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地理环境对乞巧文化形成的影响

2019-01-06 06:38闫勇
新一代 2019年21期
关键词:礼县乞巧陇南

闫勇

摘 要:陇南的七巧民俗活动源于早期秦人对祖先神灵的崇拜祭祀活动,以其古老的原生性,久传不衰保存至今。陇南的乞巧活动主要分布于西汉水上游河谷盆地中,据多位专家考证这里是七巧的发源地,七巧民俗活动能在这里发源形成,除了本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外,主要还与本区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陇南;七巧;西汉水上游;地理环境

乞巧起源于先秦,形成于汉代,是一种集信仰、音乐、歌舞等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陇南的七巧民俗活动主要分布于西和和礼县一带。这里是秦帝国的发祥地、秦文化的渊源和秦人开国以至于后来统一全国的摇篮。据专家考证,秦人四大先祖陵园的第一陵园—西垂陵园就位于西汉水旁的大堡子山上,乞巧习俗是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秦人后裔从事的一种民间祭祖活动。那么西和礼县一带为什么很早就能够出现这种原生性的民俗活动,除了区域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外,还与本地地理环境有重要关系,本文主要从区域地理环境对七巧文化早期形成的影响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一、西礼县是七巧文化发源地

西和、礼县一带是秦人的发祥地,乞巧活动是古老的秦文化在民间节日习俗中的传承,其理由有二:一是作为秦人祖先的女修,因以“织”闻名,受到当地人民普遍而持久的崇拜,被尊称为“巧娘娘”,当地乞巧节的传承之所以有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规模,就在于它是祖先崇拜和星辰崇拜两结合的产物。二是许多古籍和古人诗词中之所以把分隔牵牛、织女两个星辰的天河称为“汉”、“天汉”、“银汉”、“云汉”,则与秦人发祥地的主要河流汉水有关。《尚书?禹贡》曰:“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汉语大字典》缩印本336页“嶓”字条释曰:“嶓,嶓冢山的简称。山在今甘肃省天水市与礼县之间。”“漾,古水名。即今嘉陵江上源的西汉水,源出甘肃省天水市西南,起初南流至陕西省略阳县即折而东流为汉水,后略阳东水道中断,或以为西汉时地震所致,水流直南为嘉陵江。”)这就是说,发源于甘肃省陇南市北部,如今被人们称为西汉水的这条河,当初就叫汉水。与发源于陕西宁强、流经湖北汇入长江的汉江有别。在古代秦人的心目中,既然女修在远古时代曾居于汉水之滨,当她被尊崇为神话传说中的织女星之后,她身边的天河也应称为“汉”,这样才符合大家的愿望和理想。这就是古人通过联想,把天河称为“汉”、“天汉”、“银汉”、“云汉”并得到后世人们认同的原因。从这两点看西汉水上游就是七巧文化的发源地。

二、七巧民俗活动的主要空间分布

西礼县乞巧民俗活动的分布,以西汉水源头的漾水河、盐官河流域为中心。据调查西和县主要有何坝、十里、汉源、西峪、姜席、苏合、卢河、兴隆、稍峪、石堡、长道等11个乡(镇),面积744.4平方公里。礼县主要有红河、宽川、盐关、祁山、马河、永兴、城关、石桥等8个乡(镇),面积881.7平方公里。这些风俗活动的空间分布,在西汉水上游西和县北部和礼县东北部。秦人西垂陵园和秦国早期贵族墓地就在这一带,我们发现基本都分布于西汉水上游源头一带的河谷平川地带。这也和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文明的发源类似,人类早期文明多发源于自然条件优越的大江大河流域的河谷平原地带。秦文化最早就发源于西汉水上游一带。人类早期认识有限,生产力水平很低,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很弱,要生存和发展就得选择环境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西汉水上游一带就是早期适合人类生存的风水宝地。

三、西汉水上游优越地理环境利于七巧民俗文化的形成

西汉水上游属于北亚热带边缘地带。海拔约1600米左右,由于地势相对较高,气候类型是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冬季最低气温多在-10度以上相对温和,夏季最高温多在30度以下相对温凉,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多在500毫米左右,雨季主要在气温高的夏秋季,暖热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多种作物的生长。西汉水流域由于气候温润,河流支流多水系发达,水量丰沛,为沿岸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西汉水上游属低山宽谷的黄土梁峁地形,相对高差小,地势平缓,河谷开阔,土地连片面积大,有许多山间小平原分布,西礼盆地就在其中。土壤属于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肥沃的黄土地,自然的植被是以温带灌木草原为主,这样的自然环境,特别利于人类早期生产工具落后的石器和青铜器时代农牧业的发展。目前在陇南境内发现人类早期的活动遗迹主要就集中在西汉水流域上游,而不是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徽成盆地。原因就是气候的更为暖热湿润,植被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在生产工具落后的时代,人类是无法大量砍伐树木清理杂草发展农耕的。相反陇南北部的西礼盆地温带稀疏灌木草原为主的植被,在生产工具相对落后时代是更容易被开垦为耕地发展农业,人们的食物才能得到保障,人类文明才能得到发展。对于陇南这样一个多山的地区,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植被等相对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早期秦人七巧民俗活动提供了适宜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在传统农业社会,男耕女织,女人们所祈求的自然是心灵手巧,秦人先祖织女善织“云锦霞衣”,说明古代纺织业发达,人们对掌握娴熟劳动技能人的尊敬和崇拜。若没有早期区域优越自然环境,丰富物产,在荒凉贫瘠食物严重匮乏的条件下,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饿着肚子是没有心思去七巧遐想的,所以七巧活动是在人们基本满足了衣食条件下,青年少女更高的精神追求。在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要保存优势并取得进步,人们易把精神寄托给祖先神灵,尤其是年青少女要貌美心灵手巧,才能在婚姻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得到幸福。在当时人们认识有限的情况下,把希望寄托在了先祖神灵——巧娘娘身上,这可能就是七巧活动发源形成的缘由吧。

参考文献:

[1]李凤鸣,等.主编,《西和七巧民俗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13年7月1日。

[2]赵逵夫.《西漢水与西.礼两县七巧民俗》,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第6期。

[3]柯杨.《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空间》,关于甘肃省西和和礼县传统乞巧节的调查报告,2007年。

[4]《中国分省系列地图册——甘肃省》,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著,2016年1月。

猜你喜欢
礼县乞巧陇南
八月来临话七夕
《乞巧》
陇南茴香籽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测定
力助“礼县苹果”进京推广
潭山乞巧
驰援
青青之岛 悠悠陇南
乞巧七夕
《礼县人大志》出版发行
陇南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