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中本土民俗文化的渗透

2019-01-11 17:43康利荣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1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一带一路

康利荣

[摘           要]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国家对英语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大高校在英语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高职高专院校也不例外。就目前我国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现状来看,教师注重英语语言教学和西方文化的导入,但是很大程度上却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特别是地方上一些优秀的民俗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基本处于缺席的尴尬境地。结合本土发展情况主要分析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当地民俗文化的一些具体方法和途径。

[关    键   词]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本土民俗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040-02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本土民俗文化引入的必要性

(一)传统文化走出去,是国家发展大形势的需要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及交流更加频繁,中西文化在互相渗透。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他们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发达的传播媒介,广泛宣扬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相比之下,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地方民俗文化在对外宣传方面略显逊色。以晋北民俗文化为例,当地地域特色明显,不仅蕴含丰富的煤炭资源,而且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更是丰富。但是由于该地旅游英语人才匮乏,本土旅游资源的外宣翻译严重不足,目前有完整英语翻译的仅限于一些典型旅游景点的宣传手册,而那些特色鲜明的民间手工艺、地方节日庆典、本土小吃都没有对应英语翻译文本。因为煤炭资源的关系,该地区对外经济交流活动很频繁,而文化外宣能力略显不足。这给当地对外传播传统文化带来了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作为当地高职高专院校,其教学应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因此,把本土民俗文化引入当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课堂很有必要。

(二)把民俗文化引入当地英语教学,是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在传统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以高校本科英语教学内容为本,在授课过程中一味强调英语语言方面的教学和西方文化的教授,导致英语课堂沦为西方语言文化传播的载体,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导致本土民俗文化更是处于失语状态。再加上高职高专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相对较差。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毕业生竞争能力弱。以旅游专业为例,该专业毕业生要持导游证上岗,其中有专门接待外籍游客的导游需要有基本英语素养,而目前为止,这些导游所具备的“英语素养”仅限于简单沟通和各大景点导游词的死记硬背上。如果外籍游客想要进一步了解当地民俗文化,因为语言的词不达意,大部分英文导游不能将本土民俗详尽介绍给他们,进而无法顺利实现传播本土民俗文化的目的。针对这种现状,各高职高专院校已开始逐步实施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加入地方元素。把本土民俗文化融入本地英语教学列为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改的一大必要举措。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机会,高职院校必须抓住机遇,将本土民俗文化借助英语这个国际通用语言媒介推销到世界大舞台,从而带动本地经济发展。

二、将本土民俗文化引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具体实施办法

(一)改编教材和相关教辅资料,汇编本土民俗文化英文读物

本地高职院校在选择教材方面,除完成基本英语语言教学外,应因地制宜,选一些浅显易懂的传统文化普及教材,教辅资料可以增加一些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内容。另外,适当增加本土文化的介绍资料,内容不仅要涉及本地自然资源,还要包含当地历史伟人、文化古迹、民俗节日、戏曲文化,传统农业和饮食文化等方面。同时校方可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本地优秀专业英语人才将本土一些特色民俗文化汇编成书,纳入本校英语教学,所编内容中英文版本双管齐下。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可邀请业内专家加以指导。

(二)调整课程安排与教学设计,增加校外实践课,深入本地了解民俗

对英语专业同学来说,开设本土民俗文化课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课程安排和考试考查科目。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开设本土民俗文化选修课,以普及本土民俗文化知识为目的。校外实践课一直是文科专业教学的短板,师范类学生的校外实践更是常常局限于中小学学校实习。应高职英语课堂教改要求,教师可分批次带领学生深入当地了解本土民俗文化,让学生做一些实地翻译练习,切实提高学生英语表达和交际能力。此外,为了普及本土文化,可组织学生发放民俗文化中英文对照小册,切实提高当地普通民众的文化外宣能力。

(三)开展校园民俗活动,举办民俗知识竞答比赛

开设特色社团,组织相关活动,特别是在节日期间模仿当地风俗举办校园庙会。以当地元宵庙会为例,在庙会上,本校开设手工课的专业如学前教育专业和美术专业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制作一些民间特色手工艺品,摆摊出售;而舞蹈专业和体育专业学生可以请教当地民间师傅学习秧歌、踩高跷表演,将民间文化发扬光大。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可以将平时所学民俗英语翻译用于实践,现场为大家翻译民俗活动;同时也可发放当地民俗文化翻译小册,把民俗文化英文对应版普及到整个校园。此外,校方可定期举办民俗文化知识竞答活动,设置奖项奖品,在全校范围内鼓励学生学习当地民俗文化。只有在学校普及了民俗文化,才能激發当地民众的民俗文化自豪感和热情,扩大外宣影响力。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互联网平台传播本土民俗文化

把现代教学中的数字化、信息化的技術手段和本土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结合起来,使教学网络平台成为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了解,进而喜爱本土民俗文化。具体到英语教学课堂,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语音教室,给学生播放一些当地民俗文化短片,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翻译民俗文化,角色扮演如何把这些民俗文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给外籍朋友。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下流行的一些手机APP软件如抖音、快手,教学生自己录制关于中英文宣传民俗文化的视频和短片,放在社交网站上,大力宣传本土民俗文化。英语教师可教会学生注册国外社交网站如facebook,twitter,把本土民俗文化用英语发表在这些网站上,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当地民俗文化,吸引他们来实地参观,从而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三、本土民俗文化融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意义

1.把本土民俗文化引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可以弥补现行英语教材的地方特色缺陷。教材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统一的英语教材具有一定地方局限性。积极融入乡土教材,既可满足学生求知欲,也可丰富教学资源。

2.把本土民俗文化引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教学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土民俗文化更贴近实际生活,内容鲜活有趣,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使英语课堂教学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把本土民俗文化引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能够增强学生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热情,更好地传承本土民俗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同时,在某种意义上间接提高本地文化外宣水平,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和世界的经贸合作,文化产业适时抓住机遇,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地方民俗文化的“走出去”,依赖于本土文化外宣水平的进步。作为地方扶持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有责任在教学方面与时俱进,顺应历史潮流,加强对学生对外交际能力的训练。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也必将为本土民俗文化对外传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切实有效落实英语课堂教改,是每一位英语老师必修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2]江玲娜.浅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民俗文化教学的必要性[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5).

[3]唐新萍.中西文化融合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身份定位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3(12).

[4]逮阳.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及对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4).

[5]江玲娜.浅谈在高职英语课堂中进行中国民俗文化的教学[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

[6]范瑶,毛军社,吴沙沙.赣南客家民俗文化融入英语专业教学的探索[J].现代交际,2019(4).

编辑 赵瑞峰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一带一路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