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所有生命质感的学校

2019-01-11 05:33高志强王雅娟河北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第二中学
教书育人 2019年20期
关键词:导图教研思维

高志强 王雅娟 (河北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第二中学)

一、学生活动:利用自身优势,打造特色课程

在“以师生共同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学校建立并逐步完善了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实施、激励机制。2015年,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将国家提供的课程框架转变成学校的课程框架,从五大领域(即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社会交往、国际理解、健康艺术),十个维度(即人文知识、人文实践、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社会礼仪、交流方法、文化传统、国际关系、艺术修养、运动健康)出发,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再次认真梳理学校课程结构,补充和完善拓展课程和探究课程,开设了艺术类选修校本课程《走进篆刻》《合唱艺术》和《趣味装饰》,实验探究类选修课程《走进数字化探究实验室》,课程拓展类选修课程《气候变化》《心理健康与自我发展》,科学素养类《美丽北戴河》。挖掘教师资源,成立了素质拓展社团、生物兴趣社团、女子健美操社团、模型制作和手工坊,满足学生的需求;新开设减肥达人秀、创意绘画、科技社团、机器人社团、酷跑游戏、走进少数民族文化社团等,促进了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实现了“必修+选修”“基础+拓展”的建设目标,但在“常规+特色”方面存在不足,创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载体,成为学校的迫切需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各类课程相比较,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它不仅能体现学科知识、课题研究、意志品质、人文关怀,更能让教育在真实的场景中生成。因此,从2016年11月,学校以综合实践课程整合实践探索为突破口,进行了学校课程再建设,即综合实践课程与各学科、学校大型德育活动整合,以远足活动为框架,以各学科为载体,社团承接,全员参与的模式开展。学校先后开展了“远足联峰山、植被大调查”“海洋生态大调查”等活动。学生将显微镜、化学仪器搬到山上、海边,进行生物观察、自制过滤器、沙雕制作等,思维在活动中跳跃,情感在欣赏中升华,个性在交流中飞扬,语文、化学、生物、地理、美术等学科的融入,使跨越单一学科的生态课堂成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摇篮。同时,为“山海”校本课程,乃至“阅历”校本课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教师发展:大讲堂,小课题,真教研

教师的引领和培养,是一所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做好“青蓝工程”的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大讲堂、小课题、真教研”活动,通过校本研修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行为,调整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和谐发展的学习型学校。

1.大讲堂

通过跟进式教学研究主题培训,实现对教师的培养的实效性和连续性。理念引领,定位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通过《“三参数判定法”考核教师教学绩效》培训与实施,指导教师科学地分析每次考试的情况;通过《校长是如何听课评课》的培训,指导教师如何显现一节高效课堂;通过《我眼中的教育》培训,帮助教师认清自身工作的性质,把握自己的努力方向,争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交流展示,让“他山之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青年教师演讲”比赛,分享了自己初为人师的感受和收获,也鼓舞了在场的每一位教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通过“青年教师说课评课总结”,让所有教师重新精研了“说课评课”标准,更好地把握教材,把握方向。

成果培训,让校本研修更具实效性。为了更新教学理念,把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应用于教学实际,王雅娟老师进行了“生态体验活动二级培训”;为了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经妮老师代表史地政教研组进行了“课堂观察研究法”的分享,苏萌教师代表语文教研组进行了“主题+研究课”活动模式的分享。

2.小课题

“初中英语听说课型课堂模式的课例研究”,实现英语听说课的高效课堂;“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学生活动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实现多角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初中美术课堂合作学习模式研究”创新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美术课堂趣味盎然;“初中体育分项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以“大课堂,小组织”的方式根据学生兴趣和体质的差异,优化教学内容;“初中物理学案导学‘四步’教学法模式的研究”,促进了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

