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左后旗:生态修复促脱贫

2019-01-08 07:39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后旗科尔沁沙地春梅

今年5月中旬,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2019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上,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的“生态修复促扶贫”案例从全世界的110个减贫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了首批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印证了科左后旗生态修复工作取得的成绩。

科尔沁沙地是全国土地沙化最严重、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之一,土地沙化率一度高达80%。科左后旗位于科尔沁沙地东南部,是科尔沁沙地主要组成部分。1977年,全旗沙化土地面积113万公顷,大片牧场沙化、草甸地盐碱化,森林覆盖率仅5.1%,每公顷农田粮食产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牧业人均纯收入仅83元,科左后旗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大大低于当时全国和三北地区人均水平,被列为国家级贫困旗。

在巨大的生态压力和民生压力面前,科左后旗尝试探索“双赢”的发展之路:既要让沙地增绿,更要让群众增收。科左后旗采取了人工造林、封禁保护、飞播种草、退耕还林、禁牧舍饲等措施,引导农牧民转变经营方式,减轻草原承载压力,让生态系统修复与贫困人口增收相结合,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沙漠原始森林生态系统、湿地草原生态系统集中地区,科左后旗设立了17处自然保护区,占全旗总面积的11.8%,9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典型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物种总数增加到709种。

为增加农牧民的经济收入,科左后旗组织动员农牧民将严重沙化土地协议流转给国有林场和苗圃,统一进行苗木培育、造林绿化,共流转造林土地1720公顷,按照流转每公顷土地给予农牧民462元计算,2452名流转土地的农牧民年人均增收324元。与此同时,科左后旗还向贫困农牧民提供苗木和技术指导,并优先回购旗内育苗户生产的苗木,使从事育苗的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1227元。当地还吸纳贫困农牧民进入造林企业务工或参与苗木起运、树木栽植、抚育管理等工作,使2134名沙区农牧民年人均增收6161元,410名贫困人口获得生态护林员稳定收益,年人均收益10265元。

每当天气回暖,进入造林季,科左后旗努古斯台镇努古斯台嘎查贫困户春梅都会在林地里打工,栽树、浇水、剪枝等,每天收入100元左右。春梅家有580亩地,由于沙化严重,其中的520亩都不能耕种。2014年,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工程启动,春梅将沙化严重的土地全部流转给国有林场,拿到5万元流转费后购买了4头基础母牛发展养殖业。“我们这里是黄牛之乡。养牛每年收入2万元,种地能收入2万元,加上在林地打工的钱,现在全家年收入有6万多元。”春梅说。

科左后旗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也在培育主导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建设饲草料基地、推广经济作物等工程,科左后旗大力发展肉牛、林果、药材和旅游产业,使农牧民群众获得可持续收入。随着森林蓄积量的逐年递增,当地仅木材加工产业每年创造产值就超过4518万元,年人均增收304元。

昔日漫漫黄沙,今朝绿意盎然。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科左后旗沙化土地面积从1977年的113万公顷减少到2017年的54萬公顷,全旗51.7%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6.58个百分点,森林面积增加到24万公顷。

近10年来,黄沙渐渐不再肆虐,干旱、洪涝、风沙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遏制。生态修复促扶贫等举措累计减贫11690户、30285人,科左后旗贫困群众人均收入从2355元增长到5480元。此外,经济林果产业为科左后旗创造产值近2072万元,惠及1.2万户农牧民。科左后旗依托绿水青山,利用传统村落民居发展集生态观光、娱乐休闲、运动养生于一体的美丽乡村旅游,带动贫困群众获得可观的经营性收入。

猜你喜欢
后旗科尔沁沙地春梅
科尔沁左翼后旗全力推进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
春梅
翁牛特旗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机制、模式与技术研究
好心没好报
科尔沁沙地3种平欧杂种榛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科尔沁沙地5种造林乔木的抗旱特征研究
察右后旗马铃薯土传病害防治试验总结
春梅社发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