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道而行 功成事遂
——揭秘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命题规律和应对策略

2019-01-10 22:56陕西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19年3期
关键词:生活与哲学主观高铁

陕西

自1999年高考实行3+综合以来,哲学选择题就成为全国卷高考政治必考内容之一,占政治选择题总数的四分之一、分值的25%,在高考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有效地哲学复习课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合理演绎推理,衍生出一些新观点,生成一些新知识,这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和效率,也就是说做哲学题是有章可循的。下面笔者以2016-2018年的全国卷高考试题为例,谈谈对高考哲学选择题命题的一些看法和解题应对策略。

一、历年高考试题考向研究

1.(2016 •全国Ⅱ卷 • 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 )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7 •全国Ⅲ卷 • 20)2016 年10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强化互联网思维的依据是 ( )

①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

②互联网思维适应了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③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

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8 •全国Ⅲ卷 • 2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认识论看,提出上述创新性重大论断表明 ( )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

②改革发展的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

③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有认识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6年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2017年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创新的作用;2018年考查实践、认识及其辩证关系。虽然每年全国卷的哲学试题考查的具体考向有差异,但是所考查的方向本质却有共通之处,即都考查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所以只有正确的把握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解题,才能提高做题的效率和效果。主观与客观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主客观间的关系呢?

二、思路点拨与方法启迪

(一)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首先要坚持唯物的立场

【思路点拨】唯物的立场反映在现实生活和解题中应遵循如下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客观范畴的存在是主观范畴存在的决定因素、根据、基础、出发点。

原则二:要求主观符合客观,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客观范畴的存在如一级概念:物质、规律、联系、矛盾、实践、社会存在;二级概念:自然界、人类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各种具体规律等;三级概念:自然现象及自然条件、社会客观现象、国情、现实、现状,社会地位、实践工具及对象等;主观范畴的存在如一级概念:意识、主观能动性、认识、真理、社会意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二级概念:思想、理论、观念、信念、信仰、道德、宗教等;三级概念:科学、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战略、法律、规定、决策、方法、需要、利益出发点等。

【方法启迪】在了解主观与客观关系基础上,如何在解题中循道而行,达到功成事遂的目的呢?具体做题中要运用演绎法:首先对题肢、题干的主体和客体做出归类定性判断;其次,依据唯物的原则要求判断题干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最后,依据主观与客观关系的原则要求判断题肢主客观间关系是否正确或者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进一步找对排错。

【示例导引】(2016 •全国Ⅲ卷• 23)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 )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思路分析】题干强调旧体诗因反映的时代生活题材不同而形式有差异,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即意识的反映对象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主体——旧体诗属于意识范畴的文学艺术,客体是生活题材;依据主观与客观关系的原则要求可知:不同生活时代的题材决定了旧体诗的内容,据此①观点错误,排除A、B;不同时代的旧体诗是对时代生活题材的能动反映,依据主观与客观关系的原则要求可知: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的观点错误,因而排除B、D,选C。

(二)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还需坚持辩证的思维

【思路点拨】辩证的思维反映在现实生活和解题中应遵循下面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主观范畴的存在具有能动性——能动的反映和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认识、社会意识、价值观、人生观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认识、社会意识、价值观、人生观发挥着消极阻碍作用。

原则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真理、实践、矛盾、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是变化发展的,一切静止的观点、终结性观点都是错误的。

原则三: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但具体事物间有无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意识现象必须通过实践对物质现象才有能动的反作用,不同性质的主观存在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不同,主观现象和客观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原则四:看问题办事情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要全面分析和把握重点。物质、实践、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意识、认识、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基础,是重点。

原则五:事物的发展过程是辩证的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既肯定又否定,要坚持辩证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科学理论、真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任何一个真理性认识不是对已有真理性认识的推翻和否定,而是超越和发展。

【方法启迪】主观现象在反映或者反作用于客观现象的过程中,要坚持能动性、条件性、变化发展性、批判性、特殊性、全面性与重点性的结合的观点。具体做题中要运用演绎法:首先对题肢题干的主旨做出归类定向判断,确定其考查的方向;再依据主观、客观及主观与客观间的辩证关系要求判断题干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最后依据主观与客观关系的辩证性原则要求判断题肢主客观间关系是否正确,进一步找对排错。

【示例导引】(2018 •北京卷• 25)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为避免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破”等新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是新旧事物的关系

B.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C.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

D.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思路分析】题干强调采用新技术修建京张高铁,定向分析主要考查变化发展的观点,关联考向有发展的实质、矛盾观,意识观的有关知识。题干提到时间副词——当代,据此判断此题考查变化发展性;修建京张高速是一种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使用新技术,直接说明实践的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提高,即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没考查辩证否定观,即没讨论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间的关系,A排除 ;京张高铁的修建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依据唯物论原则:它必须以客观的东西为前提和基础,据此知道C观点错误。D观点违背了全面性原则,事物的发展是统一性与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排除D选项,所以选B。

【试题演练】

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 ( )

①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

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美国在工业文明时代领先我们几十年,在这个赛道上我们无法超越,但每个人的成功之处,往往会成为阻碍他继续发展的因素。如同马云所表达的,美国的传统商业太发达了,所以电子商务只是美国主流商业中的甜点,而中国没有这样的包袱,电子商务有机遇成为中国的正餐。这意味着 ( )

①电子商务的出现为我国实现超越创造了条件

②我国应树立创新意识,摒弃工业文明,弘扬电子商务

③要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④美国发达就会转化为落后,中国落后自然会转化为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1.C 2.B

猜你喜欢
生活与哲学主观高铁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高铁会飞吗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生活与哲学》教材辅文的特征、功效及运用
学生的“难”,老师的“解”
对立与存在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