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产生的原因及对养猪生产的影响

2019-01-09 06:29
猪业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免疫系统病原体细胞因子

炎症是每个生命体都需经历的,是机体愈合或修复过程中的第一步,可帮助身体抵御细菌、病原体及其毒素,修复受损组织。当机体受伤或感染后会出现疼痛、发红、肿胀和发热的表现,这就是炎症反应。适当的炎症反应有利于机体恢复健康,但如果不加以控制,过度或持续的炎症可能会对机体造成负面的影响。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炎症是针对病原体或损伤的第一道防线,这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免疫系统将白血球输送到损伤部位或病原体侵入部位,以启动愈合过程。这种反应迅速,在免疫反应激活后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出现。慢性炎症在免疫反应未能及时消除免疫反应或急性炎症的原因时发生。慢性炎症可持续数周、数月或更长时间。它将营养物质从生长、繁殖和生产系统中转移出去,以促进对抗炎症反应。

养猪者需要密切关注猪炎症和免疫系统。当猪生病时,其饲料摄入量会减少。同时,免疫系统在急性炎症反应期间将会把用于生长的营养转向生成保护机体。当免疫反应持续,慢性炎症发生时,营养物和能量从猪的生产表现(包括生长、繁殖、饲料转化率等)转移出去,最终降低生产力。

免疫系统由一个复杂的细胞、蛋白质和酶的网络组成,这些细胞、蛋白质和酶负责监控动物的健康状况。当病原体或细菌穿过机体的某个屏障,如皮肤、黏膜或血管内壁时,免疫系统就会检测到这种入侵。然后免疫系统向细胞因子(促炎蛋白)发送信号,表明需要帮助。这会促使白细胞向炎症、感染或创伤部位移动。在这个部位出现第一反应的是被称为吞噬细胞的白细胞。这些细胞通过吞噬有害的外来颗粒、细菌和死亡或濒临死亡的细胞来帮助保护机体。还有一组抗炎细胞因子,帮助控制促炎细胞因子反应。然而,如果促炎和抗炎蛋白之间缺乏平衡,促炎细胞因子会将超量的单核细胞(白细胞)送至该部位,这会损害机体健康并导致慢性或长期炎症反应。这是急性炎症反应可能转变为慢性炎症反应的关键。

有几种常见的炎症源会影响猪的生长和生产性能。

肠道完整性差:胃肠道内的黏膜细胞是防止细菌、病原体及其毒素通过肠道进入血液的重要屏障。当胃肠道出现长期炎症反应时,会降低猪的饲料摄入量和其生产性能。

热应激:当猪处于热应激状态时,血液从胃、消化道和其他内脏内的血管组织转移到皮肤上,促进散热。然而,血流量的减少会导致胃肠道上皮细胞获得的氧气和能量的减少,促进病原体及其毒素进入血液。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可破坏呼吸道的上皮细胞的屏蔽作用,使病原体进入下呼吸道。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可能会导致猪只延长炎症反应,体重增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死亡率增加。

有研究表明,给猪提供均衡的营养,特别是添加高性能微量矿物质元素将有助于控制炎症的影响,降低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免疫系统病原体细胞因子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成人HPS临床特征及多种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Staying healthy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玻璃艺术中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