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博物馆安全建设分析与探讨

2019-01-07 06:24姚田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安全建设安全管理博物馆

【摘要】遗址类博物馆承载着太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文物与遗产的保护是安全工作的核心。本文通过对遗址类博物馆日常安全管理与建设诸多课题的整理与分析,对现有安防运、维体系建设与布局的探讨,旨在全面提升博物馆在“三防一体”、防控结合安全模式的建设,构建平安博物馆。

【关键词】博物馆;安全建设;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一、我馆安防现状及建设情况概述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于2008年6月正式落成并对外试运行,占地7.2公顷,总建筑面积7060平方米。2018年通过国家二级博物馆的评估,在开放固定展览的同时,每年不少于6场次的临时展览,博物馆接待量逐年递增,2018年游客接待量达32万人次。

(一)遗址博物馆环境

建设初期,鉴于遗址类博物馆的非移动性与不可再生性,均存在着园区占地面积大、各类生态多样性复杂的特征。由于动、植物生态丰富,遗址本体保护、绿化维护、山体防护、水土稳固及病虫害等方面均存在安全防范课题。遗址周边环境的保护与管理,代表着一个遗址博物馆在自身管理能力水平的高低。

(二)博物馆安全队伍建设

2009年,在扩大人员编制工作中,独立设置安全保卫部门,招录安防专业及外聘安保10人;2016年,增加展厅安全员8名,保证展厅文物安全工作的实际力量。安保人员占博物馆总人数比例的45%,配置正、副科长各1名,列入重点管理部门。重视“人防”是博物馆安全工作中的核心基础。注重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将安全专项管理、制度建设等具体事务的管理列入队伍建设基础工作。

(三)现有安防硬件及技术配置

2016年原安防系统已使用8年,存在设备老化、故障、雷击毁损造影响,安防预警能力缺失,各类设备“帶病工作”情况严重。

根据《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GB/ T16571-2012》《福建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63号)》[1]行业要求,申请安防工程专项升级改造方案,针对监控、报警、UPS等系统,按现行标准改造更新,搭建数字化平台,将各系统接入平台统一联动管理。目前,主要采用的是人防管理与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博物馆安全管理模式。

(四)制度建设确保安全工作新常态

建立日常安检自查、巡检制度,形成与新技防系统相配套的工作管理制度。博物馆现行的早晚安全巡检、园区安全巡查两项工作制度是极好的管理实践经验。日常安全巡查实现了在第一时间要求各岗位人员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提升博物馆自身管理方面的能力与效率。

针对安全月、安全专项检查的巡视工作,将责任逐级落实,完成自查与巡查工作的同时转化成为博物馆阶段性园区安全巡查制度。有效排除安全隐患与消防管理的漏洞与死角,避免走过场,落实责任不到位等现象;将人防管理与物防、技防“三位一体”有效推进,建立管理、监督机制,显示出博物馆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应对能力。

二、博物馆安防运、维体系中的建设与布局

2018年9月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的重大火灾、2019年4月15日的巴黎圣母院火灾影响巨大,以及福建省文物点发生火灾的惨痛教训,给文博业内消防安全工作再次敲响了警钟。

(一)博物馆应当注重日常安全与保障工作

博物馆在日常安全工作中对游客线路、核心工作区域及意识形态、安全预案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游客参观线路的隐患排除工作。从游客进入园区,安全保障工作就已经开始,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及博物馆的安全工作也就同步存在着。园区内的各种标识禁令“禁止吸烟”“禁止入内”有效设置及重点部位宣传标语等,营造出良好的安全生产工作氛围。进入展厅有条不紊的安全检查及讲解人员的引导,展厅安保人员的监管与维持;后台监控人员的密切关注、防范,同时外围巡察保安的巡更执勤,对临时突发事件的解决及应对也反映出博物馆通过利用人防、物防与技防三部分所具备的解决、排除问题的能力。

(二)博物馆文物运输安全工作及预防性预案

作为博物馆二期安全技术项目的必要补充,鉴于业务工作安全所需,增设文物运送线路的全程监控,增强文物在安全运输保障要求的提高;进入展厅范围对人员进出设置一定精度的人脸识别,提升在识别精度、数据储存方面的资料备案需要;把要害部门纳入重点防范区域,博物馆在开馆、闭馆期间,监控界面着重设定在重要区域,如展厅、重要的文物、文物库房、机要部门,根据风险等级的划分来设置视频发布的情况[2],重要岗位从业人员须进行安全背景审查。

