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中的“伊甸园”意象分析

2019-01-06 06:38张利娟
新一代 2019年21期
关键词:美国文学物质化伊甸园

张利娟

摘 要:“伊甸园”是基督文明中的重要神话之一,长久以来,这一神话已内化为美国人潜意识的一部分,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探讨“伊甸园”在美国文学中的丰富内涵就是在挖掘美国文明的根源,并以此来加深对美国人思想意识和社会现实的理解。本文首先介绍了伊甸园的起源与原型意义,接着从本真自然的伊甸园、物质化了的伊甸园、异化了的精神伊甸园三个方面分述了“伊甸园”这一意象向在美国不同文学时期的演变,最后得出结论,“伊甸园”已绝不仅仅是神话,它已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深深植根在了美国人意识深处,其发展与演变仍在继续。

关键词:伊甸园;美国文学;物质化;异化;继续演变

Abstract: The "Garden of Ede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yths in Christian civilization. Hand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is myt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American subconscious and been endowed with rich symbolic meanings. To some extent, the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Garden of Eden” is a close research to the American civilization. In this way, we can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about American ideology and social reality.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origin and prototype of the Garden of Eden. Then the true natural and materialistic Garden of Eden, the alienation of the spirit in the Garden of Eden in American literature is discussed. Finally the conclusion is reached: "Garden of Eden" is not only a myth and has gone beyond the limits of time and space. It has deeply rooted in the mind of Americans.  The meaning of "Garden of Eden” remains to change with time going.

Key words: Garden of Eden; American literature; materialistic Garden of Eden; alienation

一、引言

基督教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其中蕴含着巨大的精神遗产已渗透到了西方文化的血液中,成为了西方人“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伊甸园”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伊甸园”是基督教《圣经》中一个著名的神话,它已融入美国人的血液,成为美国梦和美国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重建人间伊甸园这一令人魂牵梦绕的理想犹如一条河流横亘整个美国文学:殖民时期的作家们写出对这个新鲜的处女地伊甸园的新奇与恐惧,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家表达了人与自然伊甸园的亲近与精神融合,现实主义则写出了被工业所异化的伊甸园中人精神上的失落无助。“伊甸园”已不仅仅是神话,也已远远超越了时代和地域,而且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因此,研究“伊甸园”在美国文学中的象征意义有助于系统深入的了解美国的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

二、“伊甸园”意象的原型

“伊甸园”神话植根于基督文明中的《圣经》,是《旧约》 (《创世纪》)故事之一。伊甸园是上帝为亚当、夏娃“选址、设计、建筑”的圣土乐园,园内树木繁茂,有一条河从园里流出,景色优美令人赏心悦目,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亚当和夏娃漫步林间,鸟语花香,其乐融融。因此伊甸园是一个资源充裕、万物和谐、无忧无虑的天地,这是伊甸园神话的原型。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创始人卡尔?荣格认为,母亲原型是人类集体潜意识中最为常见的原型形象。母亲原型代表滋养,例如土地、大海、井等都是母亲原型意象的代表,正是这些丰富的意象赋予了这一神话长盛不衰的艺术魅力,伊甸园也因此成为很多人在苦难中的精神慰藉,如中世纪的人们有两种乐园幻想:一种是天上乐园,即基督教的天堂,由上帝和耶稣管辖;另一种是则地上乐园,通常被想象为一座花园或小岛,充满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相通。本文探讨的“伊甸园”意象也主要包含了物質上和精神上的伊甸园:物质上的即能够成其为“花园意象”的,有美丽的花园,各种园林建筑,小至农村茅舍或一片自然景色,大如阿尔卑斯山等;精神上的伊甸园是基督教精神与自然的融合,即充满和平、宁静,人类感情淳朴的最初精神家园;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充满战争、极度穷困、精神匮乏、无助绝望等反伊甸园的场景。

三、“伊甸园”在美国文学中的演变

由于基督教《圣经》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很多作家潜意识中都带有强烈的神话意识,伊甸园就是其中的神话意识之一,并上升成了美国作家“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伊甸园”在美国文学中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

(一)本真自然的伊甸园

早期的美国文学包括英国殖民地时代和美国建国初期的主要作家,主要是清教徒。在美国殖民地时期,美洲这片处女地因契合了早期移民者向往独立自由的愿望,因而成为他们的希望之乡。尽管这片土地到荒草丛生,但在清教徒眼中,却是世所罕见的人间伊甸园。如约翰史密斯(John Smith,1580-1631)、亚瑟巴罗威(Arthur Barlowe,1550-1620)和丹尼尔戴顿(Daniel Denton,1626-1703)等人的作品都描写了初到美洲这片处女地伊甸园的欣喜与期盼。早期殖民者(主要是清教徒)面对的是荒凉的自然,选择的是与自然为伴,他们大多赞美这座上帝所赐予的伊甸园或讴歌拓荒壮举,确立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因此,清教思想与自然结合是伊甸园意象产生的根源。美国建国初期的指导思想是“自然神论”,人们注重追求和谐平等的精神伊甸园,这是最初的美国梦的内涵。“伊甸园”的象征意义开始摆脱宗教来世这个重心而开始观照现世。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汇成美国19世纪文学的主流。美国浪漫主义的高潮出现在美国南北战争前30年(1830-1860)。这时的浪漫主义作家认为,人应该摧毁一切陈规陋习回到“自然的原始状态”中去,主要体现是超验主义。超验主义作家认为,上帝、人类和自然都是“超灵”的组成部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主要代表作家有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亨利?大卫?梭罗和沃特?惠特曼为代表的“乐观派”。艾默生强调自然象征着精神世界和人生便,人只有返回自然,才能达精神上的崇高。他在《论自然》写道:“人要达到隐逸的境界,既要远离社会,又要走出斗室,在阅读和写作时,即使孤身一人,我也算不上独处。”这种个体对宇宙的直觉体验直接源于基督教,作者所追求的的“隐逸、独处、宁静、与世隔绝”的境界与基督教精神上的伊甸园的宁静、思想自由契合。

