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

2019-01-10 06:31编辑钟平成姚燚垚翻译王雷美编安宏宇
摄影之友(影像视觉) 2019年12期
关键词:滤镜肖像光圈

编辑:钟平成、姚燚垚 翻译:王雷 美编:安宏宇

就让我们来解答困扰你许久的摄影问题吧!

总是遇到无法解决的摄影问题?满脑子的疑惑却无人可问?以下2种方式皆可参与:

一、在微博发布问题@影像视觉杂志 并添加标签#专家指导#;

二、将问题发至邮箱zhongsj@syzychina.com。

ANDREW JAMES

从事摄影写作、教学方面的工作长达25年,同时也是一名出色的摄影师。

高反差带来的难题

Q我拍摄高反差风光场景时是应该依赖滤镜?还是应该拍摄多张不同曝光的照片然后通过后期合成获得曝光的平衡呢?两种方式如何取舍?

—Kim Delaney

A这个问题的答案部分取决于个人选择,部分取决于你希望在后期处理中花费多少时间。我相信物理滤镜仍然在我的摄影包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过说实话,如果我忘了带滤镜也并不是什么大事。

我已经多次撰文介绍过拍摄3张或更多照片,然后将其合成为一张观感正常的照片,而好的最终效果当然是最重要的。这两种方法都离不开出色的技巧,不过最终观众其实并不在乎——他们只希望欣赏照片本身。与过去相比,后期处理软件的进步使得合成多张照片形成最终照片变得更容易,所以采用这种方法还是很吸引人的。如果使用传统方式处理HDR照片,即使很简单的操作也能创建出不错的图像效果。

样照是我在斯凯岛拍摄的黎明,直接对着阳光拍摄。使用5张照片合成——使用机身推荐的测光值拍一张,然后分别以-2、-1、+1和+2挡曝光各拍一张。凭借捕捉到的更多细节,我原本可以在一张照片中再现更多前景阴影部分的细节,但如果过多地让阴影中的景物显现出来反而会让照片显得不真实,所以我依然保留了部分全黑的区域。

6种方法拍……

旅行肖像

1保持简单

这听起来再明显不过了,但却是最重要的方面。不要让构图过度复杂化:选择简单的头肩肖像或四分之三高度的肖像,不要总想着把人整个纳入画面。

2快拍

不要慌忙开拍,但是当有人同意你为他们拍照时要保持高效。你花费的时间越长,对方就会感觉越不舒服,也就会失去肖像照片的魅力。

3开大光圈

作为一条法则,大光圈例如f/2.8与f/4是最佳选择:大光圈有助于虚化杂乱的背景,把注意力集中在拍摄对象身上。不过要确保对准眼部对焦:时刻保证人物的眼睛清晰锐利。

4纳入环境

传统肖像的焦段从50mm到200mm。不过可以使用更广的焦段例如35mm,这样就可以纳入被摄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这对于旅拍肖像非常有用,例如在市场或者工艺品中心。

5避开网红打卡地

为了拍到更加自然的照片,避免前往那些所有游客都蜂拥而至的网红地段。这些地方要么充斥着“职业”摆姿势供人拍照的当地人,要么充斥着已经受够了被拍照的人。远离这些传统的拍照景点,可以让你拍到更有趣的人物照片,而又不会引来一群拿着相机拍照的游客。

6避免做作的笑容

虽然有些人天生面带笑容,但大多数人并不是这样。做作的笑容看起来很老套,就让被拍的人保持他们原本的样子,不论拍到的是微笑还是做鬼脸。如果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看起来就没那么具有强迫性,照片的效果也更好。

花卉的力量

Q我想拍摄花卉,却没有微距镜头,只有一支适马24-105mm f/4镜头。值得专门购买一支微距镜头吗?