3.真教研

学校史地政、语文、英语三个教研组教研模式各具特色,效果突出。为提高学校教研合一的实效性,学校推广了这些成果。

“课堂观察研究法”教研模式。流程:教师分成三个大观察组:课堂教学观察组、学生学习观察组、学习目标达成观察组;若干个小观察组:目标落实观察组;有效提问观察组;教学情境创设观察组;教师课堂评价观察组;学生状态观察组;学生自主学习观察组;学生互动学习观察组。课堂观察的工作是资料的分析与结果的呈现。听评课者如实填写观察记录登记表,认真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共同探讨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课例研讨中交流,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针对被观察点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制定后续行动跟进方案的过程。让教师清楚到底什么样的课才是高效的课,深受学生喜欢的课。通过这样的教研模式,使教师真正走进课堂,研究自己,分析教学,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主题+研究课”教研模式。流程:第一,确定研究主题,研究角度;第二,选择课堂观察的角度,从以上角度进行理论学习,以年级组为单位选择一两个方面课堂观察的角度;第三,教师展示课例,同组教师共同参与听课;第四,同组教师围绕主题结合课例研讨。以年级组为单位结合课例、选取的主题角度,先在组内谈谈本节课的做课教师对于教研主题的落实采取了何种策略、效果如何、有何改进措施等,再由组内教师代表发言,共同探讨。教师通过一系列的主题研究,已确立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许多教师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可喜的课堂教学局面。

“三课两反思”教研模式。三课指“初始课、展示课、成型的模式课”。具体做法:初始课。组内成员集体备课,形成第一个教学设计;教师代表授课,同组教师听课,课后反思、评课、议课,改进教学方案,形成新的教学设计。展示课。根据第二次的教学设计课前简短会议,再上课,同组成员听课,重点再观察设计改进的地方,课后反思、评课、磨课,再修改设计形成设计。成型的模式课。经过两课两反思和两次的教学设计的改进,基本课型的模式形成。

三、教学落地:实,活,深

结合自身地理优势,开展有特色的学生活动;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对教师进行有的放矢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学校“狠”抓教学。这个“狠”,体现在“实,活,深”上。

教学常规落地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制度。要求教师坚持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学校加大检查力度,领导和教研组长进行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改正。科学化、精细化的教学管理体系,扎实的常规教学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用活资源。以骨干教师田蓥为代表的语文组教师,将课外名著阅读和学科教学相结合,将教材推荐篇目、教师推荐篇目和学生自选篇目都列入课余阅读的范围,通过各种阅读课型有效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并加以分享和展示,让语文教学不仅在课堂上学习,而且在课外阅读中生根,发芽;具有学校特色的“山海”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北戴河区依山傍海的地理优势,将美术、历史、地理、生物、化学各学科有机整合,让学生学习从校内走向校外;学校的理化生教研组,充分挖掘教材内外资源,通过设计有趣的“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学习从课堂走向家庭。

激活方法。2017年3月,在“思维导图在初中小组合作学习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市级规划课题的基础之上,我校课题“基于思维可视化理论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被确立为秦皇岛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标志着学校在思维工具研究上由思维导图个体化工具向思维可视化群体性工具的迈进。2017年3月,李铁老师向全体教师做《科学记忆》专题讲座,标志着我校“全脑开发”研究“三部曲”思维导图、科学记忆、快速阅读进入第二阶段。2017年12月28日,课题主持人田蓥和初二年级的学生们、家长们带来了他们《渴望生活·凡·高传》跨班级读书会展示活动。课题组教师的探索实践、课堂上学生的精彩展示给大家带来了惊喜。2018年1月,石磊老师带领史地政教师团队进行校级课题“开发初中思维可视化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的立项研究,王雅娟老师带领各学科教师代表进行校级课题“基于全脑开发理论,培养初中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的立项研究。同年9月,以上两项课题均被确立为秦皇岛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在团队共同努力下,研发出校本课程应用于我校学生,这标志着我校在课题引领下提升学生思维力和学习力的工程全面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也逐渐提升。

在对独学、同伴互助、小组协作、思维工具使用进行研究的同时,学校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进行了探索。利用“微课宝”软件,实现了日常教学微课的录制,在线学习、作业的布置与推送;使用“斧头演示”软件,让教师的授课逻辑清晰,知识结构自然连贯,配上动感的画面,极易抓住学生的眼球;“录播教室”,实现实时录播和教研活动同时开展,还能后期回放进行反思学习;“智学网”的使用,实现网络出卷、阅卷和及时全面的科学的试卷数据分析,让反馈更高效。

