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播及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

2019-01-07 01:37郭广伦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15期
关键词:网络教研精品课程微课

郭广伦

摘  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学资源建设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重心。引进开发的录播及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能够实现资源管理、同步课堂、教研互动、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内容展示、微课广场、学生网络学习等功能,助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方便学生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录播教室;教学资源云平台;数字资源库;精品课程;网络教研;微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5-0013-03

1 問题提出

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教师和学生对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1]:教师高质量的备课、再学习等都离不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学生提高信息素养,提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视野等,同样离不开强大的资源平台。因此,亟待建立一个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将教育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科学化分类,构成统一的教学资源库,为使用者提供内容丰富的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

2 已有平台存在的弊端

笔者经过信息搜集,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市场上的管理平台有的只有PPT课件,有的只有教学设计或课后练习、测试题等。平阴县第一中学东西两个校区建有两个录播教室,录制了很多优秀教师的优质课,但是只能存储在录播主机中,得不到充分利用。开始时引进过管理平台,只能管理视频,并且不是分学科按单元章节进行管理。这样就形成视频资源和文字资源分在不同的管理平台,不方便教师教研、备课,不能够互相学习借用,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同时,平阴县第一中学进行了“143有效问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需要有“问学案”作为支持,原有平台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3 平台建设初期构想

构建优质数字资源库的意义

1)实现学科内资源共享。

2)实现数字资源数据库管理模式,基于Web访问方式,便于教学查找、下载资料,能够节约教师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构建多媒体+问学案教学模式。

优质数字资源库构建模式

1)基于Web访问方式的数字资源数据库管理模式。

2)分学科、分教材章节建设,实现倒目录树结构,方便查找和管理。如图1所示。

3)每节课包括内容设计+问学案+课件+素材库(文字、图像、视频片段、动画)+精品课堂视频库。

4)精品课堂视频库中的每节课由学科组推选,可以是本学科教师的,也可以是从全国搜集来的。

5)试题库:单元测试题+高考试题(三年模拟+五年高考)。

4 录播及视频教学资源云平台建设合作事项需求

在原平台基础上,结合实际需要,对软件公司提出以下升级改造需求。

1)能自建设定教学资源管理,实现学科分必修、选修、版本、年级浏览查看,实现教材目录的章节倒目录树结构。每节课可以有多节优课,如国家资源库管理形式。

2)自建专辑也能实现自建倒目录树结构设置。

3)在教材目录的章节倒目录树结构中,没有视频,也能上传教学资源,如教学设计、问学案、课件、课节资源(视频、音频、图片、动画)、教学反思等,除压缩资源包外,能实现在线浏览观看。

4)能实现在线评课、评分,并能进行评分统计,能设定评课人员评分权限。

5)原有微课程管理也能实现教材目录的章节倒目录树结构,并能上传修改。

6)能批量导入、删除学生信息,设置学生访问观看权限。

5 应用亮点

按照以上构想,与软件公司协商设计,对原有平台进行改造升级后投入使用,使用效果良好。

1)丰富的备课资源,让备课省时、省力、高效率。通常,教师备课离不开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或者到浩瀚的网络上去搜索、筛选教学资源,再制成PPT课件在上课时使用,费时又费力。而平台提供的资源让教师备课变得轻松、便捷。平台在提供某一节课的视频时,同时提供校本资源、公共资源及各种网络资源,如教学设计、问学案、练习题、拓展材料等文本资源,还有本节课视频、音频、图片、Flash动画、PPT课件等。教师课前只要对所需的资源进行下载即可,备课时再进行集体教研,不必劳力费神地上网搜索、筛选各种资源。

2)课堂视频附教学素材利于教师互相学习、专业成长,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在网上搜集素材时,有时只是一节课的视频,没有随本节课的音频、图片、Flash动画、PPT课件等,观看课堂视频后,感觉上课教师讲课非常精彩,课堂效率高,但是苦于没有本节课的素材,无法自己实践,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另外,有时收集到课件和教学素材,没有课堂实录,不知道课件和素材设计者怎样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教学环节怎样衔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不能高效地使用课件和素材。如果既有课堂实录又有教学素材,教师可以借鉴学习,提高备课效率,省时省力。青年教师通过平台观看老教师的课,向老教师学习,可以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

3)网络教研,助力教师专业发展[2]。全自动录播教室是学校录制课堂教学实况的场所,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记录课堂教学活动,音像效果好,功能多样。利用录播教室,可以录优质课,把优质课作为精品课程资源存储起来,方便教师观摩学习、研讨交流,进行“微格式”分析;教师可以自主录常态课,便于课后揣摩,反思教学,并能够用来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此外,可以利用录播系统将在全自动录播教室上的每一节课直播到每位教师的电脑上,教师登录后就可以进行在线观摩、研讨,弥补了以往开展大型教研活动时空间不足的缺陷,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观评课,时时地地搞教研”,为广大教师相互学习、研讨交流、共享资源、共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4)网络直播,实现实时视频会议。因为学校规模大,分东西两个校区,开会时需要东西校来回跑。可以利用直播开网络工作会议,方便了教师,免去了教师的路途劳累和安全问题。各年级经常利用录播室和平台的直播功能开家长会,通过家校合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5)形成B-S架构的认证平台,实现与录播室无缝对接。平台统一设计教师账户并进行认证,教师登录后进入个人空间,进行录播室使用申请,设计好课题等,形成申请记录。上完课后,录制的视频自动上传到平台,在平台首页显示,供教师观看、研讨、下载。录播教室和平台实现连接。

6)网络听评课[3]实现课堂观察统计功能。网络听评课受到教师的广泛欢迎,平台设有内置评价模块,包括S-T量表、按照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行为分析量表,为课堂观察提供了数据。

①S-T量表功能。S-T量表分别记录学生占用时间、教师占用时间、师生互动时间,形成记录曲线,并进行后台运算,自动生成教学模式图,如图2所示。

②教学环节分析。平台系统在后台自动生成教师上课的教学环节。教师会在个人空间里看到自己录制的视频,并且可以进行编辑调整,观看视频时可以依据教学环节观看,方便了课堂视频观看者跳跃观看。

③知识点列表。讲课教师可以在个人空间设置本节课的知识点列表,方便其他教师或学生按知识点观看视频,也可以反复观看。

7)课堂实录知识点微课轻松录,加速课程微型化。讲课教师在个人空间找到个人视频,利用微课轻松录内置功能,可以把课堂视频的重点或难点截取成微课。

8)设置“问学案”选项,助推学校“143有效问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平阴县第一中学开展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着力构建符合新课程标准、以问题为中心、以“问学案”为抓手的“143有效问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143有效问学”课堂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以自学、互学、展学、点学为主线,以当堂检测、布置作业、学后反思为辅助,以效率、效果、效益为目标。问是中心,学是过程,效是结果,主线突出学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问学案”的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这一课堂模式构建的重要体现。为了适应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在平台中设计了“问学案”选项,对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6 结语

录播及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了资源共享,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中调用资源,服務课堂教学;实现了同步课堂、教研互动、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内容展示、微课广场、学生网络学习等。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需不断探索和努力,进一步增强平台的交互性。

参考文献

[1]于天贞,田爱丽.“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追求及实践路径:华师慕课在大数据时代下的探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1):10-13.

[2]北京市大兴区第一中学.追求和合精神 促进学校全面、特色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1):54-56.

[3]王同聚,张嘉志.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模式探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61-64.

猜你喜欢
网络教研精品课程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性网络教研共同体的建构
录播教室应用与管理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国家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