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重逢于明日

2019-01-10 01:33
看世界 2019年26期
关键词:公历意涵历法

年关将近,无论你的2019年是风尘碌碌,抑或是悠然自得,终将辞旧迎新,展开新的一年。但,“年”是什么?

我们习以为常的“公历”,只是众多历法中最通用的一种。放眼世界各地,历法因国家和宗教而异,“年”的意涵可能大不同。历法是以年、月、日计算时间的方式,但时间的测量和刻度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每一种历法都蕴含着先人们的智慧,历法的起源与变迁,更是影响着今时今日使用该历法的人们,如何“过日子”、如何“过节”,以及如何“过年”。

异中有同。相较于公历的“跨年”,有時候传统新年更为重要。对“大中华圈”而言,是阖家团圆的“春节”;对于犹太教徒,是来自《圣经》经文的“吹角节”。

同中又有异。有“过年氛围”的日子,却未必真的发生于“岁末年初”。对穆斯林来说,是结束斋戒月的“开斋节”;在印度,是“驱邪除恶”的“排灯节”。

这些“普天同庆”的日子,大抵都隐含着人们对明日、对未来会更好的盼望。虽然这些“节”与“年”某种程度上是人的精神造物,但世世代代的人们,也许亦是在这些日子里,意会了年岁的意义。

策划 本刊编辑部

统筹 姜雯

猜你喜欢
公历意涵历法
发明新历法
霜降
寒露
雨来了
浅谈师兑簋
历史上最长的一年
新月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