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喀什天山脚下的异域风情

2019-01-09 07:04杨英杰沈辉储峰
商业文化 2019年32期
关键词:张骞喀什

杨英杰 沈辉 储峰

喀什让人迷恋

提及喀什,首先想到的是“香妃墓”。很多年前的一部《还珠格格》电视剧,让乾隆皇帝的爱妃红火起来。相传这个通体散着幽香的维吾尔族女子割舍不了对乡土的眷恋,死后清皇室将她的灵柩用马车历时三年运回故里,葬在其家族陵园。又有说此处只是衣冠冢。但已不重要,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也会想到艾提尕尔清真寺,这座中国最早和最大的清真寺。每逢穆斯林节日,前去做礼拜的信众多达几万人,被誉为中亚的“麦加”。

喀什的新城区十分现代化了,但游客更喜欢去看房屋破旧的老城,还有离老城不远的“高台民居”。这里能目睹到最具地方特色的羊皮鼓店、土陶作坊、铁器铺、箱子铺、乐器铺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民族佩饰店。它们的缤纷色彩,与老街的灰黄色形成强烈对比,却又在充满诱人烤羊肉和孜然的香味里,无比和谐地融为一体。

随着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合作的加深,边境城市将占据旅游的主体地位。作为重要的“中转站”和“大本营”,边境城市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华旅游将在近期推出系列报道,集中展示各边境城市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位于新疆西南部,喀什地区西靠新疆帕米尔高原、东临塔克拉玛干沙漠,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喀什大巴扎、卡拉库里湖等独特的自然景观,享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的美誉。

喀什是古“丝绸之路”中道、南道的交会处,自古是货如云屯、人如蜂聚的国际商埠。展现出东西方文明在这里融合沉积的文化魅力。行走在被誉为“西域丝路的活体记忆”的新疆喀什老城,眼前仿佛次第展开了一幅活色生香的维吾尔族民间生活长卷。

如今,喀什老城正积极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试图打造新疆首个开放式人文旅游景区,让“最后的西域,活着的古城”成为海内外游客感知西域风情、生土建筑韵味和东西方文化艺术碰撞、积淀的现实空间。

卡拉库里湖

卡拉库里湖位于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的山脚下,是一座高山冰蚀冰碛湖,水面映衬着巍峨又神秘的慕士塔格峰,白雪皑皑,山水同色,景色十分迷人。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湖泊。湖的四周有冰峰雪岭环抱,特别是周围的公格尔、公格尔九别峰和慕士塔格峰更为这个湖增添了神奇而美丽的色彩。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皑皑银峰、绿色草原和湖边畜群倒映在湖中,异常优美。每年夏秋季节,这里是登山旅游者的大本营,也是过往旅客参观游览的场所。

“卡拉库里湖”意为“黑海”,这是由于冰山雪峰的反衬,水色呈深蓝偏黑,特别在阴雨的天气,乌黑如一池墨汁。但千万别以为卡拉库里湖的湖面就是黑色的,其实它是一个变色湖,随着一天中光线的明暗和天气的好坏,它如变魔术般在碧绿、湛蓝、淡黄、橘红等色彩中变幻。遇到晴朗的天气,碧水倒映银峰,湖光山色浑为一体,景色如诗如画,使人沉醉迷恋。

千古传奇香妃墓

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千米的浩罕村,系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

传说,埋葬在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个叫伊帕尔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爱妃,由于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枣花香,人们便称她为“香妃”。香妃死后由其嫂苏德香将其尸体护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内,因而人们又将这座陵墓称做香妃墓”。

喀什石头城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北侧,塔什库尔干,突厥语意为“石头城”,海拔3100米,是新疆境内古丝道上一个著名的古城遗址。城堡建在高丘上,形势极为险峻。城外建有多层或断或续的城垣,依石岗形势,用块石夹土垒砌,起伏屈折,略近方形,周长宽1300多米。隔墙之间石丘重叠,乱石成堆,构成独特的石头城风光。

