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

2019-01-10 08:00
西部大开发 2018年12期
关键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题报道西北

编者语

玉洁凝霜,百花摇落的11月,我刊发行了2018/11(总第243期)杂志。11月刊内容丰富,不拘一格。封面报道聚焦陕西改革开放40周年,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40年来各方面数字增长作比,浓缩非凡辉煌历程,重现追赶超越光彩篇章。专题报道以陕西“三个经济”中“流动经济”为关注点,分别从连接丝路,货通全球,人才流动,企业抢滩几方面彰显陕西“流动经济”的活力与前景。另外,值《西北乡村类型与特征调查报告》发布之际,本刊特派记者前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入采访了国内首次、规模最大的“西北乡村调查”中的青年学子和教师,特设专题报道了他们不畏酷暑的调查实况,展示报告重要看点。

@韩硕

40年,对一个人来讲是半辈子。在历史的长河中,40年不过是匆匆一瞬。但对陕西人民来说,改革开放这40年却是一段让人铭记的峥嵘岁月。感谢专题报道这一期的一组文章,让我对陕西改革开放这40年的变化有了更加清晰和具体的认识: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来自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实力的壮大来自产业布局的不断优化;空间与时间距离的缩短来自于高速大通道的建立;500强企业的由少至多来自于不断扩大的开放力度;贫困人口的持续减少来自于农业农村的适时变革;森林覆盖率的不断攀升来自对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视与构建……总而言之,没有陕西人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我们无法跨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秦直道

陕西两千多年前就是世界的枢纽,对外开放的门户,生产要素的聚集地。斗转星移,万物轮转。当新时代的曙光照亮三秦大地,陕西昂首挺胸站在了新起点上。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陕西迎来了“流动经济”的新机遇。对于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来讲,利用好这份新机遇,吸引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通过高效、有序、规范的流动实现价值,再通过不断循环的流量规模,达到经济持续发展,是“流动经济”的价值所在。

@果壳宇宙

作为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莘莘学子之一,相较于《西北乡村类型与特征调查报告》的发布,本次国内规模最大的“西北乡村调查”中,我更关注学生在调查中的体会和感悟。他们是中国农业的未来,更是吴校长口中“未来农业”的承继人,他们对农村和农民的认识,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理解和钻研,都对今后中国农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在这里,把我看到的一段学生调研感悟与大家分享:“谈及现状,村民们更多的是感恩和期许,或许这不是最顶级奢侈的生活,但他们依然知足,并且依然在努力奋斗着,他们的乐观积极深深地打动着我们。因此,接下来的调研,我们充满期待。”

猜你喜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题报道西北
专题报道
《检察机关铸战“疫”钢铁防线》专题报道之一 “十连发”典型案例是怎么来的?
一座西北小城
抗击新冠肺炎专题报道
缠海鞭杆—西北棍
sin
QSS05式4.5mm水下手枪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ESI学科发展分析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