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玉器的历史发展及特点

2019-01-08 03:17任莹张楠
当代旅游 2019年7期
关键词:明代玉器特点

任莹 张楠

摘要:明清时期玉器渐趋脱离早期玉器形神兼备的艺术传统,形成了追求精雕细琢装饰美的艺术风格。文章简要介绍明代玉器的种类、纹饰风格、工艺特点,宣传明代玉器鉴赏知识,提高玉器鉴赏水平。

关键词:明代;玉器;特点

明朝有北京、苏州两大制玉中心,其中苏州是全国的制玉中心,出现很多著名的制玉工匠,如陆子冈这位流傳千古的著名玉雕大师就是苏州人士。明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书中记载:“陆子冈之治玉,鲍天成之治犀,周柱之治镶嵌,赵良璧之治梳,朱碧山之治金银……俱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随着玉料产地日益增多,琢玉工艺逐渐完善,明代玉器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明代玉器纹饰吉祥图案盛行,增加了反映民俗民意的题材,常用名人的画稿、诗句作为主题思想,追求高雅的情趣。纵观明代玉器的发展,既有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原因,也有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

一、明玉器发展的历史原因

明代初期的玉器受宋代和元代玉器的风格影响较大,到了明代中晚期才渐渐有了独立的风格。明代玉雕繁荣超过宋元时期,不管是玉器的品种还是加工技术和造型,都有长足的发展。明代玉器的兴旺发达首先得益于工匠的身份和地位普遍提高,极大地刺激了工匠的积极性。其次是治玉工具得到了改良。据宋应星《天工开物》的记载,明代玉匠已普遍使用“水凳”,即由传统的席地而坐改为坐在凳上,双手控制旋转的铊具,双脚踩动踏板转动皮带从而使铊具来回旋转琢成器,这一改进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再次是玉器生产基地的形成和繁荣。明代最重要的玉器生产基地是北京和苏州,其中以苏州专诸巷名声最大。

二、明玉器的基本特点

明代玉器皿的艺术价值极高,玉器皿种类有各种玉杯、壶、盒、爵、碗等。玉器皿是我国古代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类玉器,因为其雕琢难度大、玉料要求高,隋唐以前数量较少,宋元时期数量有所增加,明代大量涌现,品种繁多,雕琢细致,成为明代玉器中的代表性器类。此时期制作的器皿高贵典雅,仿古器皿古色古香,极富特色。明代玉器皿上的纹饰出现吉祥文字,如“福、禄、寿”等字及吉祥语。明代玉器皿一般壁体较厚,造型雄浑,不拘一格,镂雕、浮雕、线刻紧密结合。大器较厚重,四角不圆润,碾磨草率。总而言之,在镂雕立体型器物时能够恰到好处地把握表面与内部的完美和谐,这种技艺甚至连清代玉匠都自叹不如。但和元代器物一样有不拘小节的特点,对次要部位如器皿的内膛底部处理不求甚精,有“粗大明”说法。明代宫廷出现大批用珠宝镶嵌的玉器,玉器雕琢与金银细工、宝石镶嵌技术结合使用,金玉连体,交相辉映,雍容富贵。如明代黄玉提色螭龙执壶,执壶呈长方形,口沿平直,颈部微收,弯流丰硕,矩形腹,束胫,高足。玉质为黄玉,光润亮泽,执壶染色数片棕褐色块,给人一种留皮巧雕的感觉。壶口沿微撇,壶壁高浮雕一条螭龙,刻画栩栩如生。底部镂雕而简化成夔龙纹,并有如意头纹饰。玉壶螭龙雕琢写实生动,刀法明快精准,寥寥数笔,螭龙活灵活现,螭龙与壶身浑然一体,气韵相得益彰。这件器物既显示出玉料的华贵精美,又彰显出厚重沉稳的古朴韵味,实为明代玉器皿中的佳品。