新疆喀什市老城东北端一处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维吾尔民族聚居区,距今已有600年历史,是喀什展示维吾尔古代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的一大景观。

高台民居这里的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而建,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这样一代一代,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这些房屋大多是土房,也有不少新建的砖房。在这些随意建造的楼上楼、楼外楼之间,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曲曲弯弯、忽上忽下的50多条小巷,没有本地人带路,外来人一定会迷路。

张骞公园

疏勒县“张骞公园”占地面积1300亩,分为历史文化区、民俗风情区、休闲娱乐区和儿童娱乐区等四个功能景区,内建有张骞纪念馆、科技文化馆、博望宾馆等建筑。

疏勒为古西域国名,有着2000多年历史,早在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就有“疏勒国,王治疏勒城”的文字记录。张骞公园为纪念张骞通西域而建,张骞公园与张骞故里―陕西城固县张骞纪念馆形成东西呼应之势。

赴喀什之前,像许多人一样,我有一种书本上读来的误解。提起喀什,马上想到它的汉代名字疏勒,想起张骞、班超的功业,想起丝绸之路和唐安西四镇。深入了解之后,我才恍然大悟,这座城市名叫喀什噶尔,1954年简称喀什,诞生于丝绸之路衰落之后,与汉唐的疏勒很少瓜葛。不错,疏勒县有个张骞纪念馆,喀什市也有个班超的盘橐城,但是否真的与这两位豪杰有关,尚存疑问。

“现在的疏勒县是清代建的新城。汉疏勒古城在哪里,目前还没有定论。我告诉你,在库木萨克村有个古城遗址,一半属于阿图什,一半属于喀什。我个人认为这地方可能是张骞经过的疏勒城。”阿布杜热依木江 阿不都卡德尔对我说。退休之前,他是喀什地区文管所的所长,从事文物工作与管理20多年。

公元前138年,西漢张骞出使西域,中国人第一次知道有个疏勒国、疏勒城。东汉时,班超在疏勒建盘橐城,统一西域,重开丝绸之路。喀什市内有班超纪念公园“盘橐城”,还有一截古城墙。但阿布杜热依木江说:“那地方原来叫艾斯克沙尔古城,意思是旧城子。当初挖出的陶片,多数是唐宋时期的。有学者认为那是东汉盘橐城,但从考古上无法确认。”

外交官夫人眼中的喀什

19世纪下半叶,“来到喀什”不简单。

不论是从英属印度穿过克什米尔,经拉达克、洪扎等土邦,翻越“头疼山”;还是自俄领中亚攀登一个个大坂,以倒毙的驼马为路标,与过往商队结伴行走往往都要耗费几个月,乃至一生。一旦突破帕米尔群山和喀喇昆仑峰峦围成的生命禁区,喀什噶尔便是天降的犒赏。

凯瑟琳·马嘎特尼的年代,英俄两国领事以互相监视,为母国争夺中亚政治、经济主导权。心照不宣的角逐长达半个世纪。

这波澜壮阔的图景,若需要一个身在其中又超然事外的观察者,凯瑟琳无疑是最佳人选。而她的目光更愿投向生活,投向人。

“在喀什噶尔,生活仿佛停滞不前,时间冷冻了起来,岁月所起的作用,似乎不再是只能催白鬓发,添置皱纹,而为人们提供了尝试‘中世纪的生活,追溯历史往事的机会。”

“整个喀什噶尔就是一个大巴扎”

“喀什噶尔有两座城,一座旧城,也称为回城,有4万多居民。绝大多数是穆斯林,中国的行政机构就在回城……喀什噶尔新城在旧城以南7英里(约11.3公里)处,面积比旧城小。那里的居民大多数人是汉族。

中西亚国际大巴扎是最大的,即当地人口中的“英巴扎”。穿“艾得莱斯”(当地特产扎染绸)绸裙的少女,裹黑色长袷袢戴羊皮帽的老人,严肃交易“拿手”为定的男人……在25个专业市场、4000多个摊位、9000多种商品间,无目的地游走,享受无所事事之美。

