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葫芦丝演奏的美学原则

2019-01-13 02:03黎晴
魅力中国 2019年12期
关键词:滑音颤音葫芦丝

黎晴

(南陵县文化馆,安徽 南陵 241000)

一、葫芦丝的概念及来源

葫芦丝音色亮丽而又柔肠百转,旋律富有诗意和舞蹈性,是我国特有的优秀少数民族乐器之一。它源于云南傣、佤和布朗等族聚居的德宏、临沧地区,近年来葫芦丝通过进一步改良,以及各种媒介的传播,受到越来越多音乐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葫芦丝的音色“轻、飘、柔”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听众,甚至于迷上它,继而学习它。据我查阅资料了解,目前全国约几十万的葫芦丝爱好者。因此我们很有必要谈谈葫芦丝演奏中的美学原则。

二、如何理解葫芦丝演奏中的“美学原则”

“美学”一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哲学概念,在此笔者没有必要用很大的篇幅去解释它的涵义。广义上说,就是在葫芦丝演奏中我们应当如何去把葫芦丝演奏的更加完美,更加悦耳动听,尤其是在演奏不同风格乐曲时,怎样去处理好乐曲演奏中的技巧使用、风格体现及音色的控制,以突出葫芦丝“轻、飘、柔”的特点,这才是本文要探索的主题。

三、葫芦丝的音色特点

葫芦丝这一乐器名称的由来,我们只知道是由葫芦和竹子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但对于“丝”的理解就未必正确的解释它的涵义。在我国民间乐种中有一种定义叫做“丝竹乐”,这里的“丝”字的解释是指丝弦乐器,如拉弦乐器组中的二胡、板胡、高胡等,弹拨乐器组中的扬琴、琵琶、三弦等,皆称之为丝或弦,因此丝竹乐种丝是乐器分类上的一种范畴,而葫芦丝中的丝字更多得是美学上的审美范畴。就丝一字,为我们概括了葫芦丝演奏中必须坚持的一些原则。“丝”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丝绸的柔软特性,作为乐器的葫芦丝,将对丝绸的触觉效果转化为听觉效果。本人通过多年来的教学经历和体验,将丝字延伸为以下三种审美范畴。

(一)“轻”葫芦丝是一种特殊的簧管类乐器,它与其它很多的吹管乐器不同。它即没有唢呐的激情高昂,也没有笛子般明亮通透。这是由于它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但是不是因为它的音量小,只要我们吹响它,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它的轻呢?其实不然,“轻”指的是气息要轻,从葫芦丝的发声原理上去看,属于簧片受到气息的冲击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同样原理,与另一民族吹管乐器“笙”相比却有不同之处,笙属于多簧片吹管乐器,无论是独奏还是伴奏,为突出其效果,都是以和弦的形式进行,另一方面,笙的簧片大而厚,葫芦丝的簧片小而薄,因此用气的力度是不同的,吹奏葫芦丝的气息要适量。葫芦丝与笙的另一不同之处是葫芦丝在低音区、中音区的用气力度是各不相同的,在筒音作5的情况下,低音5、6、7三音所用的气息相对重一些,中音区1、2、3三个音气息要适量,4、5、6三音用气息相对较轻,而低音3用气最弱,因此要控制好气息的力度,要演奏好葫芦丝只有对不同的音区的气息控制做到较好的把握,才能在此基础上向上发展。另外,在表演时我们可以通过麦克风,在录音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伴奏的音量等方法来将葫芦丝的音量放大,所得到的音量效果与其它乐器是一样的。那么该如何表现出它的轻?在李春华的《葫芦丝基础教程》中曾谈到过,葫芦丝每个音的正常发音都有一个范围,气息太轻葫芦丝不发音或发出咕音或发出偏离音准的音,气息太重葫芦丝也不发音或发出沙音或直接吹坏葫芦丝。在我们平时的气息练习中通过渐强渐弱的长音练习,可以轻松地找到这个正确的发音范围,而在这个范围内还有一个可以让葫芦丝发出最美音色的区间,通过大量、长期不间断的气息练习,我们必须要将这个区间找出来,并且在今后的演奏过程中确保葫芦丝吹出来的每个音都出现在这个最美的区间内,这样演奏出来的音乐给人的感觉就是干净、清新。

