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

2019-01-13 06:01杨剑
魅力中国 2019年46期
关键词:机电类用人单位毕业

杨剑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2)

机电类专业自被应用于我国各大高职院校中以来,在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上就有着较强和十分明显的优势。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变化,给机电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带了很多不利的因素。同时,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解决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成为了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期望高和定位差

从高职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调查中可以发现:从高职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尤其是机电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其实还是备受用人单位欢迎的,这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受到过良好专业基础知识的熏陶,属于既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拥有一技之长的全能型人才,在浩瀚的人才竞争体制中,他们具备一定的就业优势。但是,从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还是发现,高职毕业生的期望高和定位差是他们毕业之后就业难的一大瓶颈,很多的机电类学生在毕业之后希望自己能去一线城市工作和发展,还有极个别的学生甚至将发展目标直接定位在某个城市中心,他们不愿意也不想到一些中小型城市的企业中从一些底层工作开始做起,而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除此之外,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对自己的薪资待遇的期望也很高,他们认为最低工资标准很难满足自己的个人需求,甚至是以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在一些落后地区很难找到工作这样的借口寻求心理安慰;还有一些毕业生明明已经通过了一些中小型企业的面试关卡,或者是在某一个企业中实习了一段时间,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辞职。

(二)个人素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同

根据历年用人单位来我院校招聘数据中分析得知,大多数的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还是较为满意的,其中机电类毕业的学生更具优势。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很多的问题:很多的机电类学生在毕业之后不想下基层、不想三班倒和怕吃苦。而有些同学虽然是到了基层,但是根本无法坚持下去,其个人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有些企业来我校招聘时,对城市生活的孩子一律拒之门外,由此用人单位也期望高职院校机电类毕业的学生要加强其理论与实践的训练,不断实现自身应变、交际和协调能力的统一发展,使机电类毕业的学生们在具备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其综合素质同时能得到提升,并能赋予不断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勇于挑战的精神。

(三)教师指导不完善学生就业更茫然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虽已被提上了日程,但从整体情况分析其指导老师和辅导员具备的就业指导专业能力还不完善,难以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发挥应尽的责任。截止2x18年,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大约只有23%的学生认真的考虑过自己将来准备和将会从事机电类的工作,而61%的机电类毕业的学生虽然考虑过将来可能会从事机电类专业的工作,但是没有认真的规划过自己的职业生涯,还有16%的机电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什么也没有考虑过,他们的就业道路是非常茫然的。而这些没有正确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在择业就业面前往往会选择随波逐流,在理想的工作面前犹豫不决,从而错失了很多的机会。很少一部分机电类毕业的学生由于没有科学的职业规划,不停的徘徊在就业-失业-择业中,这给用人单位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在破坏着高职院校的诚信。

二、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应对策略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首当其冲就是在高职院校中建立一支素质过硬和专业化极强的师资队伍,进而不断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当学生走进大学的那一刻,教师就应该对其进行理论知识方面的教育,将学生的思想动态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耐心认真的倾听每一位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并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科学的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当学生毕业时候在就业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让学生们看清发展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

(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升教学实效性

对高职机电类毕业的学生来说,在具备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其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奉献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不断提升机电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可以聘请一些历届成功的学哥学姐回校分享自己成功经验,讲述自己在工作中的付出的艰辛与来自社会的回馈,以此来激励还在校园中的莘莘学子一定要努力学生专业知识,励志做社会有用之才。亦可以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走进校园为学生们进行演讲,为学生们讲授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与此同时,还要教育学生要以诚实守信,热爱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和将要从事的工作,忠诚服务到社会和企业中。

(三)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升综合能力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宗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不仅能满足自身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其精神和行为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养和提升。因此,还应加强和丰富对机电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社会调查、各种文体活动、音体美竞赛活动等等,将素质教育融入到机电专业教育教学中,力争做到遵循学生个体差异,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应变能力。

三、总结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要以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教学工作开展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加强机电类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出发,了解和分析市场体制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缓解机电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的一条崭新的道路。

猜你喜欢
机电类用人单位毕业
基于Spring Boot的机电类特种设备风险防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更正启事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我们今天毕业了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毕业季
浅谈机电类创业人才能力的培养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中职学校机电类“双师型”教师培养探究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