—Susan Hall

A当然可以用现有的镜头拍摄花卉,但是需要仔细考虑使用最佳手法拍出成功的作品。通常最大的问题是尝试从纷乱的背景中剥离出单独的花朵或一小丛。我建议你使用变焦镜头的105mm端,寻找合适的拍摄角度让你与选定的背景之间留出足够的距离。将相机的高度降低到与花朵等高,这样往往可以让拍摄对象后方变得简洁干净。此外使用f/4或f/5.6光圈可以进一步剥离背景凸显主体,使构图更加简洁。如果能找到被摄主体与背景的色彩产生反差的角度,还能进一步帮助主体从背景中剥离出来。

当然,如果要获得更具创意的拍摄效果,选择微距镜头还是非常棒的,所以如果预算允许,我总是推荐购买一支。这样就可以集中表现花卉的细节与抽象之美,而你的变焦镜头是无法做到的,因为用变焦镜头无法在这么近的距离上合焦。不过使用微距镜头拍摄也会带来新的挑战,因为景深会变得非常有限。

左图:有时候让照片过曝来排除一些背景细节正是图像所需要的。

关于过曝

Q让画面的一部分过曝没问题吗?

—Roger Winters

A大部分情况下,摄影师都会追求让图像的曝光符合相机的动态范围——但这在有些时候是不可能的。例如当你拍摄画面中包含太阳的风光照片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高光溢出的区域。

还有些时候你可能希望故意让高光部分溢出以实现创意拍摄效果。对于一张高调照片,你希望让阴影部分同样明亮并且需要强烈的高光区域,此时就会涉及到场景中的一部分区域过曝。

归根结底,你总是希望寻求一种方式让图像具有最大的视觉冲击力——因此如果需要有意过曝(或者故意欠曝),那么就让它过曝吧。如果总是避免过曝将意味着有时候你无法拍出最好的照片。你需要在拍摄时做出取舍,并据此调整曝光。当我拍摄这张年轻的芭蕾舞者看手机的照片时,我很清楚如果要再现他身上以及室内暗部的细节,从外面倾泻而入的光线将会完全过曝。正是舞者的形体与过曝的高光形成的反差成就了这张照片;如果我保留了室外的高光细节,这张照片也就出不来现在的效果了。摄影就是要利用给定的光线条件尽可能获得最佳效果。让场景中的一些部分过曝或欠曝是你可以操控的手法,通过你的控制才能赋予照片气氛。

拍摄运动题材

Q我热爱拍摄赛车运动,但是在摇镜拍摄时总也拍不好赛车清晰、背景模糊的照片。我应该用多大快门速度才能获得理想的结果呢?

—Keith Feldman

AKeith你好,摇镜拍摄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摄影技法,需要经过大量练习才能获得稳定一致的拍摄效果。问题在于我没法告诉你某个固定的快门速度能够完美得到你希望的效果,因为这取决于被摄物体移动通过画面的速度有多快。

摇拍赛车的好处是你可以反复尝试许多次,因为赛车往往会一圈一圈跑个不停。你可以呆在一个地方反复尝试。使用的快门速度越慢,就越难拍摄到清晰的主体,而背景的模糊程度也会增加。

最重要的是摇镜拍摄动作要流畅,当被摄物体进入视野时牢牢将其锁定,当它到达你的正前方时释放快门,并在连拍过程中一直追踪其运动。如果在快门释放过程中手抖或出现晃动,就会影响主体的清晰度。我会使用1/15s到1/250s之间的快门速度,尝试同时得到清晰的主体与模糊的背景。

这张赛车的样照是用1/125s拍摄的。车轮、前景的草坪以及背景的防撞栏和树木显示出车子正在运动,但赛车本身是清晰的。顺便说一句,即使我尝试用1/1000s甚至更高的快门凝固高速通过的赛车,我依然会运用摇拍技法。

通过摇拍手法凝固运动中的汽车或运动员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但是很快就能掌握这种拍摄手法。

顺光与逆光拍摄

Q请问老师顺光和逆光的拍摄区别大吗?在拍摄时分别需要注意什么?

