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青年学生之希望
——蔡元培谈五四运动后学生新变化

2019-01-06 16:27董翠翠
福建茶叶 2019年9期
关键词:蔡元培五四运动学问

董翠翠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长春 130012)

1921年2月15日,蔡元培在湖南进行的第七次演讲中以《对于学生之希望》为题,深入剖析了五四运动前后全国学生界之新现象、新觉悟,举其大者,共得四端。

1 自己尊重自己

五四运动以前,受封建科举思想影响,熬年头、混文凭成为很多学生读书的目的。是否学到真才实学,能否学以致用,成绩好坏与否,学生盖不关心,平时疏于学习,一临考试,抄袭课本、打听题目、请划范围、无途径不用,目的只图敷衍混一张证书而已。“全不打算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和人类社会有何关系。”学风日下。五四运动是当时中国社会多种问题积劳成疾的结果,它的爆发唤醒了青年学生爱国卫国的热情,这些走上街头的青年学生迸发出了强大的感召力。五四运动带动了其他各个阶层的爱国热情,也使人们看到了五四运动青年学生中蕴藏着的强大的精神力量。蔡元培认为自五四运动以后,出现了两种新迹象,一是社会对学生群体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人们由从前的看不起学生到现在开始重视学生。二是学生对自身这个群体的看法亦发生了改变,“学生亦顿然了解自己的责任,知道自己在人类社会占何种位置,因而觉得自身应该尊重,于现在及将来应如何打算,一变此前荒嬉暴弃的习惯,而发生一种向前进取、开拓自己命运的心。”开始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意识到了自身的责任所在,懂得了自己要尊重自己。

2 化孤独为共同

清朝末年,强邻四逼、内政紊乱、民不聊生,所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成为当时很多人的座右铭。就连当时思想最为先进的青年学生,国家意识、集体意识也极为淡薄,当然这与世风日下的社会风气有很大的关联。五四运动以前的青年学生,于自己之外,“大半是一概不管,纯守一种独善其身的主义。”通过五四运动,学生突破了以往的封闭状态,“自己与社会发生了交涉,同学彼此间也常须互助,知道单是自己好还不够,非将自己思想推及自己以外的人不可。”于是同志之联络,平民之讲演,社会各方面之诱掖指导,均为最切要的事,化孤独的生活为共同的生活,实是五四以后学生界的一个新觉悟。除此之外,生机勃勃的五四运动也把“为社会服务的理想、兴趣和希望灌输到青年们的心中,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组织和管理才能,锻炼出领导能力并树立了集体观念,这场运动使学生获得了无可估量的效果。”

3 切实了解自己

在蔡元培看来,五四运动以前,青年学生“对于自己的学问有用无用,自己的能力哪处是长,哪处是短,不甚了解,不及自觉。”总而言之就是对自己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对自己的学问、能力也不够重视。五四运动以后,青年学生通过在运动中的操练,“于组织上、协同上、应附上,以自己的学问和能力向新社会做了一番试验,顿然觉悟到自己学问不够,能力有限。”于是,学生们一改从前“滞钝昏沉的习惯,变为随时留心,遇事注意的习惯了”生活中随处都有发现,随处都可学习,“家庭啦,社会啦,国家啦,世界啦,都变为充实自己学问、发现自己能力的材料。这种新觉悟是五四运动以后才有的。”可以说,五四运动是对广大青年学生的一次历练,五四运动使广大青年学社工对自身的能力和学问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开始针对自身能力学问的不足,并有意识地进行锻炼,开始处处留心处处学习,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和自我管理的意识是在五四运动以前未曾有过的广泛觉悟。

4 有计划的运动

蔡元培认为在五四运动以前,学生少有信奉主义的,也没有什么运动。通过五四运动,青年学生逐步认识到有信奉之“主义”与“计划”的重要性。“不合时宜,不经组织,又没有计划的运动,必然做不成功。”蔡元培认为这种觉悟,也是到五四以后才有的。关于如何才能有计划的运动,蔡元培指出应从此五端进行培养。一是自动的求学。蔡元培认为,“在学校学习,不能单靠教科书和教习,讲堂功课固然重要,但自动学习,随时注意自己发现求学的门径和学问的兴趣更为要紧。”二是自己管理自己的行为。三是青年学生要树立平等及劳动的观念。四是注意美的享乐,以陶冶情感,减少矛盾和纠纷。五是社会服务。鼓励学生树立服务社会之精神,了解民情民意。

总而言之,蔡元培非常关注青年学生的发展,鼓励青年学生把自身理想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但蔡元培不主张学生过多参加爱国运动,过多干预政治以至于荒废学业。

5 结语

作为开创了中国现代教育制度先河的教育家,蔡元培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教育兴国之路的探索,他始终心系青年学生的发展,心系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把青年学生培养看做是一切工作的重心。五四运动促使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被前所未有激发调动起来,青年学生对自己在人类社会占何种位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其影响下,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生纷纷投入到挽救民族危亡的大潮中,开始积极投身到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青年学生在这场运动中迅速成长,越来越认识到自身于国家与社会的重要责任与使命,其思想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蔡元培敏锐地发现这种变化,并从青年学生自身实际出发分析这种变化,关切这种变化,鼓励青年学生从如何方面着手,蔡元培对青年学生发展的关心、关注,对青年学生的重视,时至今日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与活力,无不体现着蔡元培对青年学生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对激发青年学生贡献祖国的激情曾做出重要贡献,它昭示着蔡元培忧国忧民的大格局大情怀,也展现了作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蔡元培五四运动学问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比多少的学问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一”的学问
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我见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蔡元培的气度
蔡元培借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