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2019-01-13 05:01陈晓彭佳楠
魅力中国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发展

陈晓 彭佳楠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一、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网络文化产业在我国取得了良好进展,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不容忽视。我们必须重视所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保证我国网络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网络文化产业的认知程度不足

网络文化产业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包括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动漫,但是大多数人则把网络文化产业当做娱乐产业,并不知晓网络教育,数字化影音等都属于网络文化产业。尤其是无数家长对网络游戏的态度十分痛恨,认为网络游戏在相当高的程度上使得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吧。

(二)网络文化产业的经营与管理噩待完善

如今,网络文化产业的开发需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是在其背后,网络文化运营中常常存在违规经营。国家对网络的监管并不能做到面面俱全,以网络游戏为例,青少年沉迷网络是目前网络运营商和国家相关部门都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市场竞争加剧,网络游戏运行商抢夺接入用户时用尽浑身解数,加上法规的不配套以及技术手段的缺乏,私人服务器提供盗版网络游戏服务、暴力和色情内容的现象时有发生,问题十分突出,网络游戏市场面临的问题与日俱增。

(三)网络文化产业开发创意不足

随着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月人们接触越来越多,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越发频繁,但是网络上缺乏具有创意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不仅如此,网民在使用互联网时,网络上的内容良莠不齐,经常充斥着暴力与色情的内容,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十分不利。网络新闻重复率极高,相同的文化资源被多次转载,原创极少,信息的来源于取证也难以保证。网络文化产业独立开发能力欠缺,通常都是由多家数字媒体相互合作开发,原创作品少,优秀作品较少。

(四)网络公民道德意识淡化,民族意识缺乏

由于网络空间的隐蔽性和虚拟性,使得网络中公民的个人思想与现实生活极大程度脱离,公民个人的自由与个性无限制的夸张,从而导致人们道德意识淡化。人们的思想防卫能力减弱,个人意识膨胀,从而极易受到外围意识的攻击。网络中,存在着各种虚假信息和违法信息,各种不文明行为时常出现,黄赌毒等问题屡禁不止,网络暴力与犯罪事件越来越多,这都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网络中由少部分公民的无政府主义现象也特别严重,民族观念淡泊,攻击政府和官员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我国在引进互联网之后,不仅开启了信息传播的新时代,还成就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网络文化产业成为最富生机的一部分,但是我国网络文化产业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是因为我国互联网产业起步晚,网络文化产业起步也晚。网络文化是一种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文化,但是我国国民对其的认知较浅,不能全面了解网络文化产业,也不能意识到网络文化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对于网络文化中隐藏的机遇和挑战,并不能是每个人都能清晰看到并客观对待的。我国网民媒介素养缺乏,对网络的认识不够全面,由此才不能对网络文化以及网络文化产业形成条理性的认识。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其产业特征是知识密集型,网络信息技术和知识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支持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就需要由高技术人员的参与。但是,我国目前的高精尖网络技术人员太少,低水平网络技术人员过多,严重两极分化严重,优秀人才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人才流失严重,地域差距也随之拉大。高端人才仍存在极大缺口,网络文化产业工作压力大,对人才的吸引更加困难,形成国内高技术网络从业人员严重不足的局面。

管理手段滞后导致我国互联网和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迅速,政府部门存在交叉管理,资金不足的企业却难以得到政府资金的扶持与引导,优惠政策不出台也难以吸引相关产业发展该产业,成为限制我国部分地区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针对网络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网络文化产业使互联网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物,适用的法律条例却完全不同于二者,在这方面,法律法规基本上处于真空,难以做到真正的依法管理。因此,网络文化企业也难以约束自身的发展,在网络文化产品研发与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不少违法违规问题,企业发展意识淡薄,企业文化难以形成,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注重网站经营与维护。

三、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规范网络文化产业市场管理机制,构建优良的市场运行环境

当前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包含多种要素,如法制、政策、市场、技术创新以及文化创新。在政策环境发面,相关部门应适当降低行业进入门槛,优惠政策不能只向大企业倾斜,要做到大小企业一起带,一起扶持,让从事网络文化产业的人都能为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并获得相应利益。在法制环境层面上,相关部门应不断健全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打击各种互联网侵权行为。在市场环境层面,应加强组织的管理与运作。网络文化产业不同于传统的产业,因为它是一种新型产业,没有人能够清楚地知道网络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就急需成立行业内网络文化产业委员会。委员会的领导需要全方位了解网络文化产业,吸收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带领行业步入发展的正规。网络文化产业包含多方面内容,行业协会的成立绝不能急于求成,而是应该稳中求进,挑选各方面人才,多方融合,这样我国网络文化产业行业才能有序发展。在技术创新环境层面,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在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为网络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积极推进网络文化产业立法,提供合理的法律框架

网络秩序的维持离不开每一位网民的参与,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只有依靠法律的严酷性和强制,才能对无视网络文明的人形成威慑。唯有如此,对于网络犯罪,才能依法治理。

一是安全原则。网络开放性的特征使得网络中的系统极易遭受黑客攻击,信息安全是网民选择网络的必要前提。因此,互联网立法需要并且应坚持信息安全的原则,保证网络信息在传输、存储和交流的过程中不被攻击,保证信息的安全。

二是协调性原则。虽然网络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但是法律所建立起来的制度不能因此而发生改变。所以,互联网立法应协调好与现行法律的关系,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网络技术具有全球性特征,网络立法也需要与国际立法相协调。

三是尊重网络自身的特征。网络媒体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应考虑到网络技术的特殊性,尊重其发展规律,注意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经济手段,加以综合运用,增加网络立法的可行性。

总之,在制定与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时,要严格遵循网络信息法制建设的原则,同时在立法过程中要采用听证会等公众参与制度,让利益相关的人员充分地参与政策讨论和设计,并充分咨询专家意见,实现网络信息立法的民主化,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政府重视与投入力度,加强网络服务创新

网络文化的发展并不是靠个别企业就可以独立完成的,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如今,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网络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逐渐加大对网络文化产业的重视力度,提供各种优质的网络服务。

第一,应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网络文化环境对于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总要的意义,涉及到网络文化产业的政府部门不止一个,需要多政府部门相互协调。在政策环境方面,国家应实行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和贷款优惠等政策;在法制环境方面,加快互联网立法进程,做到依法治理互联网;在市场环境方面,鼓励公平竞争,创造规范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使网络文化市场流动起来,形成整个行业自主研发热情,营造创新氛围。

第二,开创多元投资渠道,提高行业创新能力。网络文化应该和文化产业一样,应该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的限制,吸引各种资本投资网络文化产业,盘活各种资源,给予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动力。网络产业的原创需要深厚的文化和技术积累,需要集聚行业人才,多开展行业交流,鼓励创新,为行业人才开通绿色通道,汲取传统文化产业的深厚底蕴,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为网民提供有价值的网络文化产品。

第三,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完善网络文化产业政策。网络文化的管理是一个不断需要完善的过程,在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和监督中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一些网站骗钱的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网站的信誉度下降,经济效益第一的现象容易滋生。但网络文化的发展不只是单纯的追求经济增长,没有文化内涵的网络经济最终也会崩溃。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