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浒》开篇看鹰潭道文化

2019-01-12 10:11蒋燕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龙虎山天师鹰潭

◎蒋燕

《水浒》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其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并非完全出于虚构,就像《水浒》的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中所描述的龙虎山,那就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鹰潭龙虎山。

《水浒》的开篇《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说的是大宋仁宗年间,京师瘟疫泛滥,参知政事范仲淹,奏请仁宗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说是就可以禳保民间瘟疫。此处的嗣汉天师就是鹰潭龙虎山的张天师,不过那时候还不叫鹰潭,古时的鹰潭实际上属于贵溪,现在的鹰潭,统辖贵溪、余江、龙虎山、月湖区,月湖区也就是以前的鹰潭本部。从这里可以看出,北宋时期的龙虎山就已经是当时道文化的中心,道教已经极其鼎盛,天师名声极大。

于是仁宗准奏,钦点了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此处的信州龙虎山指的就是现在鹰潭的龙虎山,只因那时龙虎山是贵溪的,而那时的贵溪归上饶管辖,上饶在宋朝时称为信州,故而为江西信州龙虎山。

洪信到了江西信州,先到龙虎山,后入上清宫。后来洪太尉上山寻天师不得,次日在众人陪同下游三清殿硬闯伏魔殿,放出了一百零八位魔君,自此,水浒的故事就正式开始了……

《水浒》开篇第一回中的龙虎山,上清宫,三清殿,伏魔殿……甚至连那“伏魔之殿”中被洪太尉误走了一百单八位魔君的“镇妖井”都还在,井前“遇洪而开”的碑石现在也还立在那,并且还成了游人必到的著名景点。道教在龙虎山已经有着1900 多年的悠久历史,可以说是道教的第十五洞天、三十二福地,也是道教正一威盟的祖庭。

龙虎山成为中国道教发源地是由于第一代天师炼丹而得,自此天师世袭罔替六十多代达一千九百多年,世居龙虎山而成为道教正一派的祖庭。正是由于这一文化渊源,龙虎山道教在历史上曾出现过鼎盛辉煌的时期,堪称道都。而且宫观规模宏大,在其鼎盛时期,道宫、道观、道院、道庵和宫道士的数量都较为庞大,被称“昼夜长明羽人国”。

其实,要说起来,鹰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因此,从《水浒》的开篇就可以看出,鹰潭的道文化由来已久,上面所说的只是鹰潭古时候的道文化的体现,而现代的鹰潭更是将道文化做到了极致。特别是近年来,鹰潭又着力进行城市建设,融入文化元素,打造了一批城市文化地标,将当地特有的道文化、铜文化、码头文化、火车文化等融入其中,使城市的文化脉络得以延续、传承和弘扬,彰显了城市特有的文化标签,极大增强了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尤其是道文化更是无处不在。

比如,在鹰潭高铁北站广场上,一座老子雕像高高矗立,让过往游客一下火车便感受到浓浓的道文化氛围。作为道教发祥地之一,道文化已经融入鹰潭城市的各个角落。有流光溢彩的太极韵灯光雕塑,《道德经》主题雕塑,也有滨江公园的道文化壁画,还有东湖广场独具匠心的巨型太极标志,所有的这些无不彰显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甚至,太极进校园的活动也开展得轰轰烈烈,上至鹰潭唯一的高校江西师专,下至鹰潭的中小学,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能随手来一套太极。

浓郁的道教文化氛围还滲透着整个鹰潭的市区,让人们身受感染,能够鲜明地迅速感受到道教文化的气息和特征。甚至在市区、景区交通要道、街区干道、街面人行道、重点建筑、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临街、可视民居、宾馆饭店接待场所等都能看到具有道教文化内涵的元素。

道文化还体现在鹰潭龙虎山地域和自身的文化特色,具有不可复制和替代性。就像大型的祈福广场(塑123 米张道陵神像)和兜率天宫的建造;再比如祖庭论道、道教根脉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建造永久性论坛会址;组建大型天师府道乐团,举办中国道教音乐大会,等等,无不体现着道文化的精髓。

就连龙虎山的旅游,也开发出了龙虎山道教文化游。道教重视文化养生。文化养生还体现在吃、住、行、游、娱、购等要素上,利用龙虎山丰富的道教文化积淀,开发出了具有特色的道家养生文化产品,比如道医养生苑、道家养生美食、天师八卦宴、养生茶、天师符保健药产品。

道文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丰富的道教文化理论成果。鹰潭通过挖掘整理龙虎山道教文化的内涵,形成特色鲜明的天师世家文化、正一派符箓文化、天师道家养生文化。

古老的鹰潭,年轻的鹰潭,都是文化的鹰潭,是源远流长的道文化造成了今日鹰潭的万象回春。

猜你喜欢
龙虎山天师鹰潭
龙虎山:道教发源地
鹰潭火车文化研究
王天师消暑之法
除妖计
“猴妈”和她的猴孩子们
“天师”教职略考
毛建华打造国内道家文化旅游第一目的地
天师箓经收集整理取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