(二)“飘”对于这个字的解释可以做一个形象性的比喻,如何在葫芦丝演奏中表现出来,朋友们可以在脑海中想象一幅图画:傍晚时分,山清水秀的一处小农庄,此时的图画是静止的,如果你再想象一下,微风吹来,农家小院里的炊烟袅袅升起,远处天上的晚霞渐渐逝去,不时还有几只小鸟从天空飞过。比较一下前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我想这个感觉还是很明显的。我们光将葫芦丝的轻吹出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通过一些技巧让它飘动起来。葫芦丝的技巧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种技巧:那就是虚指颤音与腹颤音。这两种技巧运用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葫芦丝音色中“飘”的表现。

虚指颤音又称之为指颤音、指震音或隔孔打音,具体演奏方法是--在本音位置的下二孔,平稳扇动,它类似于弦乐中的揉弦,在筒音作5的情况下,多用于中音1、2、3、5、6和低音7上,虚指颤音在乐曲中的运用,就如烹饪精美菜肴需放调味品一样的必不可少。

腹颤音又称为气震音,主要是靠气息有规律的强弱交替变化而形成一条水纹般的音波,又如休闲时去KTV唱歌,一个会使用腹颤音的歌手唱的歌,效果明显好于不会使用腹颤音的歌手。吹葫芦丝也一样,腹颤音和虚指颤音是必须要用到的技巧,特别是中音3的虚指颤音,要加得自然又恰到好处,加与不加的差别是很明显的。腹颤音和虚指颤音也要根据乐曲风格和情感需要酌情使用,用以突出葫芦丝音色飘逸的特点。

(三)“柔”我们可以把葫芦丝的轻比作葫芦丝尤如丝绸的本质,而飘就是把丝绸抖动起来,那柔是什么呢?打个比方:把一方丝绸和一张白纸扔到半空,注意观察它们下落的姿态,它们同样的随风飘动,但不同的是纸张在下落的过程中会有突然的方向改变,最后它以角或边重重地摔在地上,而丝绸不一样,整个过程是那么的酥柔婉转,给人是一种美的视觉享受,葫芦丝曲目的演奏也需做到如此,不同的仅仅是一个是视觉,一个是听觉。“柔”是美学范畴中最能够体现葫芦丝的演奏特点,做到此效果主要是在演奏中使用了滑音技巧。滑音有两种基本形式:上滑音和下滑音。上滑音由低音滑向高音,下滑音则反之,常见的有二度、三度滑音、四度、五度,也有跳进滑音。例如:上滑音的演奏方法是:在筒音作5的情况下,由低音6到中音1,右手中指、食指平行抹动,配合气息的减弱,滑音效果自然显现。下滑音的演奏方法是:由中音1到低音6,右手食指中指以弧线形式同时抹动按孔,最后落在低音6上。通过滑音来模拟多种声音,如哏德全的《春到傣乡》引子部分模仿鸟叫,李春华老师的《孤独的黑骏马》模仿马叫等,滑音的要求是通过气指舌的配合使滑音自然无痕,难度非常大,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要求。

综上所述,本人列出葫芦丝演奏的三种美学原则,也是三种审美范畴。当然,葫芦丝不仅限于这三种原则,然而“轻、飘、柔”却是演奏好葫芦丝最基本的三种原则,也体现出了学习和演奏葫芦丝的两大基本功,即气息与指法。其它的各类技巧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初学者抛开枯燥无味的基本功练习,直接去吹奏乐曲,这样的曲子听上去仅仅只是把乐曲的音符给演奏了出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平淡无味。我想说的是葫芦丝的学习没有捷径,无论乐器怎样改革、作曲家如何别出心裁的创作何种乐曲,提高演奏水平的必由之路永远是气舌唇指的基本功训练,每天基本功的练习是葫芦丝演奏者们的首要任务,只有夯实基础,才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滑音颤音葫芦丝
孤岛自鸣:流连与放逐
——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颤音问题研究
基于长笛演奏与教学中的颤音研究
美声演唱中颤音技术的运用研究
浅析葫芦丝艺术的发展
声乐演唱中“滑音”的技术与应用
声乐演唱中的“滑音”技术探讨
回响葫芦丝之声,探寻小学音乐葫芦丝有效教学方法
板胡演奏垫指滑音技术探微
浅析高校古典萨克斯管专业教学中颤音的应用
琵琶音乐中的滑音技巧