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材料作文更靠谱

2019-01-07 01:36魏为秋刘庆红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命题角度人生

魏为秋 刘庆红

安徽省的中考作文,从2006年到2018年,一直采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加导语作文的命题模式,2019年却一改往日的命题思路,对作文命题的方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采用了兼具话题与材料作文的命题模式,这不仅体现了命题者的革新意识,也切合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更有利于考查考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路径。

如何让材料作文更靠谱呢?2019年的这道材料作文命题便体现了命题者这方面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匠心和创意。不仅如此,这道题是材料作文,还是多则材料作文,题目如下: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

(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

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哪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写—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的材料和要求来写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提示的中心来写作。现今的材料作文吸取了话题作文的优点,打破了审题的唯一性、立意的限制性、表达的单一性,给考生适度的写作自由,从材料中找出相应的写作话题即可展开行文。读懂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因此,从学情和考生临场把握来看,2019年中考安徽省作文这种命题思路也许更靠谱一点,除了命题理念外,单就命题材料选择而言便能够体现这种追求。

一、所选材料的特质

首先是独具慧眼的切点“乐”,着眼于青春期孩子最为敏感的情感体验,也是孩子们学习生活中喜欢谈论的话题,因此,这是一个非常有亲和力的切入角度,而且是一种正能量的导向。

其次是三个独立的“乐”字句的出处,具有较强的典型性、代表性。这些句子不仅仅是选自课本上的名篇,更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句子;而且此处的“乐”是一种心理情绪,也就是“快乐”地从事活动。心理学中的快乐(joy)是盼望的目的达到后,随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产生的一种轻松、满意的情绪体验。这是人们在人生历程中所追求的共性情态,因此,选择材料的时空跨度就可以理解了,三则材料涵盖了古今中外,这样的选择显然很具匠心。

这三则材料都是来自义务教育教材中的课文,句意好懂,很接地气。“乐”的话题又非常切合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实际生活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当然,如果学生单纯地紧扣其中的一则材料构思行文,就容易写得肤浅,缺少思想深度。因此,对这种多则材料的写作命题,需要把握材料内涵的共通之处。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材料内在的逻辑关联和共通点,才能给作文以准确而有深度的立意。

二、材料内在的逻辑关联

“乐”是一种人生境界,涵盖于人生的时时刻刻和方方面面,由此,我们可以对所选材料做一番梳理。

从时空维度来看,三则材料侧重于三个特定角度,恰恰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事件或人生历程。我们不妨把《论语》的“乐知”理解为人生之初的求知之始(当然无疑也应该贯穿生命始终)。而梁启超的“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显然是从结局的角度来说的,无论是小到生活还是大到人生,“乐”必须建立在终极责任的基础上。第三则材料是居里夫人所写的工作之乐,恰恰是强调工作过程中克服困难品尝快乐。这应该可以启发学生乐享人生,无论是学习、生活、工作都应该有的“乐”字当头的心态,这也体现了命题中“立德树人的正向引导,自主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可谓匠心所在。而且,从立意角度而言,也给学生提供了多角度的选择空间。

再从材料的涵盖面角度来看,材料的内蕴非常丰富。第一则显然是从个人学习求知的角度来谈,强调“乐”是学习求知最为可取的态度;第二则是从社会发展与社会生活的角度,强调人作为社会发展链条上的一个因子,一生中能够完美尽责是人生第一乐事;第三则从生命生存的过程中遭遇困难时,人应该持有的态度,强调“乐”的重要性。如此,第一则偏重于个人成长,关注的是点;第二则偏重于生活责任,强调的是整个社会生活的面;第三则偏重于工作的过程,突出的是动态的变化,从不同层面来揭示人生要义,而且点面结合,合起来便是完整的人生之乐。

因此,审题时如果能够细细揣悟,比对探寻材料的异同之处,对作文立意的周密与深度大有裨益。

三、材料的思维含量

对于材料作文中的材料,要能够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打开思路,可写的内容就丰富多彩易于下笔了。这则材料的思维含量较高,一如上面所析,三则材料的共同指向和各自不同角度的侧重,都给学生提供了极其宽阔的研读思考空间,既可以从点上做文章,也可以从面上来统筹。如此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聚合思维。

值得关注的是写作导语:你对“樂”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哪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

暗含的命题指向是:将写作要求既引向写作考查基点——叙事能力,又力求引导学生能够透过事件现象,提升理性认识,表达自己的体验与感悟。而且从表述的顺序来看,显然,鼓励考生理性表达,把“认识与思考”的表达放在优先位置,这也为一部分具有思辨意识的学生提供了深度表达的空间。

这样的作文命题模式和意图有利于当下语文教学的初高中衔接,不仅从认知、表达、能力层级等方面进行了考查,而且从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方面也能凸显其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这种材料作文命题应该更靠谱—点。

(魏为秋安徽省滁州市天长二中;239300刘庆红安徽省天长市实验中学;239300)

猜你喜欢
命题角度人生
神奇的角度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人生中的某一天
独一无二的你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