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因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分析

2019-01-10 20:31
猪业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产仔数输精大白

陈 辉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0)

随着现代畜牧技术的发展,我国养猪产业逐渐走向规模化与集约化,而母猪繁殖性能是现代养猪业中的重中之重,养猪从业者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母猪繁殖性能决定,因而如何改善母猪繁殖性能成为现代规模养猪的一个研究热点。研究表明,母猪多数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在0.1以下[1],为低遗传力性状,表明非遗传因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较大,人们可通过调控非遗传因素,从而使母猪发挥最优繁殖性能。母猪的繁殖性能主要包括产仔数(总产仔数以及产活仔数等)、出生重、断奶重、断奶数、泌乳力(21日龄窝重)以及哺乳力(育成率)等指标[2]。大量研究发现,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非遗传因素有胎次[3]、日粮营养[4]、输精方式[5]、母猪初配日龄[6]、饲养管理[7]、母猪背膘厚[8]以及环境[9]等因素,说明母猪繁殖性能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各因素对繁殖性能的影响,从而通过后期人为优化,使母猪的繁殖性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文章就非遗传因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展开综述,阐述各因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旨在为实践生产中改善母猪繁殖性能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应用策略。

1 分娩胎次

大量研究发现胎次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非遗传因素。耿倩等[3]研究了不同分娩胎次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大白母猪46 533窝繁殖记录的分析,得出总产仔数、活仔数和健仔数在1~3胎逐渐增加,第3胎最高,结果表明胎次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具有显著影响,该研究认为大白母猪第2~6胎时繁殖性能较优。相似的研究认为胎次对大白母猪的繁殖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且第2~5胎为大白母猪的最佳分娩胎次阶段[10]。陈松玲等[11]研究胎次对加系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4胎加系母猪产仔性能与胎次正相关,第4胎时繁殖性能最佳,研究认为应对第5胎断奶后的母猪进行及时部分淘汰。保持合理的胎次结构对改善母猪群的繁殖性能具有积极意义,陈业等[12]探讨了胎次结构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600头基础母猪群10年的繁殖记录,结果发现母猪第1~10胎的比例分别为3.40%、4.26%、12.48%、19.15%、19.93%、17.02%、12.70%、7.87%、2.48%、0.71%时,母猪年产仔数以及PSY(年提供断奶仔猪数)最高。综上表明,胎次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应保持合理的胎次结构(2~5胎,具体胎次结构应视品种而定),及时对高胎次母猪进行淘汰,以保持较佳的母猪繁殖性能。

2 日粮营养

日粮的蛋白质水平、氨基酸水平、能量水平、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饲料添加剂等营养因素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具有影响。李劲松等[4]探讨了低蛋白日粮(氨基酸平衡日粮,日粮含CP14%和12%)对泌乳母猪(试验从妊娠107 d至仔猪21 d断奶,共28 d)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日粮CP为18%),低蛋白组母猪的仔猪断奶重、断奶时母猪体重、泌乳期体重损失均显著降低(P<0.05),表明一味降低蛋白水平会降低母猪繁殖性能。周水岳等[13]研究表明当妊娠母猪日粮CP水平为14.71%时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具有改善作用。江赵宁等[14]探讨了增加妊娠后期能量水平(在中等能量水平分别增加15%和30%),结果发现,随着能量的增加,母猪哺乳期采食量显著降低,同时高能量水平导致妊娠后期母猪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浓度升高,表明在生产中对于妊娠后期母猪“攻胎”时能量水平不可过高,否则会对母猪繁殖性能带来不利影响。日粮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对母猪的繁殖性能也具有影响,孟庆利等[15]发现断奶前3 d时给母猪注射维生素A、维生素D溶液5 mL可显著降低母猪断奶到发情间隔,并且提高了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张继良等[16]研究表明在母猪临产前7 d时在其日粮中添加11 g/d活性维生素D3、锌及锰复合物可显著缩短产程以及显著提高断奶仔猪个体重(P<0.05);表明日粮中添加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具有改善作用。除此以外,日粮中添加饲料添加剂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具有改善作用,研究表明,妊娠母猪日粮中添加50 g大豆卵磷脂[17]以及3 g复方黄藿提取物[18]等多种饲料添加剂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均具有改善作用。综上表明,在实际生产中应优化母猪的日粮营养(维持蛋白水平、补充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饲料添加剂),从而使母猪的繁殖性能得到改善。

3 输精方式

不同的输精方式(输精深度以及输精程序)也会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在实际生产中常用的输精方式主要有常规输精(子宫颈)以及深部输精(子宫内),付永利等[19]比较了两种不同输精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60 mL)深部输精母猪的总体繁殖性能明显优于常规(80 mL)输精方式,同时降低了精液的使用量;乔利敏等[20]研究表明深部输精可明显改善母猪繁殖率。相似的研究表明使用子宫内深部输精后母猪的受孕率、分娩率、年产胎次以及窝产仔猪数均提高,表明采用深部输精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具有改善作用[21]。不同的输精程序也会对母猪的繁殖性能产生影响,吴宝云等[22]研究了不同定时输精程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备母猪后,可显著提高后备母猪的发情率、配种率、窝产仔数以及窝产活仔数(P<0.05);陈辉等[23]采用生物技术使母猪实现同期定时输精,结果表明定时输精可促进后备母猪发情、提高受胎率以及显著提高窝产活仔数;表明定时输精程序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不同输精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可采用深部输精与定时输精相结合,从而改善母猪繁殖性能。

