9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主体文明

孙佳特,於文博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 130117)

1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文明服务

网络文明服务一般指网络文明志愿服务,即网络文明志愿服务工作者以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为出发点对互联网中的信息进行过滤与净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网络文明服务的持续发展中,大学生可以成为重要的参与主体,这不仅是因为大学生群体对互联网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也是因为大学生群体普遍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无论是在服务能力还是服务意愿方面,大学生群体都较为适合参与到网络文明服务当中,而也正因为如此,高校需要重视引导大学生群体参与到网络文明服务当中,并重视对大学生网络文明服务体系进行完善。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文明服务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这主要是因为新媒体的发展为社会大众提供了新的观点表达平台与信息传播平台,与此同时,信息传播中的去中心化特点更为明显,然而,新媒体用户所具有的信息素养层次不齐,这导致了互联网中出现了更多亟待过滤与净化的信息,也为参与网络文明服务的大学生群体带来了更大的服务压力。当然,新媒体也为网络文明服务的开展带来了机遇,如信息传播更快、互动性更强等,而如何在抓住这些机遇、应对以上挑战的基础上完善网络文明服务体系,则是高校需要关注与探索的重要内容。

2 高校大学生网络文明服务体系建设对策

2.1 对大学生网络文明服务组织机制进行优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网络文明服务组织机制的优化主要可以从服务主体招募制度的优化以及培训制度的优化两个方面来开展。

从网络文明服务主体招募制度的优化来看,这项工作的开展,是确保网络文明服务活动得以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而为了提升网络文明服务主体招募制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高校有必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做好招募工作规划、突出招募工作重点。即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明确网络文明服务主体需求,重点从与传播、互联网相关的专业中选拔骨干人才,从而为服务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二是重视依托新媒体开展招募工作。即依托微博、微信等发布招募信息,并在平台之上开展在线审核工作,从而提升招招募效率;三是择优招募与因材设岗位。即在构建和贯彻严格的招募标准基础上,根据服务主体所具有的专业、意向等合理安排服务内容,从而助推网络文明服务成效的提升。

从网络文明服务主体培训制度的优化来看,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文明服务活动对参与主体所具有的互联网知识、媒介素养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在做好网络文明服务主体招募的基础上,还有必要依托完善的培训制度推动服务主体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具体而言,一是要合理安排培训内容。网络文明服务培训内容需要呈现出层次性,即根据服务主体的专业、服务能力等,设置具有差异性的服务能力,从而确保不同主体所具有的培训需求能够得以满足,进而确保每一个网络文明服务主体所具有的服务能力都能够得以提升;二是要创新培训方式。培训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对于提升培训工作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校有必要构建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结合、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结合的培训模式,充分发挥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培训工作中的作用和优势,为培训工作成效的提升提供良好保障。

2.2 对大学生网络文明服务运行机制进行完善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网络文明服务运行机制的完善主要需要从宣传工作成效的提升、激励机制的构建以及考评工作的开展等方面入手。

从大学生网络文明服务宣传工作方面来看,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呈现出了明显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传播速度与传播范围方面,也体现在信息呈现形式与互动性方面,因此,在大学生网络文明服务活动的组织中,可以通过依托新媒体开展宣传来提升网络文明服务活动的吸引力,从而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网络文明服务活动当中,这对于提升网络文明服务活动开展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当然,依托新媒体开展宣传工作的过程也对网络文明服务活动组织与宣传主体的信息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网络文明服务活动组织与宣传主体需要了解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规律,善于使用多元化的信息呈现形式对网络文明服务活动进行呈现,从而为宣传工作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从大学生网络文明服务激励机制方面来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大学生网络文明服务的持续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高校需要在大学生网络文明服务体系的完善中重视激励机制的构建与优化。在此方面,高校有必要使用新媒体与大学生群体开展广泛且深入的沟通,了解大学生参与网络文明服务活动的动机以及大学生所具有的需求和期待,并根据大学生的反馈结果来确定激励方式,从而确保激励机制中的激励方式与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需求实现良好对接。如高校不仅需要丰富物质奖励方式、精神奖励放回,而且有必要将参与网络文明服务活动的行为纳入学分体系,从而推动激励方式的多元化发展,进而适应大学生群体差异化的需求,充分发挥出激励机制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文明服务中的积极性。

从大学生网络文明服务考评机制方面来看,在大学生开展网络文明服务活动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了解并总结这些问题,掌握大学生在参与网络文明服务活动中的反馈信息,则可以为网络文明服务体系的持续优化提供依据,为此,高校有必要重视完善大学生网络文明服务考评机制。具体而言,高校可以依托新媒体与大学生群体、社会专家学者、互联网管理部门等进行交流,通过推动考评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发展,确保评价工作呈现出客观性、全面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高校有必要与其他考评主体共同完成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并按照考评指标体系中涉及到的各类标准对大学生网络文明服务工作成效做出评价,从而为评价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提供良好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网络文明服务中重要的参与主体,高校大学生网络文明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对于净化网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有必要从组织机制、运行机制两个层面对网络文明服务体系进行完善,从而为网络文明服务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主体文明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论碳审计主体
请文明演绎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何谓“主体间性”
漫说文明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