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协调发展

2019-01-10 11:48
中国林业经济 2019年1期
关键词:甘肃甘肃省秸秆

王 玲

(武山县滩歌镇农业技术推广与综合服务中心,甘肃天水741314)

1 甘肃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由于地质原因,甘肃省的人工造林效果不佳,而且植被覆盖率较低,加之现今植被破坏率严重,已经高达几十万km2。天然林遭到破坏,草林植被功能损坏,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失衡。同时水土流失问题也逐年加剧,土地沙化、盐渍化问题愈加明显,大大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水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农村废水的排放量一直居高不下,而且由于甘肃省地势的原因,可用的水资源在不断流失。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导致水资源破坏严重。最近几年来,一些城市内的低效率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转向农村,这些企业的生产废料及排放物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更为严重,生态环境的遭到更严重的破坏。

2 甘肃农村生态环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沙漠化以及水土流失

甘肃省是沙漠化以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而且沙漠化面积正在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河西荒漠化地区和河西、靖远等城市逐年增加。严重的沙漠化以及水土流失,使得甘肃省农村的土地资源、土壤质量受到严重的破坏,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甘肃农村的经济发展。

2.2严重的水资源缺乏问题

在甘肃省内,大部分河流流量较差,降雨量较少,大部分地区干旱,山地和高原等未开垦的土地多为山地和高原,蓄水能力不足,土壤侵蚀严重,土地贫瘠,物种难以生存。在这种情况下,甘肃的农业产业以及农牧业植被产业要想恢复,都要先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如果缺水的问题一直存在,那么很多事情都无法完成。

2.3 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加剧

当前甘肃省由于农业发展的需要,省内农药制剂的使用量逐渐增加,农药外包装对环境的污染无法估量,大气、水土资源、生物物种等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全省因农药造成的安全问题不断出现。每年化肥的使用量大约在140万t,其中主要以氮肥为主,但是氮肥的利用率又很低,由于地形原因,土地对地形的吸收率不高,肥料的利用率较低,而且流失的化肥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对土壤也有一定危害,例如造成水体的污染,农业种植生产中塑料薄膜的应用也造成农村环境的破坏,由于塑料薄膜的难以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甘肃省农业薄膜覆盖面积13.33万km2公里,而且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膜的使用量与日俱增,膜的残膜也迅速增加,导致农村“白色污染”泛滥。

2.4 作物秸秆大量废弃

甘肃省由于主要以农业为主,因此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产生相应的秸秆量大大增加,这些秸秆由于技术原因不能有效利用,使得大部分的秸秆处理的方式就是焚烧,这不仅降低了秸秆的再次利用率,而且秸秆焚烧产生的气体也污染了空气,降低了农村的空气质量。另外的处理方式就是将秸秆大量堆积在农家房屋前后,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3 甘肃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建议

3.1 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领导部门应当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保护观念,让每一位群众都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列。农业主管部门应当遵守职责,监督农业资源的保护,必须高度认识环境保护的概念,提高环保意识。为了保护和协调甘肃生态环境的发展,有必要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处理生态环境,找取最佳的生产生态共赢路线,实现双赢的目标。

3.2 加强农村综合整治,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基础

在甘肃省内这种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增加农业生产类型,多元化生产,农村资源合理化利用,生态环境优化改造,尽量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实现“三废”目标达标,就要坚决关闭,制止和转变农村污染治理项目。植被恢复工程要做好,强化水力资源建设,保证农村水资源的安全,促使水资源节省以及高效利用的目的。要抓好固原农业管理工作,要认真开展农药:化肥:薄膜:畜禽粪便的污染防治工作,实现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科学发展的目标,尽量减少有污染的化肥农药的使用,保证农村能够进入能源生态模式。

3.3 加大对甘肃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

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有资源、土地、技术、环境和人才等。考虑到甘肃省资金问题严重不足的缺陷,这也是制约甘肃省农业生产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促进甘肃农村经济以及环境的保护,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大力投入资金支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保护甘肃省农村环境,不仅对于保护甘肃省环境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保护整个中国环境也有一定意义。因此国家应当对甘肃省进行经济援助,为环境保护提供强力后盾,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保证其合理运行。

3.4 加快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甘肃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第一,水果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甘肃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光、热资源,适合于果林的发展。它不仅可以利用果树来保护甘肃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利用果树获得更多的效益,从而协调和发展甘肃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经济。

第二,大力发展草业。由于甘肃地区多山,土地环境比较恶劣,所以都不太适合种植粮食作物,相反种植草的话就比较合适,而且见效快,对于固沙固土的帮助也比较大,经济效益更为可观,对于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第三,大力发展舍饲畜牧业。关于如何阻止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所以需要一个既能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又能保证环境不受破坏的办法,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舍饲畜牧业。

猜你喜欢
甘肃甘肃省秸秆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甘肃卷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