这 一天既不是“巴扎日”,也不是“古尔邦节”,平淡与热闹,平衡得正好。土特产、手工艺品、日用百货、瓜果蔬菜、生产资料以及大小牲畜……我并不需要。去吃 了一碗堆成小山的冰渣酸奶,甜甜酸酸,胃口大开。我要了一碗手抓饭——整只羊腿深埋在米饭中,小火慢蒸,出锅后米肉敦实,同时加入新疆特产的一种黄萝卜, 切粒,清爽解腻。我捧着凯瑟琳提到的不同形状的馕:“一种像小面包,圆形,中间有一个窝;还有一种平圆形的馕,很大,直径大概有15英寸长,摊开很薄,吃 起来很脆。这两种馕都是用面粉做的,里面麸皮很多,有时上面还撒有切得很碎的葱,而且在那种薄脆的馕上还撒了芝麻,味道确实不错。”

住得其所,共享共生

走进喀什老城区,穿行于手艺人的巷子。这片土木结构的小巷民居占喀什五分之一的面积,历经百年依然保留原始风貌。

不像中原城邑建筑极讲究中轴对称、规范整齐,喀什老城并无轴线可寻。它以艾提尕清真寺为中心向外放射扩展,街道小巷随意布置而无定律,灵活多变,顺地理而遂 人意,并且蜿蜒而伸,密如蛛网,进入其间难辨方向。但小巷地面充满善意,有六角砖与小长条砖之分,踩着六角砖,便能找到出口。

厚墙、小窗是为适应高温、昼夜温差大的自然气候。密集和封闭的格局无疑防风沙、减风速。你迁就环境,环境也回馈于你。在这荒漠高崖险要之地,有五眼泉水汩汩流淌(原有九处泉眼,后四眼干涸),滋养生命。

造家的材料,俯拾即是。

当你走出封闭、狭长的巷道,顿觉豁然开朗。一口井,一个小店铺,一座清真寺,虽小,也是无拘无束的公共空间,鼓励和引导邻里交往,使居住真正成为共享与共生。

无偶像的装饰艺术

20世纪20年代,可以在巴扎上“发现真正的年代较远的地毯,这些地毯由于不用现代化学染料——如苯胺——染色,而不失古樸风格”。凯瑟琳·马嘎特尼这样写道。

高鼻深目的店主告诉我,复古的颜色是这样配成的:铁绣浸泡面汤发酵着黑或棕色,红柳花着棕色,乌尔丹着橙黄色、红色,槐花着黄色,青核桃皮着碧绿色,靛石着 深蓝色,红花加葡萄干着深红色,黑木炭着黑色,棠叶着土红色,荆叶着紫绛色,桦皮着银褐色,松明子着棕色,茜根着红色……

我看到拜垫毯。这 种穆斯林教徒做礼拜时的专用毯,其中的龛形图案,有象征清真寺的门形浅洞、尘顶壁,也有《古兰经》经文。我看不到有眼睛的生物。伊斯兰教于公元10世纪传 入后,因教义规定不得拜偶像,几何形纹和龛形纹,便替代了从前的动物和人物形象。有时,制毡艺人也会将动物身上某些器官,如公羊头、牛眼、驼掌、狗爪、蛇 身、鸡冠等与各类花纹巧妙结合,变抽象而近装饰。

这些精致的细节,细节中的曲折,曲折中的虔诚。

陶醉在帕米尔高原的美景中意犹未尽。这一段难忘的旅行让人们深信了那句话“不到喀什,别说你到过新疆”。如果有可能,开上一部车,带上你爱的人,驰骋在帕米尔高原,那里有蓝天白云、雪山湖泊、草地羊群,还有属于你的诗和远方。

猜你喜欢
张骞喀什
张骞探西域
Beautiful And Rich Xinjiang
汉朝人为什么嫌弃张骞
西游新记7
张骞——出使西域奔波一生
张骞通西域
遇见喀什 读懂喀什
遇见喀什
遇见我的喀什
帕米尔高原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