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FTA的经济效果影响分析

2019-01-10 08:22李平瑞,高钟焕
中国市场 2019年36期
关键词:中日韩

李平瑞,高钟焕

[摘 要]伴随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日韩作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经济体,不断调整规划FTA战略,在推动三国经济贸易增长的同时,也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中日韩FTA发展进程与必要性,指出中日韩FTA对经济效果的影响,就如何推进中日韩FTA建设提供相应的对策,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中日韩;FTA;经济效果

[DOI]10.13939/j.cnki.zgsc.2019.36.029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跨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自由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与欧盟经济共同体相比,东亚只有东盟一个自由贸易区,对此中日韩三国构建FTA战略,建立一个密切合作的平台,推动本国经济发展,推动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1 中日韩FTA发展进程与必要性

1.1 中日韩FTA发展进程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階段,中国加入APEC,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取得很大的进展。《曼谷协定》是中国加入的第一个制度性区域安排,也是第一次通过关税谈判从其他国家获得特别关税优惠。在2001年文莱领导人会议上,中日韩三国就定期举行经济贸易部长会议达成协议,2002年在第五次东盟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期间,加强三国经济合作成为必然趋势。但是随着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在长达10年的实践中中日韩自由贸易并没有取得实质性发展,直至2007年,中日韩三国领导在东盟10+3会议上确定三国投资协定的正式谈判,消除对外国企业歧视性措施,以促进三国相互投资,改善中日韩投资环境。2012年,中日韩FTA谈判正式启动,中日韩投资协定签署,2019年十三届人大会议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再次强调指出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对三国的发展的好处,有助于推动三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拓展新型领域合作,增强经济增长。

1.2 中日韩FTA的必要性

首先,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随着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全球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世界各国都想要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以获得优越的经济利益。面对世界经济贸易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中日韩三国想要提高国家竞争力,就必须建立有效的区域合作组织,一方面促进三国经济协调发展,促进三方经贸关系;另一方面有助于东亚地区经济的安全稳定,保证东亚地区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形成欧盟、北美、东亚三足鼎立的局面。

其次,中日韩FTA战略是实施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世界各国纷纷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为避免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边缘化,创造稳定的经济贸易环境,维护我国经济利益,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提高中国自由贸易水平和开展自由贸易的能力。

最后,对抗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TP)。随着美国主导的TTP的建立,不可避免地扰乱了中国对外FTA的战略,削弱我国在亚太地区的话语权,例如农产品市场开放、劳工标准、知识产权等内容,这些都是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最为敏感的问题,因此为了应对TTP,摆脱美国对我国经济的牵制,中国应以建立中日韩FTA为契机,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提供稳定的经济环境。

2 中日韩FTA对经济效果的影响

2.1 扩大三国贸易额,促进三国经济增长

构建中日韩FTA,将有助于排除三国贸易障碍,产生贸易创造、贸易转移以及规模经济和提高竞争效益等动态经济效应。中日韩FTA为三个国家搭建统一的区域性市场,企业通过扩大市场范围降低成本,在扩大生产的同时,也享受到规模经济创造的利益。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中日韩三个国家相互取消关税,但是对外仍然实行关税保护,如此,使得原本与三国贸易关系紧密的国家,为趋避不利影响,获得与区域国家同等的竞争力,就会在本国建设工厂生产和销售,从而吸引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

2.2 平衡三国贸易关系,促使三国形成更和谐的经贸关系

由于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日韩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纷纷向中国直接投资,尤其是制造业。日韩资企业生产产品所需零部件多是从日韩进口,制成品多销往欧洲国家,使得中国逆差不断扩大。加之日韩两国为保护国内敏感产业,对外设置非关税壁垒,检查标准和使用手段都不断提高。例如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韩国在进口我国蔬菜时,仅在农药残留检测这一环节就多达200多种,这就造成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被动。

3 推进中日韩FTA建设的对策

首先,基于中日韩三国的实际情况,针对敏感产业,安排过渡期,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推行关税减免,按照社会公平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在保护民族产业的同时,促进中日韩三国的贸易发展。例如,在农产品进口,针对高度敏感的产品设置关税税率配额,中日韩FTA在敏感问题上互相妥协和让步。通过合理的补偿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推进各个产业的公平发展。

其次,利用各种经贸合作,解决中日韩贸易逆差。例如日韩取消对中国进口产品的歧视性政策,降低关税壁垒,为中日韩贸易往来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我国也要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确保出口商品机构的合理性,发扬以往优势的同时,不断拓宽贸易往来的产品范围。为解决贸易逆差,提高日韩资企业在华的采购率,我国要严格把关,确保产品的质量和规格符合国际标准。

最后,为减少倾销、反倾销及贸易壁垒对中日韩FTA战略的不利影响,三国政府应在各自国家建立相关机制,减少贸易摩擦。中日韩三国定期采用对话的形式对进出口贸易状况进行通报,并及时提出相应的对策,构建预警机制,促进三国贸易的均衡健康发展,推动中日韩FTA的建立实施。

4 结论

建立中日韩FTA战略,有助于促进三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实施推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之路。但是中日韩FTA却也面临着一系列阻力。本文介绍中日韩FTA的发展和必要性,分析中日韩FTA的经济效果影响,又就如何推进建立中日韩FTA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消除差异和障碍,建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文浩龙.中韩FTA对韩国主要产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6.

[2]丁敏.中韩FTA效应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7.

[3]朱玉珠.中韩FTA协议下中国对韩国的国际直接投资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6.

[4]施锦芳,方庆亮.中日韩建立FTA面临的问题、可行性及对策分析[J].日本研究,2013(1).

[5]宓桂璠. 浅谈中日韩建立自由贸易区可行性及对策[J].财讯,2016(13).

[6]于晓燕.中国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策略思考[J].南开学报,2011(4).

[7]汤欢欢.中日韩建立FTA的必要性[J].区域经济,2013(23).

[8]向东辉.浅论中日韩三国各自FTA战略[J].时代青年:教育,2012(10).

[作者简介]李平瑞(1984—),男,汉族,山东济宁人,博士生,助教,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高钟焕(1959—),男,韩国釜山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猜你喜欢
中日韩
“蛰伏”后,再启程——记中日韩对接合作发展山东行
在潍坊,共话中日韩合作
“中日韩+X”模式,打造三国合作新平台
中日韩农村环境政策比较分析
1~2月中日韩造船三大指标实现情况
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企业分类管理及AEO互认实验之构想
中日韩自贸区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