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篡改后,我们是谁

2019-01-10 08:22赖鼎睿
学苑创造·C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研究者小鼠伦理

赖鼎睿

人类一直对记忆形成的过程充满好奇,近几年关于操纵、增强与消除记忆的实验报告越来越常见。曾有研究者成功打开和关闭实验室中小鼠的记忆;法国一位神经科学家曾在小鼠睡眠的过程中将虚假的记忆植入其大脑;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曾开发过一种“记忆假体”,旨在通过电流刺激人脑中的记忆中心点,以促使其形成虚假记忆。新研究报告的公布,意味着电影《美丽心灵的永恒时光》中设想的永恒阳光药物将有可能被研发出来。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Loren Frank对此表示期待:“我认为这对于帮助患有记忆障碍症或抑郁症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许多神经和精神疾病与记忆有关,包括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他认为,原则上我们可以在患者睡眠期间选择性地改变、软化其记忆或改变记忆中的情感内容。

记忆操纵的研究具有合理的动机,但实验结果如何使用,会将人类引向一个什么样的未来,这些问题都令人忧虑。记忆被称为“灵魂的抄写员”,它是每个人过往经历的“录影机”。如果记忆可以操纵,那么过去的经历还有什么意义?如果我们可以抹去坏的记忆,创造好的记忆,真正的自我意识还存在吗?

“是否我们都需要害怕?是否都有我们不能做或不应该做的事情?”《科学美国人》杂志在报道该研究报告时提出疑问。伦敦大学学院的Neil Burgess也认为:“如果可以在睡眠中植入记忆,这就意味着可以让一个人在睡眠中拥有原本不存在的记忆。”

然而,对未来的忧虑与恐惧难以回答现实中面临的残酷问题。“面对痴呆症或严重抑郁症患者,如果可以通过有效、安全的記忆干预手段来治疗,却选择不减轻他们的痛苦,这是否是不人道的呢?”精神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部分,研究者Ramirez认为记忆手术不可能弃用,关键问题在于手术的安全性和其涉及的伦理准则。

机器人、人工智能、大脑实验……新的研究突破总会涉及一个问题:如果技术本身无论好坏,那么应用的伦理边界到底在哪里?

猜你喜欢
研究者小鼠伦理
小鼠大脑中的“冬眠开关”
肠道细菌改变小鼠更难克服恐惧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饿死的毛毛虫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宠物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