与“乐观派”不同,有些浪漫主义作家对个体直觉持消极甚至悲观态度,主要以纳撒尼尔·霍桑、赫曼·麦尔维尔、埃德加·爱伦坡等为代表。霍桑开创了“心理罗曼史”这一注重心理分析的小说类型,善于用寓言故事和象征手法揭示人物的罪恶本性,寓意了伊甸园中的恶之花(人的罪恶本性)在人的内心深处是盛开的,人罪恶的本性决定了他无法回到精神纯真的伊甸园;麦尔维尔深受霍桑影响,他的《白鲸》表达了人与自然和上帝、善恶与生死等多重冲突,展示了一个充满对立冲突的伊甸园。这些对人性持消极态度的浪漫主义作家敏感的捕捉审视了人间伊甸园中隐藏的恶,使“恶”逐渐开始成为美国文学创作的主题。

(二)物质化了的伊甸园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发展是促进了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使得文学中的伊甸园形象倾向于物质化。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强调还原、再现生活,创作题材也多是普通人和平常事,重视现时现地”所发生的的具体行为,代表作家是威廉·狄恩·豪威尔斯、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等。其中,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向我们展示了十几岁的主人公哈克摆脱现实世界的失乐园,最后达到自我救赎回归精神伊甸园的过程。哈克是伊甸园中亚当的原型,他反叛虚假的社会道德,向往自由,经过漂流最终达到了自我的道德,回归觉醒和救赎,回归了精神的伊甸园。刚开始哈克受种族主义和社会法风气的影响,歧视并捉弄吉姆,感叹道:“我知道,这样是白费口舌,一点用处也没有——你根本没办法和一个黑奴展开辩论。”但最后经过耐心斗争,哈克从内心接受了可吉姆,他拿起那封告发信说,“好吧,那么,下地狱就下地狱吧”,随后撕毁信件,哈克完成了思想上的自我救赎,回归了精神的伊甸园。

(三)异化了的精神伊甸园

19世纪90年代,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成为社会生活的法则,那个充满宁静自由本真的伊甸园已经被彻底异化成了精神的荒原和失乐园。因此许多美国作家开始用一种自然主义和宿命论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文学创作,这使美国文学更贴近现实生活,同时也更具有批判性与社会性,这时的自然主义文学是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和继承,也被称作“悲观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作家认为:人是一种软弱无能的动物,只是自然、环境、遗传无足轻重的牺牲品,人已被彻底抛弃在了失乐园,毫无幸福可言。如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福兰克?诺里斯,他的《麦克梯格》描写了人物之间的友情、亲情和爱情,这三种人情关系与金钱的较量中,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小说细致的刻画了她对金钱的崇拜:“有时候, 她会亲切地把钱搂到面前,把脸堆在钱堆里,嗅着那股钱味,腮帮子贴着那些滑、阴凉的钱币,心里高兴非凡。”诺里斯刻画了一个被彻底物化、精神被完全异化的伊甸园。

进入20世纪后,是美国经历了“喧嚣的20年代”即“爵士时代”,这时人们身处的是物质的伊甸园,也是精神的荒原。一些作家用不同的创作手法表现精神上的荒芜,一是在人物塑造上,运用意识流手法,如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小说中大量运用自由联想和意象,如昆丁对死亡的畅想,“我下了车,站在我的影子上”,“桥影落在河而上的地方,我可以看得很深”,这种意识流的运用使作品中人物的思想自由流动,過去与现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了一起。二是在组织结构上,时空顺序的错位与跳跃,如T?S?艾略特(1888 - 1965)的《荒原》(1922)打破了传统时空障碍,从现代回到古代,又重新回到现代,时而在伦敦桥,时而又在地狱门口,描述了超出理性之外世界,这是一个丧失了秩序、原则和信念的荒原。精神荒原的出现是美国文明史上的最大转折点,它如同当年失乐园神话一样震撼了整个西方社会,那个昔日和谐精神昂扬的伊甸园已彻底远去。

“伊甸园”是美国文学历久弥新的主题,主要经历以下发展历程:殖民初期伊甸园植根于基督教并与自然主义相结合,伊甸园就是原始自然本真的象征;十八世纪在美国政治经济实现独立,启蒙运动风起云涌的社会背景下,伊甸园就是理性自由平等的象征;十九世纪下半叶后,人们被一种普遍的生存危机感所笼罩,伊甸园就走向了反面,成了被物质所异化的失乐园,精神的荒原。伊甸园发展与演变仍在继续,美国作家也将创作出更多与“伊甸园”有关的杰出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常耀信. 美国文学简史[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史志康. 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3]周婷婷. T.S.艾略特诗歌与美国神话[D]. 西南大学, 2015.

猜你喜欢
美国文学物质化伊甸园
这座偏远小城,能成为年轻人的伊甸园吗
伊甸园
警惕精神的物质化
伊甸园
谢欣:伊甸园ENED
浅析美国文学作品中黑人形象的变化
英美文学的历史与发展研究
美国文学作品中华人形象变化
波特小说中矛盾的宗教观
泛物质化思潮背景下核心价值观的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