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阅读习惯的培养

2019-01-12 22:01胡勇
魅力中国 2019年22期
关键词:课外书读物图书

胡勇

(重庆市黔江区育才小学校,重庆 黔江 409000)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学好语文除了掌握一些基础的字词句之外,更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阅读理解的能力,正如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阅读习惯是小学生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一环。近年来,研究者发现中低段是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学生需要养成阅读习惯,形成自主阅读能力。

一、从阅读兴趣着手,让学生爱上阅读

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学生才会自觉地投入到阅读中去。由于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维持对某件事情的时间很短,所以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一是为孩子们选好读物,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一般而言,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选取图文并茂的读物比较适宜,作为小学低段的孩子,班级可以为他们设立图书角,介绍好的图书给他们看。如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故事,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学完拼音后,给他们介绍带有拼音的短小寓言童话等书籍。学完课文后,还可介绍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怎样读,经过引导,学生会渐渐爱上阅读。二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一)“以讲诱导法” 孩子不爱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用自身的语言描述给孩子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让孩子产生对课外书的一种向往。每周三的阅读课,我们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精典名着,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嘎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孩子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

(二)“以身示范法” 古语道:其身正,不令侧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次读书时间,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三)“赏识激趣法”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为了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为孩子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我们还开展“读书小明星”、“课外知识小博士”、“书香小姐”等荣誉的评比活动。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激发阅读愿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当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那么它更需要持之以恒,而不只是三分钟的热度,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和培养。所以,阅读方法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二、渗透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一)读写结合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 “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什么书,在笔记上记下篇名、出处及阅读日期,这是日后考核阅读量的依据。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读累了,在本子上描描画画,或一朵小花,或一课小草,或高山流水,或鸟兽虫鱼,这样,给阅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二)读思结合

阅读的核心是思维,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丰富,不仅可以更充分更深刻的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寓情于景,留给学生充足的想象时间;创设安静的环境,留给学生开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中,去驰骋想象,拓宽思维空间。如果阅读时走马观花,不动脑子,你就是读完所有的书,你也不会有所得。因此要让孩子养成读思结合的习惯,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与文中人物的对话,达到心灵的沟通,精神的共鸣。在阅读中放飞想像的翅膀,大胆想像,多方质疑。阅读完后,还要掩卷而思,看看自己究竟有何心得和体会。

三、借助外部力量,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

(一)组织图书角

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

(二)开展活动进行阅读

老师可以依据同学们的阅读时间,在班级里举办小小阅读节,向学生们推荐了适于他们的好书,在同学们阅读后再与班里的其他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说说阅读了这本书后的收获和感想。也可以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如组织朗颂会、故事会、共读一本好书心得交流会等。创设条件让学生广泛的“读”,大量的“读”。在阅读交流的同时小学生们在思考的同时不仅增加了他们的阅读量也同时增长了他们的阅读水平。

(三)帮助选择读物避免盲目性

小学生们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浩瀚的书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的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避免他们不加选择、不辨优劣地进行课外阅读。课外读物的选择应以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小学阅读为标准。坚决杜绝一些非法出版物和不健康的书刊在学生中传阅,造成种种不良影响。

(四)丰富课外阅读,拓宽视野

阅读课外书籍不但有助于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等,而且还可以增长见识,做到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不出国而了解世界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其实,读书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天长日久,自然产生写的欲望,而因为读得多,写起来也就信手拈来.正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可以使孩子终身受益。

教师统一组织安排小学生们集体阅读,为他们创设读书氛围促读,不仅有效的提升了小学生们的阅读时间,更是很好的提高了小学生们的阅读质量,提高了他们的阅读阅读水平,避免了小学生养成不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项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终生的宝贵财富,也是他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在此,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快乐的阅读中享受生活,在生活中享受阅读。

猜你喜欢
课外书读物图书
爱看课外书的我
中国城市运营 地产首脑读物 房地产导刊
图书推荐
课外书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书虫来袭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一本人人可读,人人可受益的经典心理读物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幼儿读物网络市场供应情况调查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