—Joey

A姚燚垚的回答:光线是摄影的源泉,即便在相同的场景下拍摄同一主体,利用不同方向的光线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拍摄效果。下面我就使用不同光线拍摄一片银杏叶,来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

首先来说说顺光拍摄。顺光是我们拍摄时最常遇到的拍摄情况,而且对于初学者较易掌握。顺光即相机在太阳与拍摄主体之间,镜头顺着光线的方向进行拍摄。顺光拍出来的画面顏色最接近双眼所见,能够保留附近环境细节。而逆光即拍摄主体在相机和太阳之间,镜头逆着光线的方向进行拍摄。逆光拍出来的银杏叶会更透彻和光亮,但背景就会曝光过度,缺少背景细节。

顺光拍摄非常简单,一般只需按照相机的正常曝光,即可顺利得到一张曝光合适色彩正常的照片。逆光拍摄则需要进行调整。首先,需要使用中央或点测光模式对拍摄主体进行测光,还需要进行手动曝光补偿,以实现想要的曝光效果,否则相机感受到强烈的直射阳光后会自动降低曝光,拍摄出来的照片会变成剪影效果。另外,尽量让被摄主体挡住一部分或者全部太阳,这样光线不会直射进镜头,否则画面中就极有可能出现不想要的眩光,而让画面出现瑕疵。

万元内相机组合推荐

Q请老师推荐一款万元以内能够应对日常生活拍摄和外出旅行拍摄的相机和镜头组合?

—Kevin

A姚燚垚的回答:既要满足日常又要满足外出拍摄使用,那么建议购买可换镜头的无反相机。一万元的预算算是比较充裕,如果考虑到画质、易用性、可扩展性和便携性,那么我推荐考虑这套尼康Z50双镜头套机组合。

尼康Z50是尼康最新推出的轻便型无反相机,它体积小巧适合随身携带。与此同时它还能提供良好的影像品质,这是因为它使用了和尼康Z7相机相同的Z卡口,此镜头卡口拥有更大的55mm直径,可以进入更多的光线。搭配尼克尔Z DX 16-50mm f/3.5-6.3 VR和尼克尔Z DX 50-250mm f/4.5-6.3 VR两支镜头,呈现尼克尔Z卡口的良好影像品质。双镜头套机的焦距范围从16mm至250mm,从广角到长焦,都能获得拍摄主体的精致细节,将日常场景变成美丽的作品。此外,Z50相机还拥有可触摸180度翻折屏、静音拍摄、手机遥控、4K视频等多种实用功能,让拍摄既轻松又充满更多创作可能。

尼康无反相机Z50尼克尔Z DX 16-50mm f/3.5-6.3 VR

尼克尔Z DX 50-250mm f/4.5-6.3 VR

照片拯救

一张平淡沉闷的树照经过戏剧化的黑白处理变成了视觉焦点

拍摄这幅孤树的那天光线缺乏反差,最终照片平淡而且毫无生气。然而画面中的元素非常适合调整为戏剧性的单色图像。打开Lightroom,我先从天空区域开始1,这部分目前太亮了。将高光与白色滑块向左拖拽到-100可以恢复隐藏在RAW文件中的高光细节。我可以进一步压暗这部分细节2,方法是用调整画笔在画面顶部的天空部分涂刷进行加深,并将除雾数值提高到20。

图像仍然反差不足,所以我通过进入色调曲线面板、将点曲线下拉从线性改为强烈对比3,来增加画面的冲击力。最后我在前景处再涂第二层调整画笔4并将黑色滑块调整为-60,将这一区域压暗。

LCD所见即所得吗?

Q通过机背液晶屏查看照片是调整曝光的可靠方式吗?

—Chris Ball

A并不可靠。可以用LCD大致查看曝光效果——但是要想得到准确的评估,还是需要参考直方图。当你使用实时取景时,可以同时看到取景画面与直方图,但在非常明亮的条件下,人眼可能很难挑选出所需的全部细节。

相反,在昏暗的室内,人眼看到的图像可能比画面实际要亮。记住,大多数相机都可以调整显示屏的亮度,让你在浏览图像时眼睛更轻松舒适一些。

添加还是复制

Q我在将图像导入Lightroom时感到非常困惑,因为有几个不同选项。我该用哪个呢?

—Lucy Rendall

A最简单的导入方法是告诉Lightroom参考你用来存储RAW图像的文件夹。我总是把图像存储在经过命名的外置硬盘中,在导入时我会勾选添加,这样就会把图像引入我的目录中,但原始RAW文件依然保留在外置硬盘的目录中。如果你希望将图像复制到不同的位置,就勾选复制,不过如果你的目的地文件夹位于电脑的内置硬盘上,最终会把硬盘装满并影响电脑的性能表现。

跳闪

Q跳闪是什么意思?我能用相机的内置闪光灯实现跳闪吗?

