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即兴创编能力的培养

2019-01-11 18:2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丰利镇丰利小学
小学时代 2019年14期
关键词:乐曲旋律音乐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丰利镇丰利小学 傅 玉

音乐能力(musicalability)也称为音乐智力(musicalintelligence)是指先天具备以及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感知、理解、表现和创编音乐的能力。它包含对音乐的感知辨别能力、对音乐关系的理解能力、对音乐技能的表现和运用能力。当前教育领域倡导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小学音乐作为美育的核心方式,逐渐受到教育者的重视。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即兴创编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有助于带动课堂学习气氛,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一、即兴创编节拍,激发创新乐趣

音乐节拍是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具体指在乐谱中每一小节的音符总长度,常见的1/4,2/4,3/4,4/4,3/8,6/8,7/8,9/8,12/8拍等,每小节的长度是固定的。一首乐曲的节拍是作曲时就固定的,不会改变。一首乐曲可以是由若干种节拍相结合组成的。每一首乐曲都有不同的节拍,节拍有助于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即兴创编接节拍环节,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创编节拍有多种方式,教师既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角度出发挖掘节拍因素,也可以构建乐曲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寻找节拍规律,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感受节拍韵律。如《我的祖家是歌乡》一课,具有极强的民族特点,它的曲风非常欢快,集中表现了高山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教师先播放原版乐曲,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学生对歌曲有所了解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对乐曲的感知来调整歌曲的节拍。起初学生不知该如何操作,教师需要及时引导。这原本是一首2/4 节拍的歌,2/4 拍说明歌曲氛围很欢快,透着活泼的劲头。教师为学生示范演唱时,先用强、弱的节拍,接着变成强、弱、次强、次弱,最后用四拍结束演唱。学生在聆听过程中,感受到节拍的快慢呈现出不同的情绪。假如放慢节拍,马上就能呈现出和原曲截然不同的效果。学生发现放慢节拍以后乐曲变得更为舒缓,抒情意味上升了,可是欢乐的气氛削弱了。学生发现不同的节拍会带来截然不同的音乐感受。尽管学生操作起来仍然有一些生疏,但是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节奏感逐渐增强。

创编节拍意味着打乱乐曲本身的节拍。站在乐理角度,学生的改编随意成分更多,甚至会出现完全不符合节拍专业要求的现象,但是这样的训练是非常有效的。通过创编节拍,学生能够收获更加丰富多元的音乐体验。

二、即兴创编旋律,表达独特体验

旋律是音乐的首要要素,通常指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节奏的序列,按一定的音高、时值和音量构成具有逻辑因素的单声部进行。旋律是由许多音乐基本要素,如调式、节奏、节拍、力度、音色表演方法方式等,有机地结合而成。乐曲的灵魂是旋律,旋律能彰显音乐的深层次内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大胆创编乐曲旋律。学生的音乐素养有限,不会谱曲,哼唱旋律也可以视作是一种创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或者钢琴等乐器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以哼唱形式改编乐曲,借助旋律表达自己的心声。《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呈现的是丹麦人民在地里劳动的场景以及丰收时的喜悦之情。课堂伊始,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乐曲,学生轻声跟唱。学生对乐曲有一定了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增加一些个性化的旋律,对乐曲进行改编。比如歌曲第一句“田野上庄稼都已收割完毕,大麦小麦收进仓库,干草堆成堆。”最后落在do 音上,有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有的学生认为这一句不够欢乐,应该升上去,改编旋律后发现曲子没有变得好听;还有的学生提出倒着演奏歌曲,看看旋律会如何变化?乐曲的氛围还是很欢快吗?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出自己的改编创意,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因此变得热烈。

改编旋律充满挑战,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因此,创编活动中,教师不能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应鼓励学生从自身的感觉出发,怎么喜欢怎么改编,重要的是表达真实的感受。尽管学生的改编作品不尽如人意,但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会上一个台阶。

三、即兴创编歌词,激发学习动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方式中,创编歌词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乐感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年龄小,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借助想象力感知外在事物。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改编歌词,只要学生创编的歌词能被唱出来,能够准确真实表达内心感受即可。《东方之珠》是一首表达对香港无限眷恋,期盼祖国统一的歌曲。这首歌传唱度很高,是罗大佑的代表作,旋律朗朗上口。这首歌的歌词运用了拟人化的表达方式,作词人罗大佑将香港比作自己的爱人,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教师鼓励学生对原歌词进行再创作。有一位学生对第一小节的歌词进行了非常出色的改编,歌词原句是:“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学生改编成:“月儿弯弯照港湾,照耀香江灯火闪亮。东方之珠我的情人,在我心头你明艳依然。”还有学生是这样改编的:“你在南岸我在北岸,渴望看看你的容颜。东方之珠我的女神,你是如此明艳动人。”在改编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语言天分,对原曲歌词进行个性化改编。教师引导学生创编歌词,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深化学生对乐曲内涵的理解。

上述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创编歌词,是一项非常成功的教学举措。歌词并不是固定的,有极强的可塑性,一首曲可以写出多种词。学生在改编歌词的过程中,多元化地理解歌曲,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乐感。

四、即兴创编伴奏,提升音乐素质

创编不只是局限于节拍、旋律或者歌词,伴奏同样可以进行创编。乐曲通常有固定的乐器进行伴奏,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创编能力,教师就不能局限于乐器,应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借助哼唱或者敲击进行伴奏,这样的伴奏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具备极强的操作性。以《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学为例。这是由我国作曲家施光南创作的傣族乐曲,词作家、诗人倪维德作词。该曲以其悠扬的曲调、娓娓动听的旋律,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不由联想起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那别具一格的傣家楼阁撒落在竹林间,有如天上的星子,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隐隐飘出的阵阵葫芦丝,幽幽抑扬,轻清淡雅。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让学生着重关注乐曲的节奏特点以及葫芦丝的音色特质。接着,教师用黑板擦敲击讲台打出节拍,学生随即模仿教师的节拍,用个性的方式呈现歌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手掌或者其他物品,比如尺子、铅笔等,敲击文具盒或者桌面,展开乐曲伴奏创编活动。学生在创编过程中发现,《月光下的凤尾竹》之所以美,是因为葫芦丝的音色,在音乐的旋律中听众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沐浴在月色中的凤尾竹,风轻轻吹过,四周静悄悄的。用其他方式进行伴奏就破坏了这份美感,没办法展示歌曲本身的魅力。通过创编伴奏活动,学生意识到打击乐非常适合表现兴高采烈或者活泼的场景,比如丰收节后人们载歌载舞。

尽管学生创编的伴奏未必符合乐曲特点,但是在整个创编的过程中,学生收获到的不仅是对乐器音色的认识,还会对音乐类型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打击乐是学生最熟悉的音乐表现形式,教师在课堂中引入打击乐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热情,还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入即兴创编活动,这一教学模式不仅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在创编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音乐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猜你喜欢
乐曲旋律音乐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父与子
音乐
7月,盛夏的旋律
悲伤的乐曲
大地的旋律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音乐
练乐曲vs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