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检验分析中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研究

2019-01-07 08:29张爱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色谱法填料液相

张爱芳

(滨州市滨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 滨州 256600)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高速有效的分析分离技术,在药物检验分析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为了进一步分析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检验分析中的应用价值及优势,本研究选取药物三七伤药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将两种方法的平均分析时间和彻底分离率进行对比。现具体报道如下。

1 仪器与方法

1.1 仪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三七伤药片(西安阿房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61021267)48片。

1.2 方法:将三七伤药片48片平均分层均等的2份,其中1份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另外1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将药片研磨至粉末状,对粉末加流动溶解,经稀释和滤过后吸收20 μL稀释液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观察并记录色谱图。高效液相色谱法:将药片研磨至粉末状,药粉置入50 mL量瓶中加流动溶解,经稀释和滤过后,放入200~400 nm紫外线中扫描,末端吸收210 nm,检测波长,吸取20 μL稀释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观察并记录色谱图。

2 指标与数据处理

2.1 观察指标:分析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不同方法下的药物检验分析时间和彻底分离率。

2.2 数据处理:所有研究数据带入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进行对比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药片平均分析时间为(2.41±0.22)min,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药片平均分析时间为(15.25±2.65)min,两组对比差异显著,t=8.4471,P<0.05;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彻底分离率为100%(24/2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彻底分离率为79.17%(19/2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χ2=7.3419,P<0.05。

4 讨 论

4.1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发展及优势:液相色谱是现代色谱技术中应用最广泛、最活跃的分析方法之一,广泛用于环境、生化、食品、农业、药物等多个领域的分析。伴随工业进展与科技进步,各个领域对液相色谱的要求不断提高,大批量样品分析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些生化样品、天然产物的分析对液相色谱技术的分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其他技术联用对检测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小颗粒填料的液相色谱技术——超高液相色谱应运而生。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新型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伴随这一技术的研发成功与广泛应用,液相色谱技术的分离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色谱分析技术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领域。因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样品组分易吸收、样品处理简便、检测自动化、检测灵敏度高、药物分离效率高等优势,常用于药物质量检验、微量药物检验、药剂样品检验、药品成分识别等[1]。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在于采用超高压和亚2 μm小颗粒填料技术,提高了色谱柱的性能、分离检测速度和灵敏度,缩短了样品分析的时间[2]。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理论基础为范德米特方程,HETP=AdP+B/v+CdP2v,其中HETP代表理论塔板高度,AdP 代表涡流扩散体系×填料粒径,B/v代表分子镜像扩散系数÷流动相线速度,CdP2v代表传质因子×填料粒径×2×流动相线速度。根据范德米特方程可知颗粒度越小,柱效越高,检测速度越快。在理论上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基本相同,但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增加了分析通量、色谱峰容量、灵敏度,弥补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不足,在检测灵敏度、分析速度、分离度等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在适应环境方面,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环境的适应力更佳,高压、高速环境下,能够高效完成样品分离,且样品分离质量较好。在灵敏度方面,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的微粒,能够减小颗粒度粒径和微粒色谱峰,缩短样品化合物离子化、样品基质杂志分离时间,提高检测的灵敏度[3]。在分析速度方面,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的微粒使色谱柱长明显缩短,在柱效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药物分析速度大大提升分析,缩短了药物分析的时间,提高了药物分析的效率[4]。

4.2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检验分析中的应用:在药物检验分析中,有时样品含量较少,进行分离难度较大,花费时间较长。迫切需要一种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的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并具有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的特点,故在药物检验分析中获得十分广泛的应用。因为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辨率高、重复性好、检测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在检测药品含量中,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抽检样品,能够有效规避假冒伪劣药品等不法行为,进一步保障用药安全。在常规药物分析中,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最终分析结果可以达到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在精度、准确度方面的要求。大量临床研究实践表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分离能力,而且解决了药物检验分析领域在速度与分离度之间进行取舍的难点。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在很快的线速度、流速、反压下进行高效分离,并且能够获得优异的结果。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原料药、中间体、成药中各组分与各杂质的含量检测,并且快速、准确、可靠。近年来在《中国药典》中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的项目逐渐增多,可以预见未来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会获得更快速的发展,逐步成为药物含量测定的主流分析方法。

在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中,检查“有关物质”是重要的项目之一。因药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均会产生一些相关物质,存在杂质会影响药品的安全性,故药品检验中需要对药品“有关物质”含量进行控制。药品生产各环节中产生的杂质含量普遍微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采用薄层色谱法等常规方法很难准确且灵敏的检测到“有关物质”,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快速、准确、便捷、灵敏度高等优势,能够同时准确检测中多种杂质,成为检测药品“有关物质”的新型方法。在药物鉴别中,保留时间与组分结构、性质存在较大关联,能够作为定性参数之一。将供品、对照品的保留时间、相对保留时间的一致性进行对比,鉴别药物可有效排除因辅料干扰而得出的不合理结论,且重复性较好,为完善、开发药物鉴别的方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尽管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显著减少复杂样品分析分离时间,提高分离度和检测灵敏度,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检验分析中的应用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大范围的应用普及仍然需要一些时间。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应亚2 μm小颗粒填料技术需求专门设计的耐高压液相色谱系统,使用小粒径填料的色谱柱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高灵敏度、高分离度的优势,但要求色谱柱能够耐受小粒径带来的高反压,粒径减少对色谱柱的充填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开发商也只能提供有限型号的色谱柱。目前各大企业已经在努力开发小粒径填料色谱柱,相信随着色谱填料技术的不断发展,会有更多的色谱柱能够发挥小粒径填料的优势,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型号缺乏问题会得到有效克服。有研究表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进行样品分析时的峰面积重复性较高效液相色谱法差,在低浓度样品分析时这种情况更为明显。有研究表明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低浓度样品时,其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差。这种情况可能与检测仪器探测频率较低有关。伴随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开发和应用,相信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一种新型液相色谱技术,延伸了液相色谱的应用范围,以超强的分离能力、分析速度、高灵敏度、简单方便的操作为现代色谱分析开创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进样体体积小、分离速度快、溶剂消耗少,为药物化学成分分析、药物合成分析、中药定性定量分析、药物体内代谢产物分析等提供了更为高效、准确的分析技术。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高分离效率、高灵敏度和定性功能,能够快速完成许多复杂成分的分离、鉴定。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药物检验分析,研究结果提示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药片平均分析时间与彻底分离率明显高于高效液相色谱法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分离速度和彻底分离率方面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较为常用、应用广泛的药物检验分析方法,与常规药物检验分析方法相比较,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灵敏度、速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能够适应更好复杂的环境,在高压、高速环境下,也能进行有效的药物检验分析。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更好适应药物检验分析测量高效率的要求,适用于现代药物检验分析。

猜你喜欢
色谱法填料液相
调节阀阀杆密封泄漏分析及处理
污水处理中新型无机除磷填料的研究进展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四环素类的含量
牙膏中禁用漂白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90-2021)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儿茶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甜蜜素
SBR处理生活污水工艺中填料性能研究
填料塔技术及其工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