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荡舟乐无穷
——运动游艺中的健康话题之六

2019-01-12 23:24温长路
养生月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龙舟竞渡画舫赛龙舟

◎温长路

【闲话休闲】

我国是水域丰富的国家,江河湖海遍布祖国疆域。有水就有水上运输工具和各种各样的水上活动,其中的纪念性活动龙舟竞渡、竞赛性项目帆船比赛、休闲性活动荡舟湖面等,都是与人类健康生活有密切关联的水上活动。

【健康链接】

水上运动,是我国劳动人民获得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学者经过统计研究后发现,仅龙舟竞渡一项活动,在我国15个省、区内流行,有12个省、区的227种方志中都有其相关内容的记载,与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台湾等地有关的就有100种。它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民俗体育运动。

★龙舟竞渡,强身健体

龙舟竞渡,是健身、娱乐、军事等多种因素综合的产物,后来又加入了另外的意义。作为一种赛事,它属于强体力运动,又具有亲水的特色。强身健体之外,更彰显出愉悦身心的效果。参赛者乐,观看者乐,体现了这项运动的群众性,故而能长存不衰。从健康学角度来讲,其最大的意义自然是运动带给机体的多种益处。

赛龙舟是对体力的锻炼和检验,看龙舟是对心境的抚慰和调节。没有条件参加此项活动的,因地制宜从事其他方式的运动,照样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关键是持之以恒,坚持一年、坚持一生。节日里的活动所能够体现的只是象征性的意义,是企图通过节日提醒人们相关意识。

当然,最普通的玩法就是水上荡舟了。从健康安全方面考虑,水上荡舟要注意以下事项。一要选择好天气,风大浪急是不可以下水的;二要熟悉水情,选择好安全、平稳的水路;三要掌握基本的划船要领,千万不能盲目行动。特别是对于近年兴起的野外飘流活动,参加者一定要量力而行,一旦玩出事故来就失去了荡舟的本来意义了。

★水上荡舟,其乐融融

与陆地上的活动相比,水上荡舟,船行于青山绿水之间,心醉于湖光山色之中,观远山近水,看桨摇波动,吸清新空气,畅胸中情思,实可谓神仙般的享受了。

最古老的《诗经》中已有“二子乘舟,泛泛其景”的形容。唐代人泛舟之情颇盛,且把赏景和在船上饮酒及以文会友结合起来。王建有首诗即是说此事的:“载酒入烟浦,方舟泛渌波。子酌我复饮,子饮我还歌。莲深微路通,峰曲幽气多。阅芳无留瞬,弄桂不停柯。”宋代人则乐于组织大船队的集体水上游,且有乐队、歌女载歌载舞,两岸还有不少人观看和助兴,具有表演的性质。此风主要盛行于江南的江浙地区,一直延续到元、明、清时期。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还去杭州体验了一番,在他的《游记》中写道:“西湖上有许多游艇和画舫,长十五至二十步。可乘坐十人、十五人或二十人。那些爱好泛舟游览的人,或是携家带眷,或是邀请一些朋友,雇上一条画舫,荡漾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整只画舫,油彩斑斓,五光十色,还绘上无数的图形,越加美丽。船只的两侧均有窗户,可以随意开关,便于游人坐于桌旁,倚窗眺望,饱览沿途绮丽的湖光山色。”北京玩游船之风主要在定都之后,玩主们主要是王公贵族,这也是促使北京水系逐渐发达的原因之一。

至于老百姓自由泛舟,则是后来的事。现代人的玩法,基本恢复了最初的泛舟古风,是以两人的恋人划、夫妻划、至交划为主的,也有规模稍大的家人玩。

【相关信息】

★赛龙舟考古

赛龙舟的风俗因于何事而起?说法可多了。有祭祀龙说的,如《穆天子传》中已有记载,华夏民族以龙为图腾,在端午节赛龙舟便是祭祀龙的节日。有纪念曹娥说的,《点石斋画报·虔祀曹娥》即描绘浙江会稽地区(今绍兴上虞)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有纪念屈原说的,如余靖的《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诗中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有纪念伍子胥说的,如《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荆楚岁时记》有:“斯又东吴之俗,事关子胥,不关屈平(原)也。”

还有把赛龙舟与军事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如《岁时广记》中说:“因为越人断发文身,习好水战,故有此俗。”可以推定,赛龙舟之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一带就有了。说祭祀龙也好,纪念曹娥、伍子胥、屈原也罢,后人赋予这一民俗以更积极的意义,应当说是民俗发展史上的进步。

猜你喜欢
龙舟竞渡画舫赛龙舟
文化自信视野下高校龙舟竞渡的传承研究
赛龙舟
丘树宏的诗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Promoting Architectural Values in Culturebound Scenery in Tourist Destinations
夜游秦淮河
赛龙舟
一艘画舫
湖南汨罗江龙舟竞渡的发展研究
秋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