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习题评讲课精准教学“1234”模式分析

2019-01-06 02:14吴爱明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手册错题习题

摘   要:数学教学课型主要包括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评讲课。练习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习题评讲课精准教学,强化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文章具体介绍了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习题评讲课精准教学“1234”模式的实施情况。

关键词:大数据;习题评讲课;精准教学;“1234”模式

作者简介:吴爱明,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越秀学校中学数学高级教师,2017年广州市基础教育高端引进人才,省级骨干教师,省优秀团干,市优秀班主任,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第四批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实践导师,广州市继续教育名师课程主讲教师,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  广州  510095)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7年度课题“精准教学指向的大数据技术开发研究”(课题编号:17623001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5-0034-03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应用到各行各业,教育也不例外。开展习题课教学时,由于学生基础水平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发展状况也不同,单纯依靠传统的凭感觉、经验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那么精准。而通过对学生答题情况形成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教师就能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再精准实施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文就详细介绍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习题评讲课精准教学“1234”模式实施情况。

一、“1234”模式实施过程与步骤

所谓“1234”模式,其中“1”表示一次测验考试或练习;“2”表示两份报告手册,即教师评讲报告手册和学生个性化报告手册;“3”表示三次反刍式巩固训练;“4”表示对错题进行考查知识点、错因分析、正确解法、方法归纳小结四个方面的归纳总结。

数学教学离不开练习巩固。高质量的训练是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采取自主命题的方式,这样更具有针对性。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命题环节。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考查侧重点进行选题组卷,然后在极课大数据考试系统下制作答题卡并生成考试卷。

第二步:组织考试与评卷。让学生在规定时间进行统一考试,并组织教师进行评卷,然后考试系统就能形成本次考试的大数据。同时根据各班情况自动生成两份报告手册,即教师评讲报告手册和学生个性化报告手册。

第三步:教师对报告进行分析。教师根据极课大数据软件考试分析系统自动生成的本班教师评讲报告手册,选择本次考试习题评讲课内容和拓展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准备课。一般来讲,重点班会选择答对率在70%以下的題目进行讲解和拓展,普通班会选择答对率在20%~80%之间的题目进行讲解和拓展。因为答对率在20%以下可能就是难题,学生掌握不了,没有讲的必要;而答对率在80%以上的题目大多数学生答对,可以对答错的学生进行课下个别辅导。

第四步:课堂习题评讲。教师根据课前准备,对学生进行习题评讲,重点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解题的关键点、突破口、易错点等,并归纳小结这类题型的常见解法,然后给出变式类题让学生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第五步:实施反刍式巩固训练。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要想牢记所学的内容,至少要有三次以上的反复记忆,一般要抓住三个时间点——所学当天,第七天,第二十一天。教师讲评后,我们将实施三次反刍式巩固训练。第一次就是评讲当天,学生完成自己的个性化报告手册上的错题纠正和拓展题。第二天上交后,教师批阅并进行课下个别辅导。第二次是在下周测试时间,教师在这次测试中选择前一次部分全年级答对率在30%~50%的知识点进行变式试题考查,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第三次是在三周后的月考中进一步考查这些知识点,让学生更好地巩固相关知识。通过这三次反刍式考查和教学,学生基本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对三次考试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错题集,错题集重点设置题目原型、考点知识点分析、错误原因分析、解题关键突破口分析、错误解答过程、正确解答过程、解题方法归纳、变式训练巩固八个方面,便于以后复习使用。

二、具体案例比较分析

在一次月考中,我们考了一题立体几何综合题,主要考查面面垂直和二面角两个知识点。学生掌握得不太好,班级平均分1.95,得分率为16.28%;而年级平均分2.65,得分率为22.04%;班级平均分比年级平均分低了0.7分。通过评讲和巩固训练,学生对立体几何的认知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接下来的一次考试中,学生成绩有了很大的变化。班级平均分6.42,得分率为53.49%;而年级平均分6.18,得分率为51.54%。班级平均得分比年级平均分高了0.24分,这样的变化确实令人振奋,也让学生信心大增。

