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兼用冬小麦新品种—宁冬16号

2019-01-08 05:13邵千顺王克雄赵佰图
麦类作物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干旱区固原保苗

杨 琳,邵千顺,王克雄,赵佰图,王 斐

(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宁夏固原 756200)

宁冬16号是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选育而成的水旱兼用型冬小麦新品种,2001年以西峰20号为母本,与长6878杂交经多年培育、水旱交替选育而成。2015年7月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宁审麦2015003。

1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冬性节水型水地品种,全生育期280~290 d,早中熟,以主茎成穗为主。全株5~6叶。幼苗半匍匐,苗色深绿,根系发达,越冬性较好,一般在90%以上。冬前及冬后苗期生长旺盛,茎杆较粗,韧性强,弹性好,抗倒伏,穗下节较长,一般可达30~40 cm,叶片中等,株型紧凑,群体结构好。株高95 cm,穗长8~9 cm,纺锤穗型,长芒、白壳。白粒半硬质,籽粒长圆形,结实小穗13~16个,穗粒数30粒,最高可达46粒,单株粒重1.3 g,千粒重40 g,最高可达53 g。

2 产量表型

2009-2010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4 405.5 kg·hm-2,较对照中引6号(下同)增产60.94%。2010-2011年增产点率100%,平均产量4 395.9 kg·hm-2,较对照增产24.19%,增产极显著,居参试品种第1位。2011-2012年增产点率100%,平均产量5 594.1 kg·hm-2,较对照增产9.06%,居参试品种第3位。2011-2012年生产试验,增产点率100%,平均产量5 575.7 kg·hm-2,较对照增产12.89%。

3 抗性及品质

2014年经农业部谷物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容重790 g·L-1,粗蛋白含量12.50%,降落值394 S,湿面筋含量25.4%,稳定时间3.3 min,粉质质量指数119 mm,评价值49 mm,拉伸阻力185 E.U,延伸性176 mm。2010-2011年经固原市种子管理站区试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叶锈病和白粉病。大田推广表现抗旱、抗青干能力强,耐瘠薄性能较好,高抗条锈、秆锈、赤霉、白粉等病害,轻感黄矮病。

4 适宜地区

适宜宁南山区半干旱区及阴湿、半阴湿地区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一般干旱区宜在9月中下旬播种。(2)管理:重施基肥,配施化肥,基肥以秋季施入为主,一般施农肥37 500~52 500 kg·hm-2,可同期配施化肥二铵150 kg·hm-2,尿素75 kg·hm-2。宜带种肥二铵52.5 kg·hm-2,苗期结合降水可追施尿素75 kg·hm-2,孕穗期、灌浆期可叶面追肥两次。适时灌水,早灌头水,旺苗控二水,全生育期灌3水。(3)合理密植:该品种粒大,千粒重高,播量可视种植区域而定,一般在干旱区为225 kg·hm-2左右;半干旱区300 kg·hm-2左右,保苗450×104~525×104株·hm-2,收获穗525×104·hm-2左右为宜。幼苗顶土时遇雨要及时破处板结,抓全苗保壮苗。苗期要及时灌水及追肥,中耕除草松土,保墒保苗。孕穗期灌二水增穗增粒。注意防病防虫,提高结实率。后期注意养根护叶,追施叶肥,增粒重保。(3)适时收获:小麦蜡熟末期(7月5日左右收获)。该品种如能配套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技术,产量可提高40%左右。

猜你喜欢
干旱区固原保苗
农业农村部部署冬小麦抗旱保苗工作
扇贝保苗池水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上)
干旱区生态修复的实践——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例
凌海市创建玉米高产示范区技术措施
赤眼蜂不同放蜂方法对水稻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试验
缺水的城市该怎么发展?
近25年干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弹性恢复的影响
干旱区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研究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听须弥松涛、看文化古迹、观六盘云海、闻山花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