盘活评价。语文学科在作业的设计上与名著阅读相结合,探索了作业多样化。自主积累型作业:摘抄、读书卡、手抄报;趣味性作业:课本剧表演、朗读者活动、观看影视剧;研究性作业:画思维导图,写读书报告,撰写小论文,做专题性研究等。英语学科依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探索了年级特色作业。初一年级:英语手抄报;初二年级:《英语假期手绘本》、英语海报、“绘制单元总结”等;初三年级:思维导图单元整理。数学学科在如何让阅读成为数学学习的一种习惯上进行了探索,开发了特色作业“数学小日记”;史地政学科,在市级规划课题研究的引领下,积极推行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作业,课前绘制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思维导图,用于学习新课时,课中绘制自我展示的思维导图,使学生直观全面地了解小组展示内容;课后绘制本单元知识点整理的思维导图,用于单元复习时。理化生学科充分利用实验学科特点,积极挖掘课程资源,结合教学实际给学生留探究性、拓展性家庭小实验或模型制作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的能力。学生通过手机拍照和录小视频在班级进行展示,并交流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生物学科开展了设计和制作科学美观的植物或者动物细胞的模型活动,不限材料制作细胞模型,不仅巩固生物知识,也锻炼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活动效果突出。

教学要深。“实与活”是一个统一体,“实”是根本,“活”是手段,就是既让学生学扎实,又让学生学生动。而教学追求的深,体现在“三思”之上,即思考、思维、思想,学校提倡用问题化学习驱动学生独立思考,用思维可视化工具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而在教学中渗透学科思想,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这是学校永恒的追求。

学校努力实现教学的活、实、深。教学目中有“人”,方法灵活多样,课堂充满活力。学校尽其所能用活资源、激活方法、盘活评价;学校用务实的态度、扎实的教风、学风,让不同学段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校让思考、思维、思想成为课堂的灵魂。

四、阅读造心工程:思维可视,由浅入深

学校认为,一个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精神世界的构建。阅读是一项伟大而漫长的“造心”工程,它可以让心灵变得丰富而细腻,让生命的存在变得深刻而高贵。大阅读工程实施以来,学校的阅读经历了由最初的功利阅读(主要为考试而阅读)到感性阅读(浅阅读),再到知性阅读(起于兴趣、终于志趣的深阅读)的过程。

多年来,学校努力做到阅读的常态化和阅读的课程化,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方法的指导以及阅读习惯的引领;倡导思维的可视化,阅读的深入化,在整本书阅读方面逐步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思维可视化引领下的多元解读:

深层次的阅读需要思维的广泛参与。学校在阅读活动中借助了思维导图、概念图、八大思维图示法等,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分析问题,整理思路,拓宽思维,切实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实用工具。整本书阅读中,阅读《西游记》,教师在章节指导时,辅助学生以使用“事件链图”来描述事物发展的阶段、线性流程的步骤、事件次序和小说中历史人物的目的、行动和结果等;使用“对比矩阵”来表达文本中两件事物(人、地点、事件和想法等)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阅读小说《骆驼祥子》时,使用“情节进阶图”来表示故事情节的起伏、进深关系。在通览全书后,学校指导学生绘制“人物关系网状图”理清人物关系;绘制总思维导图来促使学生理清自己对全书主题的感受与思考,从而进行再次深入的阅读。由此,在阅读的全过程中,通过思维可视化技术的运用,学校把教学关注点从“知识”转移到“思维”,即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直面学生阅读中的问题,并予以指导,促进学生阅读的实效,确保学生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思考后深入理解。

深层次的阅读还需要跨学科的整合。学校通过立足语文本学科,加入其他学科的内容,拓宽学生对同一主题的理解。如在阅读近40万字的《渴望生活——凡·高传》后,学生绘制时间轴、人物轨迹地图等来梳理总结传主的人生经历及重大事件。学生结合地理学科内容,通过地理教师的帮助来完成这一活动,既锻炼了学生对文本的概括,又使学生对凡·高生平的感受更形象化;阅读与地理学科的结合,学生对法国、荷兰等国的地形环境、人文风貌有了深刻认识,这些反而促进学生对凡·高人物的理解更全面化。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凡·高,学校设计了“凡·高画作竞猜”活动,学生借助网络寻找凡·高画作,并和美术老师学习凡·高画作特点,以及“印象派”的相关绘画知识,增强艺术修养,全面了解凡·高的绘画风格演变过程以及卓越成就。在多学科背景下,学生对凡·高人物的理解,相对于单一学科有了时空纵深的层次,有了多维度的广度,进而有了全局性的理解。

通过对“阅历”课程的探索,让课程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通过对“全脑思维”下“三思课堂”的探究与开发,努力提升教师研究力和学生学习力;通过对“思维可视化”下“阅读造心工程”的研究,丰盈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一路走来,二中人务本求实,重视学生的精神构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付出着,收获着,二中人会继续努力,继续去打造一所有生命质感的学校。

猜你喜欢
导图教研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