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优秀旅游文化传统,中职教育先行

2019-01-12 10:11陶谷逸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职职业旅游

◎陶谷逸

近些年,许多学校以及教师加强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意义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许多新建议。笔者结合当前的研究成果、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实况以及当前旅游事业的实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将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结合在一起。

一、塑造职业特色,丰富学生的文化储备

教师要想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塑造旅游职业特色,就必须做到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时,将其与景区景点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比如,在论及道教文化之时,教师可利用电子课件图文并茂的优势,以苏仙岭为例,引导学生学习。苏仙岭原本唤作牛脾山,其名字的更替,源自于一个传说,古籍《水经注·耒水》中有载,在西汉文帝时期,郴州人苏耽曾在此地修道成仙,之后,牛脾山便被更名成了苏仙岭。苏仙岭又享有“天下第十八大福地”的美誉,其中“福地”以及苏仙岭中的“仙”均是道教文化中十分常见的概念。再如,在论及儒家文化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岳麓书院中的景点为学生普及传统文化,如在岳麓书院的大厅中央,有康熙御赐的四个大字——学达性天。这四个字所蕴含的思想源自于先秦儒家,在《中庸》《论语》等古籍中均能找到其渊源。由上述两个案例不难发现,传统文化与专业教学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扩充教师的授课内容,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文化储备,这对学生将来从事旅游行业,并基于旅游行业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大有裨益的。

二、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对于中国旅游业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其灵魂所在,因此,广大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必须加强引导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将来从事旅游行业的学生以更好状态为旅游者服务。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角度去看,教师应秉持“应当知道、应当学会”这一原则。

“应当知道”是说,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当能够根据景点,迅速联想到与之相关联的一些传统文化基础知识。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深入渗透进了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礼节风俗,几乎无一不显。在中国,绝大多数经典景点的民歌、戏剧、碑林、建筑等,都会带有十分浓郁的传统文化韵味。因此,广大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和掌握我国基本的优秀传统文化常识,像是儒释道思想、诗词歌赋、传统民俗,等等。

“应当学会”是指,学生要掌握一些常见的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但是不能仅仅局限于了解相关知识,还应当有再现这些艺术形式的能力或者能够对这些艺术形式进行赏析,如茶艺、相声、戏剧、书法等。对此,广大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可尝试对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扩充或革新,如分出核心课程、行业统考课程、选修课程这几个层次。与此同时,结合现有的资源以及本地旅游行业的需求,增开书画鉴赏、古代建筑常识、旅游史等课程,以切实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

三、培养守护者,护佑我国文化万古长青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因为前者的存在为后者增添了许多文化品位与内涵。无论是旅游的本土化发展还是全球化发展,都是文化选择中的一种标准或价值尺度,这种标准或者价值尺度势必会带来与之相对应的变化。中国旅游业要想在世界之林中立足,就必须加强自身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力度。从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角度去看,专业教师应当根据一定的尺度或者价值标准,科学地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以及形式进行选择,并积极培养一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要不断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涵养,不断加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引导他们科学地对旅游资源中的传统文化形式与内容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如此,不仅有利于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因此,广大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除了要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以外,还必须要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并基于此,积极帮助学生塑造职业特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守护意识,以为其将来的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中职职业旅游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旅游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