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细节 培养创新能力
——例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9-01-11 15:04江苏省启东市南阳小学陈燕华
小学时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槐花创新能力思维

江苏省启东市南阳小学 陈燕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注课堂细节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俗话说得好:“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命运。”作为奋斗于七尺讲台上的园丁们,只有与时俱进,瞄准四十分钟内的教学细节,立足于学生的求知需求,才能诱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好奇心,才能激励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闸门,使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一、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创新热情

“闲暇出智慧”是亚里士多德倡导的教学理念,这与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了“六大解放”的理念:一是彻底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能想;二是彻底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能干;三是彻底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能说;四是彻底解放儿童的眼睛,使其能看;五是彻底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能动;六是彻底解放儿童的时间,使其能做。这一理念的核心就是还学生自由。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既是学生的心理自由,又是“人身”自由,促使学生勤思、善问、敢说、会做。唯有如此,才能使小学语文课堂趣味盎然。譬如,我在执教《小儿垂钓》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句蕴含的深意,就指派几个艺术功底比较扎实的学生到讲台上即席表演,其他学生一边观赏,一边思考,诗意化的情景嵌入学生的心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深刻地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类似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让创新思维有了动力的支持。

二、兼顾联想诵读,拓宽创新视野

叶圣陶先生曾经在一次国际性教学研讨会上指出:“到文章中去走个来回”。所谓“来回”就是指“感形入境——体情明理——出境悟文”的心理体验过程。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完全一致的学生,即使孪生兄弟也不例外,每一个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往往因个人经历的不同而独具个性色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其次,让学生在反复情感性诵读相关语段的基础上,再围绕“诵读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针对作者的描写,你的心中产生了怎样的秀丽画面?”等问题思考,并借助丰富的联想产生新的意境。

譬如,我在执教《槐乡五月》的第一自然段时,开展了如下启发性师生互动探究活动:

师:百花争艳的五月,洋槐开花了,让我们一起诵读的第一自然段,欣赏那美丽的槐花。在朗读之时,务必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想象,缜密思考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1朗读,语气比较流畅,但没有读出较强的情感。

师:刚才这位同学朗读的基本功扎实,发音咬字正确无误,但情感上几乎是平铺直叙,恰似一马平川毫无跌宕之感;其实,高素质朗读的本质就是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积累与作者展开对话的过程,它是诵读者心灵的碰撞与情感的交流。可见,大家只有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走进文本,才能诵读出真情实感,才能读出自己的内心感受。接下来再请一位同学朗读,到底是否能把大家带入槐乡美景之中呢?

生2手捧书本,朗读时抑扬顿挫,情感饱满,赢得了一片掌声。

师:刚才的掌声证明他朗读非常成功啦!而本文作者以喜悦的心静描绘了槐乡五月美丽的景色。那么,槐乡的美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大家齐声诵读后找出来吧!

生3:美在槐花之色,犹如瑞雪覆盖茫茫大地,标致极了。

生4:美在槐花之多,东南西北,坎坎洼洼,到处都是槐花。

生5:美在槐花之香,槐花的醇香、清香、浓香在空气中到处飘逸着。

生6:美在槐花之形,有的挂满枝头,犹如维吾尔族的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子;有的槐花合抱在一起,恰似玉雕的圆球光滑,浑然一体。

师:你们的回答都恰到好处,入木三分。从大家细致的观察中,我发现了你们都是美的使者。假如不是爱美的人,就不能真正发现槐乡的美。现在请大家再次情感性诵读全文,一起领略槐乡秀美的风光吧!

这个教学案例进一步揭示了一个真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在朗读时“披文入境”,才能逐步进入浮想联翩、声情并茂的朗读氛围之中去,才能产生“读中感知,读中生情”的美妙境界,才能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创新。

三、加强发散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有一位欧洲哲学家曾经坦言:“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了自己的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让他们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结果地思考问题,不断提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其次,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并通过横向比较后学有所获;第三,充分发挥学生想象的独特性、丰富性和创造性,不断激发灵感的活跃性,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从某种意义而言,发散思维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既要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又要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并紧紧围绕开放性的问题进行求异性思索,最后在如下各抒已见、妙语连珠的师生互动的过程中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1.紧扣文眼设疑,以利学生发散思维。无论是古文,还是现代文,都有“文眼”(焦点)的存在。譬如,我在执教《狼和小羊》一课时,针对结尾“狼龇着牙,向小羊扑去”这一篇末点题的“文眼,”紧密结合学生希望小羊能得救的心理特点,要求他们思考:“如果你是小羊,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拯救自己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思绪激活了,思路大开,纷纷举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生1自告奋勇地说:假如编一个谎言,说猎人来了,就会把狼吓跑的。

生2笑着回答:为了稳住狼可以对狼说,我先回家洗个澡,以便您能吃干净的肉,狼也许信以为真,这是金蝉脱壳之计哦!

其他学生也大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锤炼了创新思维能力。

2.重组教材语言,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时间、地点、人称、叙述角度、顺序、文体方面的转换,有效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并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本中的语言材料进行重新构思和组合,最终呈现出新的表达形式。譬如,我在执教《水上飞机》一文时,要求学生以小海鸥的身份向组内其他成员讲述自己今天的见闻,从而巧妙地转换思考,除了加深了对范文的理解以外,还培养了学生敏捷思维的素养,语文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3.逆向思考问题,提升创新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训练的方式虽然不胜枚举,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既可以让学生围绕某一个小故事,深入挖掘出别具一格的新意,也可以通过循果求因的途径,激励学生从课文中表示结果的句子入手,进行相应的逆向思维。譬如,我在执教《蜗牛的奖杯》一课时,针对“从此,蜗牛再也飞不起来了”这一结尾句,提出疑问:“为什么蜗牛再也不能飞起来呢?”学生立即紧锁眉头,从这一遗憾的结果寻觅原因,虽然答案五花八门,但这属于一次提升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夯实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

田野鸟语花香,课改百花齐放。但愿大家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挖掘丰富多彩的创新思维资源,密切关注师生互动细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槐花创新能力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槐花花开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赶路的槐花
槐花吃过,这个春天就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