4 母猪初配日龄

大量研究表明,配种时间也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一个因素,把握合理的配种时间对母猪繁殖性能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李彦清等[6]为确定嘉兴黑猪的适宜初配日龄,以79头嘉兴黑猪母猪为研究对象,根据初配日龄划分为6个日龄段,结果表明初配日龄大于330 d母猪总产仔数显著高于210~239 d(P<0.05)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嘉兴黑猪母猪的最佳初配日龄为180~210 d。彭兴等[24]研究表明,丹系大白后备母猪初配日龄在240~269 d时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显著高于初配日龄小于240 d的后备母猪(P<0.05),且高于初配日龄在270 d以上母猪,240~269 d初配日龄为丹系大白母猪最佳配种日龄。李文明等[25]发现丹系大白母猪初配日龄在230~270 d时产仔数最高;简运华等[26]认为丹系长白母猪在240~269 d时配种可发挥较好繁殖性能。综上表明,后备母猪初配日龄对繁殖性能具有明显影响,为改善后备母猪繁殖性能,应掌握合理的初配日龄(230~260 d,地方品种可再提前20 d左右)。

5 母猪背膘厚

研究发现,背膘厚对母猪繁殖性能具有显著影响。葛文霞等[8]研究了妊娠母猪不同背膘厚对产仔性能的影响,根据背膘厚分为3组,结果表明,中等背膘厚(16~22 mm)母猪产仔数、产活仔数以及初生窝重均显著高于其他背膘厚度母猪(P<0.05),而死胎数和死胎率显著降低(P<0.05),表明中等背膘厚对母猪繁殖性能具有积极意义。母猪不同阶段的背膘厚会显著影响繁殖性能,陈松玲等[27]探讨了不同背膘厚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后备母猪配种以及妊娠30 d背膘厚为21~26 mm时,产活仔数最高,而死胎数降低;而对于经产母猪,配种时背膘在13~16 mm时分娩率和产活仔数达到最大值,而死胎数降低。张景峰等[28]根据母猪不同生理阶段制定了最佳背膘厚标准,通过对2~8胎次母猪的繁殖记录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断奶母猪背膘厚为14~19 mm时有利于缩短配种日期,妊娠前期(30 d)、妊娠中期(75 d)以及妊娠后期(上产床)的最佳背膘厚分别为14~17 mm、16~19 mm以及17~21 mm。综上表明母猪背膘厚对繁殖性能具有明显影响,实际生产中应根据母猪所处不同生理阶段通过控制日粮营养水平以达到最适背膘厚。

6 饲养管理

不同的饲养管理(饲养方式、饲料以及福利等)对母猪的繁殖性也具有很大影响。在饲养方式方面,孙华等[29]探讨了不同采食方式(自由采食以及限制饲喂)对大白后备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限饲组(按基础日粮90%饲喂)后备母猪初情期以及首配日龄均显著早于自由采食组,首次配种空怀率以及返青比例显著降低,分娩率高于自由采食组,表明适当限饲对后备母猪生长发育后期其繁殖性能具有改善作用。于原声等[30]研究发现对美系二元杂母猪进行短期优饲(3.0 kg/d,连续饲喂7 d),可显著提高母猪断奶7 d发情率、窝产活仔数以及窝产有效活仔数(P<0.05)。这都表明不同的饲养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在饲料方面,邵勇维克等[7]对1 728头大白猪的研究发现,给大白母猪饲喂湿料(水料比为3:1)可显著提高仔猪成活率(P<0.05)、死胎数显著降低(P<0.05),同时母猪产活仔数、健仔数以及断奶7 d发情率均有所增加;表明湿料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具有改善作用。动物福利也会给繁殖性能带来影响,王光耀等[31]研究表明群养可使死胎数降低1头(P<0.01),产活仔数增加1.54头。综上说明良好的饲养管理(饲养方式、饲料等)对母猪繁殖性能具有改善作用。

7 饲养环境

除上述非遗传因素外,环境(光照、温度等)因素也是一个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在光照方面,牛德料等[32]为改善母猪场光照条件,采用30 W白炽灯,执行16 h/d光照,与改善前相比,采用新光照制度后母猪的产仔数、个体初生重以及断奶7 d发情率均增加,同时降低了弱仔、死胎以及木乃伊胎数。在温度方面,研究发现,配种前5 d以及配种后14 d、分娩当天以及分娩前1 d温度和高温湿度指数(THI)升高会分别显著降低窝产仔数、断奶仔猪数和产活仔数(P<0.05),而分娩前5 d温度升高则导致僵猪数显著增加(P<0.05)[33];谢光明等[34]研究也表明夏季高温(30 ℃以上)会给新丹系母猪繁殖性能带来不利影响;而叶润全等[35]在配怀舍配置了正向水帘降温设备(夏季),与未配置组母猪相比,窝产仔数、健仔数均现显著增加,表明夏季降温对母猪繁殖性能具有改善作用。因而,在高温季节,做好防暑降温对改善母猪繁殖性能具有积极意义。

8 小结

综上表明,母猪的繁殖性能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为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在实际生产中,应从优化母猪胎次结构、改善日粮营养(维持母猪营养需要、低蛋白日粮、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等)、选择适宜的输精方式(深部输精)、把握合适的配种时间、加强饲养管理、通过营养调控控制母猪背膘厚以及创造适宜舒适的环境(适宜的光照以及温度)等,从而使母猪的繁殖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猜你喜欢
产仔数输精大白
提高妊娠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大白
不同胎次和产仔季节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及窝产仔数分布研究
深部输精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胎次与公猪对巴马香猪产仔数影响及产仔数统计对样本量要求的研究
虎头虎脑的“大白”
不同输精方式及输精剂量和次数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深部输精技术在规模猪场中使用效果分析
猪人工输精产仔数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关于肉牛冻精改良异地输精的解冻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