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留美学生的大时代

2019-01-06 20:32闫肖锋
中国新闻周刊 2019年48期
关键词:宾夕法尼亚州知识结构精英

闫肖锋

最近赴美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留学生分享我对中国大趋势的研判。同学们提问很踊跃,毕竟只有在年轻时才会考虑一些超脱的大问题,之后你将步入油腻中年。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坐落的这个小镇有二三十万人口。这里的中国留学生有五六千人,带旺了小镇上的一干中餐馆还有镇上的消费。每位留学生一千美元左右的月租也让当地居民受益非浅,一栋House可以租给3~4位留学生。“一个中国留学生养活一个美国家庭”肯定是夸张的说法,但中国学生对一些美国小镇的贡献还是显而易见的。

说明一下,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非藤校宾大(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那所,但也被誉为公立常春藤校,在美国公立大学中排名稳居前十。

如果按照每人每年4万到5万美元的学费来计算,那该校来自中国的收入就达每年2亿~3亿美元。加上住宿和生活消费,对于一个二三十万人口的小镇来说这是一笔不错的收入呢。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曾一度上过热搜。事情是某位中国留学生在中国学联组织的元宵晚会上表演了一段说唱,其中有一句是“迟早有一天让美国人叫我们爸爸”。两名华裔教师向学校发邮件举报,认为这样的言论是冒犯性的,希望学生会能严肃处理。然而这位留学生拒绝道歉,并写出了另一首歌骂华裔教师是汉奸。

在分享交流中,同学们都比较成熟,也很有想法,其中有一位想要改变中国社会,想学公共管理(MPA),还有一位想去当几年记者以便接触、了解社会。谁说90后只关注小时代?他们中的精英也有大格局。

留学生中七八成的人还是打算回国,只有二三成的人打算留在美国。对于学金融的来说,通常首选留美,去华尔街;其次就是回国加入大公司,有一位同学就已经通过中金公司的二试三试了。我跟他们说,其实去新加坡和香港也不错,因为这样更能利用上你们多元文化和多学科的背景,同时能拥有东西方两种思维是未来人才的核心競争力。

选择回国的同学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了留学这块金字招牌,回去找工作肯定会相对容易一些,只是相对于四年折合150万~200万人民币的留学投入,什么时候能够收回投资是另外一回事。当然,留学不是为了收回投资,是为了开眼界。

我这次讲的是中国大趋势,也是中国的基本面。但通过他们的提问,我发现同学们对中国国情还是知之甚少。比如,人均收入有时只是被平均而已。再比如,按照人均土地和每亩收益,很容易算出来中国农村养活不了自己,所以实现农业人口的转移是许多社会政策的出发点。

他们对我提出的T型知识结构非常认可。所谓T型知识结构就是一专多能,你的专业知识(T的一竖)要坚实,而横向知识(T的一横)要广阔,更要了解社会趋势,如此才能获取交叉收益,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

一起分享的几位基金经理都看好中国经济,也希望美中关系能好。但无奈现在精英思维似乎不再主导这个世界。

大学传授精英思维,也传授公平正义。前者是思维范式,后者是人文情怀。不可搞混了,同学们!假如你用人文情怀管理公司甚或治理国家,那将是一场灾难。

猜你喜欢
宾夕法尼亚州知识结构精英
美国地方政府早期教育质量监管体系构建及启示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青少年社区足球运动的调查研究
金融精英速成指南
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知识结构及其评价
浅析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早期儿童学习标准健康领域
AIM HIGH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语言项目代理权
提高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的思考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精英云集
“简单的运动”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