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社交礼仪的推进作用

2019-01-06 16:27
福建茶叶 2019年9期
关键词:茶事讲授法教育工作者

杨 栋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江苏淮安 223003)

1 茶文化在大学生社交礼仪中的作用

茶文化在大学生社交礼仪教育以及社交礼仪活动中的渗透,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社交礼仪素养发挥着不容忽视的推进作用。具体而言,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社交礼仪的推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茶文化所蕴含的社交礼仪内容,对于提升大学生社交礼仪知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茶文化所包含的社交礼仪内容主要包括四种,即待客茶礼仪、宫廷茶礼仪、婚嫁茶礼仪以及祭祀茶礼仪,其中,围绕宫廷茶礼仪、婚嫁茶礼仪以及祭祀茶礼仪开展宣传与教育,能够促使学生对我国传统茶事活动中涉及到的礼仪文化做出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从而触类旁通的了解我国传统礼仪文化,而待客茶礼仪则在大学生社交礼仪活动中展现出了较高的实用性,通过开展待客茶礼仪宣传教育,能够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社交礼仪知识,从而有效推进学生人际交往。与此同时,茶文化中所包含的中庸思想、和合思想等,对于学生修身养性、规范学生思想行为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指导大学生更好的开展社交礼仪活动、促使大学生在社交礼仪活动中展现出自身的人格魅力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开展茶事活动对自身所掌握的社交礼仪知识进行实践,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社交礼仪知识应用能力。茶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社交礼仪中的渗透,不仅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交礼仪理论知识资源,而且能够促使学生接触多元化的茶事活动,这些茶事活动则能够成为大学生对自身社交礼仪知识进行检验与实践的平台,如大学生可以通过与同学一同饮茶这一活动,对待客茶礼仪进行实践,这种低成本且能够在高校中广泛开展的形式,对于提升大学生社交礼仪教育成效以及大学生社交礼仪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茶文化在大学生社交礼仪中的渗透,能够从理论水平的提升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两个方面,推进大学生社交礼仪素养的养成。

2 茶文化礼仪教育的开展阶段

引导学生了解与践行茶文化中的礼仪内容,有利于充分发挥茶文化在大学生社交礼仪中的推动作用,而这项工作的开展,则需要遵循学生礼仪素养形成规律。在围绕茶文化礼仪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学习阶段。即学生对茶文化礼仪理论知识进行了解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能够掌握茶文化以及茶事活动中所提倡以及所需要遵守的礼仪规范、礼仪准则和礼仪思想;二是内省阶段。即学生对茶文化礼仪知识进行内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会通过怀疑、思考、探究等方式,掌握茶文化礼仪所具有的精髓,并将其内化为对自身提出的行为准则;三是躬行阶段,即学生开始对自身所掌握的茶文化礼仪进行实践,从而体验这些礼仪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与价值,进而对自身人际关系进行改善。由此可见,在茶文化礼仪教育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尊重学生社交礼仪能养成规律,将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3 茶文化礼仪教育的原则

在了解学生社交礼仪能力养成规律的基础上,教育工作者在开展茶文化礼仪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遵守一些必要的原则。具体而言,这些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感化原则。即通过挖掘茶文化礼仪教育内容中国的真情实感对学生进行感化,从而提升茶文化礼仪教育内容的说服力,激发学生学习茶文化礼仪的动力;二是激励原则。即对于学生践行茶文化礼仪的行为或者与茶文化礼仪要求一致的行为,教育工作者需要给予肯定,从而确保学生保持学习茶文化礼仪的热情;三是因材施教原则。即不同学生所具有的礼仪素养水平以及茶文化礼仪学习需求都具有一定差异,教育工作者需要尊重这些差异与顺应这些差异,使用多元化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满足不同学生所具有的学习需求,从而实现学生社交礼仪素养整体水平的提升。

4 茶文化礼仪教育的方法

在开展茶文化礼仪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推动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从而在强化茶文化礼仪教育吸引力的基础上提升茶文化礼仪教育的成效。在茶文化礼仪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对以下几种教育方法进行应用。

首先,教育工作者可以使用讲授法向学生呈现茶文化礼仪知识。讲授法是教育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期优势在于教育工作者能够在一对多的课堂教学中,系统的呈现教育内容。依托讲授法开展茶文化礼仪教育的过程,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对我国茶文化以及茶文化中承载的礼仪内容做出深入理解,从而在为学生呈现知识的同时确保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另外,讲授法的应用需要突出灵活、深入、准确、全面的特征,从而确保学生能够深化对茶文化礼仪教育内容的理解。

其次,教育工作者可以使用榜样教育法开展茶文化礼仪教学。教育工作者在做好“言传”工作的基础上,还有必要围绕茶文化礼仪开展“身教”,即通过践行茶文化礼仪发挥示范作用,从而引导学生了解茶文化礼仪并向教育共走着学习。当然,“身教”过程对教师的茶文化礼仪素养、人格魅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发挥榜样作用的意识,而且需要提升自身的茶文化礼仪素养,为榜样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良好保障。

再次,教育工作者可以使用训练法开展茶文化礼仪教育。即在完成理论知识教育之后,教育工作者可以在设置茶事活动情景的基础上,组织与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下对自身掌握的理论姿势进行实践,如在饮茶活动中的仪表、语言、坐姿等,都具有严格要求,而教师则可以设置饮茶交际情景,要求学生在这一情景中开展对话,从而对饮茶活动中需要遵守的礼仪内容进行演练,进而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强化学生的社交礼仪能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茶文化在大学生社交礼仪能力培养中的渗透,对于提升大学生礼仪知识素养、促使大学生通过开展茶事活动对自身所掌握的社交礼仪知识进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依托茶文化开展大学生社交礼仪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遵循学生社交礼仪能力生成规律,遵守感化、激励以及因材施教原则,使用讲授法、榜样教育法以及训练法等开展茶文化礼仪教育,从而深化大学生对茶文化礼仪的认知,充分发挥出茶文化在提升大学生社交礼仪能力方面的作用。

猜你喜欢
茶事讲授法教育工作者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武夷山茶事摩崖题刻
浅析讲授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崂山茶事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运用讲授法的辩证认识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讲授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