在第一次习题课评讲这道立体几何综合题时,教师首先将立体几何基本知识回顾归纳一遍,再对题目条件与结论进行分析:要证明面面垂直必须先证线面垂直,我们应寻找哪个平面内的哪条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要线面垂直又得先找这条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结合图形与已知条件,自然而然地找到证明BS与平面ADS垂直,进而证明两个平面垂直。第二次,我们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分析S在圆弧什么位置时四棱锥体积最大?学生通过观察就会找到S在圆弧中点时最大,再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这样的引导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解题模板。教师讲解完后,再让学生做这道拓展试题加以巩固。在习题课评讲时,教师不再追求讲题速度,而是注重讲题质量,尽可能讲透讲精,让学生能够通过讲一题进而理解并掌握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力争在下次考试里有所突破。事实上,在第二次考试中,学生对立体几何考查更加自信,得分率大幅提高,由16%提升到53%。相信通过第二次评讲,学生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得分率会达到80%以上。

三、学生个性化错题手册的使用情况调查和调整

为了能够更好地使用好个性化错题手册,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调查,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

1.请问你的错题册上的拓展练习平均完成率如何?

A.85%以上   B.[70%,85%)   C.[50%,70%)   D.[30%,50%)   E.30%以下

2.请问影响你错题册完成的因素有哪些?(可多选)

A.题目太难   B.题量太大   C.其他作业任务量大  D.感觉做了没效果

3.请问你觉得错题册对该学科的成绩提高有多大的效果?

A.非常有效果   B.比较有效果  C.一般有效果   D.效果很弱

4.请问你最看重错题册的哪个部分? (可多选)

A.错题归纳   B.错题拓展   C.题后解析

5. 感谢你的回答!请问你对于错题册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比如需要增加什么模块、功能或者内容?

调查结果如下(见图5):

从各班对比分析和整体数据来看,学生对错题册完成度还是蛮高的。综合来看,有72%以上的学生能完成一半以上的题量。分文理科对比的话,1~5班(理科)有75%以上的学生能够完成一半以上的题量,6~8班(文科)有60%以上的學生能够完成一半以上的题量。至于未能完成更多的原因,60%的学生认为其他作业任务比较大,18%的学生认为题量有点多,17%的学生认为题目有难度。对于错题册的使用效果,从各班学生的反馈来看,70%的学生都觉得较有效果或者非常有效果。关于错题册的三个部分,学生对于比较看重哪个部分有不太一样的看法,1班的学生大多觉得错题拓展比较重要,2、6班的学生比较看重错题归纳,3、4、5、7、8班学生觉得题后解析比较重要。也有学生建议,希望部分题目过程可以更详细,还可以加上配图等方式,这样更简单易懂。

对于学生提出的题量多不容易完成和有些题目难度大的情况,笔者跟其他老师商量决定做出如下调整:①学生解答题得分达到该题分数的80%以上,就不放入错题集。②学生错题拓展试题每题推送一题。③对于基础较差、成绩不超过60分的学生,11、12、15、16、21、22这些较难的试题不作为错题进入个性化错题集报告手册。这样调整的目的是让学生真正重视并认真完成错题手册,及时归纳总结,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应用基于大数据下的精准教学的成绩

我们将高二两个学期区期末调研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应用极课大数据精准教学之后,第二学期与第一学期相比,文科班级进步显著,排位大幅提升,由第六名升至第三名;理科班级虽然排位没变,稳定在第六名,但是与第五名的差距由6.18缩小到5.3;比第七名多出的分由0.9分增加到11.89分,进步明显。

因此,使用极课大数据进行精准教学是行之有效的,以后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该模式,并进行推广。

责任编辑   秦俊嫄

猜你喜欢
手册错题习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一次函数”易错题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
美食修炼手册
“机械运动”易错题练习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