—Jon Lee

A跳闪简单地说是将闪光通过第二个表面,例如墙壁、天花板或反光板,反射到主体上的一种闪光技法。它可以让光线扩散,比直闪的效果更讨人喜欢。对于相机内置的固定闪光灯来说这种技法几乎是不可行的,但是对于具有旋转灯头的外置闪光灯来说则非常容易实现。光从其他表面反射回来时可能会带有一些该表面本身的色彩,所以运用这项技法时最好寻找具有自然、中性色彩的表面用来反光。

人文摄影如何拍摄

Q请问老师如何拍摄好街头人文类型的照片?

—Brian

A姚燚垚的回答:街头人文摄影的方式有很多种,我按照使用不同焦距镜头的拍摄方式来进行分类。刚刚开始拍摄的摄影爱好者面对被摄者往往很害羞,生怕被注意到而引起反感,所以使用长焦镜头在远处抓拍是许多摄影爱好者最常采用的做法,这样可以在被摄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拍摄。由于长焦镜头虚化能力极强,可以滤掉与主题无关的视觉干扰,使主体更突出。不过空间压缩太大时,会强化观者与画面人物的距离感,使照片看来不那么生动亲切。

另一种拍法则较为困难,使用广角或中焦镜头对被摄者近距离拍摄。有时被摄者会因为太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而没有意识到摄影师的存在,这也是抓拍的好时机。近距离抓拍能拍到被摄者更为生动的表情和动作,而且现场感倍增,缺点是容易干扰现场,造成被摄者的抵触。

抓拍和沟通是人文摄影的主要方式,两者各有所长。对于街头拍摄,很多场景都是稍纵即逝,这时候往往要以抓拍为主,若有必要,事后再征得被摄者同意。而对于更为长久和深入的专题拍摄而言,事先沟通几乎是必须的,因为专题拍摄的效果在沟通前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完成的。

街头人文摄影器材推荐

Q最近想学习人文摄影,请老师推荐一套适合拍摄街头人文的相机和镜头组合?

—Tang

A姚燚垚的回答:对于街头人文摄影来说,器材的选择有几个注意要点。首先是机器的小巧,小型化的机身首先容易随身携带,且在拍摄时有一定的隐蔽性,不会让被摄者感觉到恐惧与不安。其次是相机的反应速度要快,人文摄影瞬息万变,每一个画面都是瞬间,错过就无法重现。在选择镜头时,镜头焦距一般在35-50mm范围上下,这样的视角更贴近人眼观察视角,拍摄的画面更加具有真实感。镜头的体积同样也是越小巧越好,而并不需要它具备最好的画质和极大的光圈,使用小光圈拍摄让照片的现场氛围感还原得更加真实。

基于以上观点,我推荐考虑适马fp全画幅无反相机搭配适马45mm F2.8 DG DN镜头的组合。首先,fp这台相机外形非常小巧,机身仅重370g,是目前市面上最小最轻便的全画幅相机,让人文扫街摄影师也能轻松享受全画幅的高画质。同时相机具备类似电影色彩的照片模式,让拍摄者直出的照片就极具质感。与相机搭配的这支适马45mm F2.8 DG DN镜头兼具高性能与紧凑体积,镜身主要部分都采用金属材质,具备精细的做工与舒适的操作感。在F2.8的最大光圈下,画面锐利且虚化过渡油润,为街头人文照片增添了浓郁的味道。

适马fp全画幅无反相机适马45mm F2.8 DG DN镜头

让肖像更完美

Q我有一台尼康D7200相机,只有一支16-80mm f/2.8,我能用它拍摄肖像吗?

