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香68反季节高棚层架栽培技术

2019-01-08 01:44吕艳辉
食用菌 2018年4期
关键词:拱架菌袋菌棒

吕艳辉

(平泉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河北平泉067500)

中香68是河北平泉市香菇反季节高棚层架栽培的品种之一,广温偏高型菌株,菌龄90~120 d;子实体单生,大叶型,外形美观,质地致密,耐储运;出菇潮次明显,出菇均匀,出菇数量适中。现将中香68反季节高棚层架栽培的关键技术加以总结。

1 栽培设施

1.1 发菌棚

发菌棚南北向口建造,东西长60 m,棚间距3 m。拱架构造:拱架跨度11 m,边高1.5 m,矢高3.8 m;上弦是直径25.4 mm镀锌钢管,下弦是直径12 mm螺纹钢筋,间距0.15 m,用直径6 mm盘圆钢做拉花,间距0.25 m。拱架安装:拱架间距1 m,由7道横梁连接,顶点横梁是直径50.8 mm钢管,下边6道横梁直径12 mm螺纹钢。立柱是直径50.8 mm钢管,间距3 m,横梁与拱架接触点有斜立拉梁。发菌棚覆盖物为两层塑料膜,中间保温材料为岩棉。棚头材质为空心砖墙或苯板墙,一侧留门,棚顶安装无动力通风器。发菌棚内采用暖风炉增温,负压风机降温。

1.2 出菇棚

出菇棚为双拱棚,外棚拱架由直径25.4 mm镀锌管弯制而成,边高2.1 m,拱高4 m,宽10 m。拱架间距1 m,横梁是9道直径20 mm钢管,棚长55 m。内棚是由直径25.4 mm镀锌管弯制而成,边高2.1 m,拱高3.5 m,宽7.4 m。拱架间距1 m,横梁是7道直径20 mm钢管,内棚比外棚短,长53 m。两个出菇棚间距2 m。外棚上覆盖一层遮阳网,内棚上覆盖两层塑料膜,中间夹一层聚氨酯隔热材料。内棚头一端安装水帘,另一端安装负压风机,用于高温期降温。

1.3 出菇架

出菇架由直径50.8 mm铁管与直径13 mm镀锌钢管焊接而成。用地锚固定架头,地锚深1.2 m。出菇架立柱是直径13 mm镀锌管,横梁是直径13 mm镀锌管或直径12 mm螺纹钢焊接而成。出菇架6层,高1.5 m、宽0.8 m、层间距0.25 m。每隔1.5 m摆放一个出菇架,防老化绳一端先在架头上系牢固,穿过6层架,用刹车扣在对应的架头上系紧,防老化绳与出菇架钢筋交界处用细铁丝固定。单排每米摆放直径10.82 cm的菌袋6个。

2 栽培技术

2.1 栽培时间

平泉市最适宜的制菌袋时间为10月下旬至12月初;出菇期在4月1日前后,10月下旬结束,出6潮菇,单棒产量0.8 kg,产值5.5~6.5元。

2.2 配方

阔叶树硬杂木屑79%,麸皮20%,石膏1%,培养料含水量58%±2%。

2.3 装袋

将木屑、麸皮、石膏按配方比例加入搅拌机中干拌均匀,然后加水湿拌,当培养料含水量达到56%~60%时装袋。菌棒外袋规格为宽17 cm×长58 cm×厚0.005 cm,免割保水膜袋宽16.5 cm×长54 cm×厚0.005 cm。装袋机装料,装袋后料柱长度42 cm,重2.65~2.75 kg。

2.4 灭菌

采用常压蒸汽灭菌。每锅灭菌数量5000~6000袋。冬季灭菌6 h内灭菌锅中料袋温度必须达到98℃±2℃,在此温度下保持30 h后停火,袋内料温降至60~70℃时出锅。

2.5 冷却

提前7 d对发菌棚进行清扫,搞好棚内棚外卫生。发菌棚地面撒上石灰后铺一层塑料膜,上面加一层棉毡,再覆盖一层塑料膜,起到防尘保温作用。提前48 h用气雾消毒盒对发菌棚密闭熏蒸消毒,1 m3用药6~8 g。熏蒸后通风排烟,排净烟气后放置已灭菌的料袋。袋内料温适宜时接种。

