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19-01-10 06:52
中国画画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资本运作投机业界

“炒作”与“投机”很久以来已成为了我们艺术品拍卖的“常态”。而近些年又出现了金融资本运作的现象,就是一种所谓的“质押融资”,因此加剧了本行业的恶性循环……如今一件名家大师的书画作品动辄几千万或上亿的成交,其表象似有“洛阳纸贵”或“艺术春天”,而实质却是一种“金融绑架”随后便“始乱终弃”……

毋庸置疑,当下不少名流大师的作品已然沦落为拍卖会上资本运作的一种筹码或洗钱的载体。这些作品与其原本的属性早已渐行渐远—记得前几年有一幅陆俨少先生的手卷,几千万成交之后,质疑其作品本身有添加造假之嫌的呼声此起彼伏,并且证据也确凿了,然而,买方(某家银行)却始终保持缄默,和局外人一般的事不关己—真正缘由就是其本身业已完成了一次资本运作,即质押融资,作品本身的真假和贵贱已无意义可言……

就是在当下国民经济下滑趋势增大的背景下,近期北方的几场艺术品拍卖也照样是热钱涌动,一掷千金而屡屡破亿,勾得一些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纷纷怀揣一腔贪婪,趋之若鹜地站台围观,人气的爆棚无以复加—人人都以为自己有朝一日也能一夜暴富,抑或起码也能分上几杯羹………

总之,一个原本应该“至味清欢”的业界,已逐渐被一批又一批唯利是图的资本大鳄层层围猎,次第吞噬,不禁令我悲从中来,一声叹息……

遥想当年(20世纪80年代)本学界上上下下恪守着清贫重治学—当时为了给新成立的浙江山水画研究会筹款,陆俨少先生作为首任会长,捐出了两件尚好四尺三开山水作品,并明确指示我:1.每幅作品只卖120元,一定要让百姓买得起。2.内部人员不允许购买……(记得当时叶浅予先生也捐了作品和陆老同价),美院其他教授每幅40元,我们更晚辈的一二十元一幅。(注:记得当时的职工月工资约四五十元)当年在杭州湖滨书画社前后搞了两次,均销售一空……

抚今追昔,近20年来大量的热钱涌入书画市场,非但没能给业界带来一个真正的春天,而负面消极之效应已然凸显:投机炒作,重度泡沫,资本绑架,弄虚作假……最大的症结在于他贻害和惯坏了几代年轻人,纷纷学得厚颜无耻的唯利是图,精通炒作,欺世盗名,同流合污—种种的无耻不堪已到了罄竹难书的地步……

作为业界几十年风雨历程的见证者,也作为老一辈教诲出来的守望者,吾辈最大的企望是:本业界能在浮躁鼎沸之后,逐渐恢复以往的斯文和平静,所有的艺术品也能在被市场大潮的冲击之后,逐渐回归其本身之属性,也愿我们广大书画家的作品能够: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猜你喜欢
资本运作投机业界
业界聚焦
业界聚焦
业界聚焦
业界聚焦
集团化资本运作的融资分析★——以复星收购地中海俱乐部为例
读懂“互联网+”创新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郦锡文:资本运作,想说爱你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