—Connie Holmes

AAndrew的回答:当然能!你的镜头可以带给你拍摄肖像所需的非常棒的焦段范围。因为你使用的是一部DX画幅尼康数码单反相机,所以镜头35mm等效焦距是24-120mm,在这个焦距范围内,你都可以愉快地拍摄肖像。

诚然,变焦镜头的广角端并不是拍摄肖像最为传统的焦距,但是在24mm端你可以拍摄带环境的人物肖像。使用广角端可以把注意力放在主体人物身上,使用f/2.8的光圈,使背景得到更明显的虚化。

我建议你为一个朋友拍摄肖像,分别使用镜头焦距的两端,这样就可以看出视野的变化如何改变你对画面的构图。显然不必一直使用f/2.8光圈,但这将带给你最大限度的背景虚化效果。在f/2.8时要小心对焦,因为这时景深很浅。

16-80mm变焦镜头是一支非常全面的镜头,可以解决几乎任何主题的拍摄。不要只局限于肖像拍摄,在你的可选焦距范围内,你可以拍摄风光、建筑甚至部分野生动物与运动题材。

电池保护

Q每次拍摄完毕,我都会把锂离子充电电池留在相机内一直到下次使用,但这到底是不是最好的储存锂电池的方法?

—Lorraine Peterson

AAndrew的回答:当电池留在相机内,仍然会有电流,尽管非常微弱,但最终会让电池放电。如果我拍摄比较频繁,我会将电池留在相机内,但我不会把电池长时间放在我的备用相机内,而是将电池取出,放在摄影包带拉链的兜内如果你还保留着电池的原配塑料盖,可以把它盖上防止电池触点污损。我的小盖子早就丢了!

防止漏光

Q我使用Lee Big Stooper减光镜拍出的照片都有亮点,我该怎么办?

—Jack Gilmore

AAndrew的回答:这个明亮的区域看起来像漏光,这是由于长曝光过程中有杂光照射在感应器上造成的。对于高密度ND减光镜,这个问题相对常见一些,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容易解决。有两个地方容易让杂光进入,一个来自滤镜本身后方,这是由于滤镜没有正确与滤镜支架结合;另一个是杂光透过取景器进入。

首先解决滤镜安装的问题。Lee Big Stooper通过Lee滤镜支架上的插槽固定到位,必须精确固定在最后一个插槽(假如你有不止一片滤镜)以便滤镜周围凸起的遮光条紧密接触,面对相机。安装到位后遮光条可以阻止杂光进入。如果滤镜支架上有不止一个滤镜插槽,有可能你在安装时错位了,或者没有正确对齐。只要有一条小缝隙就会让杂光进入。

此外建议在曝光过程中遮住取景器。部分相机在取景器目镜处设计有可以翻下的遮光幕帘,如果你的相机没有,只要在曝光过程中用手遮在取景器上就行了。

你争我夺

这是在希腊拍摄的鹈鹕争斗照片。

读者

Emma Brewer

T我最近去希腊的一个湖泊旅行时,趴在岸边拍到了这张照片。这些鸟儿太神奇了,拍出来效果非常棒。这组照片拍摄的是它们在争抢扔给它们的鱼。我不想把鱼拍进画面,但我喜欢它们之间的互动以及巨大的喙在水中激起的水花。

器材:尼康D500相机搭配10-24mm镜头(10mm端)

曝光参数:1/1250秒、f/8、ISO 250。

专家

Andrew James

W拍得真棒!我真的觉得你在它们争抢抛给它们的食物时,抓拍到了这种鸟类的性格。

我对这张照片充满了钦佩:你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高速快门凝固了动作,f/8光圈获得了足够的景深容纳整个鸟群,而使用超广角镜头从低角度拍摄,给人一种你就在它们中间的感觉。

画面前方溅起的水花也很棒,当为首的鸟儿衔住鱼时,这些水珠很好地展现出力量感,现在鱼大概在它的口中吧。

唯一需要注意检查的是鹈鹕三人组中前面那只鸟儿左翼上的高光。看起来像是溢出了。

专家点评

猜你喜欢
滤镜肖像光圈
“绿瓤西瓜”横空出世 是滤镜合成还是“确有其瓜”
影像视界
地毯肖像
叙利亚肖像
高坚Nuances系列Extreme Full中灰密度镜套装
去世66年后,他的肖像上了钞票
《肖像》
抖音:“滤镜”下的戏剧性与自我缺失
Rollei滤镜德国试用评测
提升格调的光圈、焦距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