明代的文房四宝实用器增多了,主要是笔管、笔架、砚台等文房用具,造型简单,纹饰清雅。玉制文房用品的出现从侧面反映出明代玉器的世俗化发展。

明代玉器中有很多表现人物、飞禽、走兽的小玉件,其种类有人、马、鹿、猪、鱼、鸳鸯等。玉人多为寿星或佛、道造像,一般为大头长脸小鼻,阴线刻画细部,衣褶较少。如玉浸色蟾,此玉件圆雕一金蟾,金蟾瞪着一对圆眼睛,下颚腹部胀鼓鼓的,背面凹凸不平,纹理自然,蟾全身布满红褐色的沁,玉质油亮润滑,包浆古朴自然。传说古时刘海修仙,用计收服金蟾成仙,金蟾咬进金银财宝助刘海造福世人、帮助穷人。后来民间流传“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传说,人们把金蟾看作是吉祥之物,可以招财致富。这件玉器为典型的明代玉器,有图又有意,有意必吉祥,以动物为吉祥图案,表现出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明代常见玉带饰,纹饰不讲究研磨,刻画粗放,具有求形不求工的风格。明代玉带由革带、銙、铊尾及带扣组成。由于玉带通常是宫廷等级很高的人士佩戴,所以无论是纹饰还是玉质都特别精美,带銙质料多为白玉。如白玉镂雕龙纹带板,共9件,白玉质纯洁无瑕,晶莹如冰,润滑肥腻。沿袭元代多层透雕技法,镂空雕刻双层纹饰、云龙纹、几何形地子纹饰,为明代典型的镂空器。该组带板玉质细腻润泽,雕工精美,集平雕、透雕于一体,三层深镂,“花下有花、枝下有枝”,巧夺天工,展现出古代匠人高超的技艺。这组玉带板属于明代早期的作品,明代中期以后的玉带銙以素面居多,形制质朴。

明代古玩界为适应收藏、玩赏古玉器的社会风气,还制造了大量古色古香的仿古玉器,仿沁、致残等手段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明代仿古玉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最常见的一种,继承宋元仿古传统,以古玉器或青铜器为范本,仿其外形而纹饰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二是无论造型还是纹饰都具有本时代特征,但却通过致残、仿沁等做旧手段来伪造历史,这种方法在民间比较盛行;三是造型和纹饰均完全模仿古代器物,运用各种做旧技术达到以假乱真,真假难辨。这是仿古玉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明代后期的仿古玉就连乾隆皇帝都看走眼,可见明代仿古技术是多么高明。

明代的玉礼器璧和圭多仿造古制。璧数量较少,常见的纹饰是乳钉纹和螭纹。玉圭是明代极为重要的礼器,纹饰主要是谷纹、山纹、双植纹。

明代盛行以玉为饰品的风气,从坠饰、串饰到配饰应有尽有,其品种繁多,组合复杂,其中以玉组配饰最为发达,玉组配饰在明代成为官吏冠服制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各地的明代墓葬中出土了相当数量的玉组配饰,其部件有钩、珩、璜、踞、冲牙等,形状有叶形、云形、鸡心形、菱形、长方形、椭圆形,各部件之间还有玉人、鱼、蝉、兔、鸳鸯等象生小玉部件。其间以数百颗玉珠串联,人行则玉件相互碰撞,清脆悦耳。玉质小型饰物如带钩、钗、簪、坠饰也有很多出土。宫廷玉配饰中尤其以钗和簪最为精致,很多钗身和簪身多为金质,钗头和簪头则以镶嵌有多类红、蓝宝石的玉为主体,或雕琢成佛像,或雕琢成花瓣形,有些则刻成“佛”“寿”等祥瑞字样,金玉宝石交相辉映,光彩夺目。

明代玉器有其自身的历史特点,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好文物鉴定工作,避免走弯路。

参考文献:

[1]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明代玉器特点
基于美学的角度探讨玉器鉴赏
收藏玉器要力避四误区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明代延绥镇列女研究初探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玉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