(三)人员的培训工作对策建议

围绕“四个能力”从培训的预防方面着手,日常电器的使用、隐患风险的排查;同时,注重安保人员在日常安全工作中思想意识、技能水平、应对能力的培养,重视人防管理中人员综合素质和科学管理水平的体现。

在人员培训实训中注重演练的实效性。设定火情发生现场中,要求1分钟内形成救援第一灭火力量;微型消防站的安防工作人员在3分钟内及时赶赴事发地点,具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过程中消防设施的启用,同时疏散工作的配合与临场处置能力体现,确保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要求每一个安全岗位从业人员能够独立使用消防器材,能够第一时间按要求报警,层层上报现场情况。

三、博物馆安全防范新课题的分析

(一)博物馆应当重视反恐工作建设

博物馆在历史、文物价值与人员密集程度,属于反恐重点目标单位,安检工作必须开展。福建省大多数博物馆已启动进入展览厅前的安检工作,对易燃、易爆及危险物品的排除是将关口前移的有效做法,同时在园区入口、展厅入口同时添置有效的反恐器械,有效地起到震慑作用,也是将反暴恐的“预防为主,确保重点”目标与园区管理结合所进行的有效尝试。同时,积极与当地公安机关取得联系,实现与当地治安部门的110警力的联动机制,在自身建设基础上与外援方面的强强联手,结合博物馆二期技防人脸识别系统,时时监控,确保降低事件发生概率。

但博物馆对公众的安检工作不能仅停留在一般的“门脸”要求,对安检人员在检查过程中有效手段的培训、敏锐的职业觉察能力,及对防爆恐工作经验的累积,同时在业务工作中对防暴恐演习的必要安排,也是确保博物馆安全专项工作不可或缺的。

(二)博物馆应当做好消防风险防控工作

2019年5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宁德霞浦竹江天后宫火灾案件的发生,县保、省保文物单位火灾隐患的清理排查迫在眉睫,博物馆将工作聚焦到整体性安全的大环境中,在安防、消防方面则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做好消防风险防控工作。博物馆最终必须面对因设备老化及技术力量滞后带来的防控新问题。馆舍普遍存在设备、电器、线路不同程度老化现象,加之人为不正确使用电器现象的发生,对线路系统整理改造及安防防雷专项工作的阶段性处理,确保防雷及原有電线、线路的安全运行,防范意识仍需警钟长鸣。

(三)博物馆应注重人防、物防与技防的升级

以“人防”作为核心,有效结合物防与技防。在物防保障中,及时更新、配置,包括防护器具、设备及物理防范的相关手段。做到定期对消防灭火器、微型消防站建设、防爆恐器械添置、定期维保维修、检查。

积极提升监控技防的管理工作。监控技防是技术防控的主控中心,实现高清图像、智能、系统融合等需求,但现实使用和系统技术项目的架构间不能有效同步,仍存在缺陷。如各系统模块的高效分布,合理安排有待提高;整体的视频成像复杂,造成人员不可能长期观看屏幕从而有效监控到初发问题,使技术人员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大大降低。存在报警信号出现时,视频内容信息无法同步显示在LED屏幕上,同时各种误报、错报现象时常发生,现有技术问题只能依靠系统再次升级得以解决,必要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减少误差,合理规范操作流程,将人防作为必要补充。

综上所述,博物馆在做好自身建设的同时,从安全人员队伍的建设,业务技能的提升与技术防范的不断升级改造,同时结合博物馆自身的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将安全工作的日常与重点工作体系建设完整布局,形成“三防一体,防控结合”,在三防之间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尝试新技术,从而实现博物馆安全智能系统的建设。未来,人工智能的出现是博物馆将传统与智能结合的新型技能的方向与趋势,将三者更为紧密、有效的结合,正是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6571-2012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2]GA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姚田(1976-),女,福建莆田人,在职本科,文博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博物馆学及博物馆研究。

猜你喜欢
安全建设安全管理博物馆
博物馆
高职院校公共数据平台安全建设分析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露天博物馆
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应用安全技术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