图1 出菇棚外景

图2 大棚内发菌场景

2.6 接种

当培养袋料温降至20~25℃即可接种。用杀灭细菌、真菌混合药剂清洗菌种袋表面。清洗后的菌种、接种工具、药品、工作服等放入接种帐后,提前8 h用气雾消毒盒密闭熏蒸接种帐,1 m3用药6~8 g。第2天接种前40 min打开接种帐一角通风排烟后接种。五人一组,单面四点接种,1次接种2500~3000袋,应在3~4 h内完成。每接种摆放一层袋,上面覆盖一层专用接种膜,以利菌种保湿,防止杂菌感染,相比套专用保湿袋,既省钱又省工。接种时不要过分按压菌种,否则会挤出菌种中的水分,导致菌种死亡。菌种要堵实菌穴并高于袋面3~5 mm,呈钉子帽状。接种后袋整齐,防止菌种死亡、风干。

2.7 菌丝培养

接种后至菌丝连片前,发菌棚空气相对湿度保持自然状态,室温控制在15~20℃,每天中午打开通风器通风换气30~40 min。

2.7.1 倒垛

菌丝培养25~30 d后,菌丝圈直径达到8~10 cm时进行第1次倒垛翻堆,增加氧气,防止烧菌。三袋井字垛,高10~11层,双排并列相靠防止倒垛,每垛之间留20 cm通道,利于通风散热。第2次、第3次倒垛是与第1次、第2次刺孔通氧同时进行。

2.7.2 刺孔通氧

当95%袋菌丝长至袋肩部时,用长8 cm左右铁钉制成的简易双钉增氧锥进行第1次刺孔增氧,每个接种点刺6~8个孔,深度2.5 cm。菌袋温度升高后,开负压风机通风换气,使袋内温度保持在24~26℃,防止高温烧菌。菌丝培养60~70 d,菌丝长满袋后尽早进行第2次刺孔增氧。第2次刺孔用小型放氧机,刺孔针直径5~6 mm,每袋刺孔60个,深至袋中心。刺孔后,开负压风机通风换气,使袋内温度保持在24~26℃,防止高温闷热,影响刺孔处菌丝愈合,甚至感染绿霉。

2.7.3 转色管理

刺孔后菌袋温度稳定在25℃后,开始进入转色期管理。转色期发菌棚内要有散射光、充足氧气,菌袋温度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自然状态。部分菌棒转色需要25~30 d,70%菌袋转色后再倒一次垛,调整菌袋摆放位置使其转色均匀一致。

2.7.4 菌袋菌丝生理成熟标志

菌袋表皮棕褐色,菌皮厚度适中,菌棒富有弹性,菌袋减重20%~25%。

2.8 出菇

经过120 d养菌,菌袋菌丝生理成熟后及时脱袋出菇。

2.8.1 出菇条件

中香68出菇温度6~28℃,最适出菇温度16~23℃,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充足的氧气,适宜的光线,6~10℃温差刺激。春季出菇棚内夜间最低气温稳定在8℃以上时菌棒上架。

2.8.2 出菇管理

菌棒上架后,脱去外袋,保留免割保水膜袋。脱外袋后对菌棒进行注水,每棒注水量0.5 kg。菌棒注水后,每天喷水4~5次,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棚温控制在10~25℃,促进菇蕾发生。当菇蕾达到预期数量时,减少浇水次数,每天浇水2~3次,并逐渐加大通风锻炼菇蕾,控制菇蕾数量。菇蕾数量多要及时疏蕾,每棒均匀留菇10~15朵。温度适宜时从出菇管理到采收需要8~12 d,气温高仅需6~8 d。采菇期间每天浇水1~2次,协调好生产优质菇与菌棒失水严重的矛盾。出菇期与休菌期遇到阴雨天少浇水或不浇水。

2.9 采收

当子实体长至七八分熟时,即菌膜将破未破时采收,每日采菇1~2次。

2.10 休菌

菌棒采菇结束后进入休菌管理。休菌期间每天喷水4~5次,保持菌棒适宜含水量和菌丝细胞旺盛生命力。及时清理菌棒上的死菇及菇根,防止菌棒滋生绿霉及虫害。

经过15~20 d的管理,菌丝已经完全恢复出菇活力,菇脚坑长出的新菌丝轻微转色后,进入下潮菇管理。

第二潮菇开始,依据菌棒含水量确定注水量,注水量0.3~0.5 kg。

猜你喜欢
拱架菌袋菌棒
基于“农机-农艺-设施”融合的宜机化塑料大棚抗风性能分析*
椭圆管单管拱架日光温室结构性能分析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香菇出菇期菌棒补水技术要点
夏季高温期香菇菌棒间歇养菌三步走
陇西县香菇出菇管理规程
牡丹江地区地栽黑木耳废弃菌袋回收利用现状及对策
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型钢拱架协同支护研究
春栽香菇菌袋安全越夏需把“五关”
香菇注水时间怎样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