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为基 科技为犁 耕耘三农沃土

2019-01-11 23:08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利根
中国农业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南京农业大学第一课一流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陈利根)

总书记的回信,在南京农业大学全体师生中引发了强烈反响。我们深切体会到了总书记的勉励与期望,深刻认识到了身上的责任与担当,深深感受到了作为农大师生的骄傲与自豪。借此机会,谈三点体会。

第一,总书记的重要回信,让农林人充满了力量。自新华社发布通稿以后,南京农业大学党委立即组织开展传达学习,第一时间召开校领导班子与师生代表座谈会,第一时间组织了全校师生集中观看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随后,在新生开学典礼、入学第一课、第35届教师节盛典上,通过现场报告、网络直播、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迅速掀起学习热潮,把消息传递给所有师生、所有海内外校友,一起感受总书记回信带来的振奋与鼓舞。

第二,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深刻阐明了涉农高校与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在2019级新生入学第一课上,我的讲课重点就是农业大学的“使命之问”,这一命题在总书记的回信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农大的使命是什么?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农大青年学生的使命是什么?就是要成长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者、国家粮食安全的守护者、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与思想道德素质的服务者、美丽中国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实践者。

第三,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为涉农高校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一是夯实人才培养之基。建设“新农科”,就是高等农林教育的职责,南京农大出台了加强一流本科教育的二十条意见,全面推进“大国三农”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以改造传统专业立“金专”,以建立金善宝书院强“金课”,以打造农科教合作基地建“高地”,以书记、校长、教授担任班主任育“农人”,为“三农”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二是明晰科技创新之路。把牢学科专业龙头,对接国家重大需求,通过作物表型组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登建设一流之“峰”;构建“强势农科、优势理工科、精品社科、特色文科”的生态分布,拓建设一流之“广”;开辟人工智能、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等新兴交叉学科,紧跟建设一流之“新”,始终用最新的知识、最新的理念、最新的方法,为培养能够胜任解决全球和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卓越人才提供新鲜素材。

三是扎深服务“三农”之根。以南京农业大学牵头成立的长三角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为发力点,率先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间,建立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示范区;以中西部地区为着力点,在贵州麻江等贫困地区,构建“优势学科对接特色产业”的精准扶贫模式、实施南农麻江“10+10”行动计划、推广“双线共推”“两地一站一体”等新载体,将“大论文”写在“大土地”上,为培养“三农”英才提供沃土。

(注:本文根据陈利根书记在教育部组织召开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精神专题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而成,略有删改,未经作者审定。)

猜你喜欢
南京农业大学第一课一流
主编寄语
——庆祝南京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数据库收录和获奖情况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获评“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数据库收录和获奖情况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早上第一课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家教第一课:有话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