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金融人才

2019-01-07 03:44海问
上海工运 2018年11期
关键词:岗位人工智能金融

◎海问

步入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功能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兴金融业务模式。中国共有81%的富裕阶层出生在1960至1989年这个区间,他们非常重视对自己财富的保值和增值,很容易接受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等新生事物或新兴概念,所以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快速发展,而它也将成为每个人未来的金融生活趋势。

虽然互联网金融只是金融行业的一种业态,但因为目前许多传统的金融机构都向互联网方向转型,所以从这个视角谈面向未来的金融人才能力,的确不算以偏概全,也属题中应有之义。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所涉及的很多金融问题如资产来源、法务、风控、资金清算等都需要有专业金融背景的人才去处理;其次,互联网金融区别于传统线下金融的主要一点就是交易的媒介和地点发生了变化,最本质的还是客源发生了变化。传统金融主要靠门店获客,用户投资门槛较高,而互联网金融使得投资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服务高净值客户的边际成本递减。获客成本递减说明互联网金融在用户端需要有很深的互联网背景的人才,他们可以不那么懂得金融,但是他们知道如何获客,如何提升用户活跃度。

从职位需求来看,目前最为紧缺的是运营、数据分析、风控、技术、研发工程师、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产品经理等岗位。这些职位都是当下任何互联网金融公司或者金融机构互联网化要建立、要发展必不可少的岗位。尤其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人才伴随着大数据热更显得十分稀缺。

AI正为金融赋能

如今,智能科技正不知不觉地改变了许多行业的发展轨迹。而基于金融行业的本质,AI技术与它的“八字”天生就非常相合。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已广泛渗透到金融行业中,且日渐成熟。在银行业,AI技术覆盖公司业务与零售业务从产品开发、营销与销售、风险管控与审核,到客户管理与服务的完整流程;在保险业,人工智能不仅可为前端营销、承保、核保、理赔等核心流程提供多样化支持,也渗透到了后端资产管理等环节中;在资本市场,国内外领先的证券公司已开始探索人工智能在从证券发行、投资决策支持、销售与交易、数据分析与报告等各个环节的潜在应用。

当然,正如一些人所担心的,在这种深度融合中,的确存在着一些岗位会逐步地被自动化,所以未来肯定不是所有的金融岗位都必定带来高薪。在人工智能可取代人工的工作模块中,有一类是遵循一定步骤可被编码成计算机语言的常规性工作。在金融行业存在着不少上述类型工作的岗位,包括后台及支持保障类岗位,以及前台业务中核心为数据分析、文件处理的银行业柜员,保险业中的核保承保等岗位,他们会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而逐步削减。相反,那些需负责应对综合问题的工作以及诉诸人际情感交互的工作,则很难被智能系统所取代。如需大量人际情感沟通的客户经理、人力资源等岗位,及需解决复杂问题的投资经理、财务规划等岗位都在此类范围内。

当然,在替代部分工作的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还正为金融业创造三类就业岗位:技术型、运营型和业务型。技术型岗位包括数据科学家、系统架构师、开发工程师、算法及系统测试师等;运营型岗位负责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品相关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确保相关产品的质量稳定、法律和业务合规性;业务型是介于技术和业务之间的复合型岗位,包括能够在技术部门、业务部门以及服务部门之间充当业务需求及技术算法解释角色的算法解释分析师,同时也需要能够快速了解、学习前沿技术并与现有业务进行结合的商务拓展专家。

猜你喜欢
岗位人工智能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2019:人工智能
君唯康的金融梦
人工智能与就业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数读人工智能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下一幕,人工智能!
P2P金融解读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